APP下载

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2021-08-05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斯特里克兰六便士

【读前花絮】

小樱:如果给你一百万,条件是让你永远看不到晚上的月亮,你愿意吗?

书虫:再给我一百万,我还可以永远看不到太阳。哈哈,开个玩笑!

小樱:呃……那你能理解《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行为吗?

书虫:当然,十分理解。毕竟六便士也没多少钱,所以,我也选择月亮。

【虫家讲坛】

你是否和大多数人一样,在闲暇时,会发出一声疑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答案,因为生活的意义,需要你自己去寻找。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一样,即使在外人看来其人生已经圆满,却仍不顾一切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生活意义的一种理解。

做真正的自己

他年过四十,长相普通,从事着体面的工作;他有着美丽的妻子和健康活泼的孩子,家庭也算美满幸福。所有人都觉得,他的一生就将这样按部就班地稳定、幸福下去。但某一天,这个有点呆板无趣的中年人居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到巴黎去了。得知此事,你是不是和书中的其他人一样,感到震惊,并且对他的出走产生种种猜测?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才知道,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突然出走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猝不及防。他热爱画画,并且已经在夜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他对艺术无比狂热,却因无人理解而饱受孤独的折磨。他的内心可能早已经历过剧烈的挣扎,才最终做出奔向艺术这一决定。

流浪的他,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只有满腔的热爱而已。他的生活因此变得窘迫,好几次差点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的画,与当下的画风格格不入,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把他当作天才,没人欣赏、喜欢他的画,而他也倔强地不以卖画为生。吃穿住行他毫不在乎,只要有画笔和颜料就够了;有人给他介绍工作维持生活,他也只是赚到足够买画画所需材料的钱就不再工作。可以说,从他冲破世俗的藩篱之后,他余下的人生便只有画画,再容不下其他,包括道德、责任。

生命的最后时光,斯特里克兰在塔希提島上的一座房子里,以墙壁为画布,将内心的挣扎与尘世间所看破的一切统统画在了上面。然后,他嘱托妻子在他死后将房子烧掉,不留下任何东西。当人们还在为生活庸庸碌碌、看不清自己的内心时,斯特里克兰已经完成了他的梦想,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虚化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两者生活的大致轮廓十分相似,但仔细对比,他们其实完全不同,并不能简单地把小说当作人物传记来理解。

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斯特里克兰这一形象是十分模糊的,他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不是某种类型人物的代表。当我们谈论他时,我们一般只讨论他身上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作者曾说:

回头来看,我明白我描写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似乎很难让人满意。我写下我知道的事情,但它们模糊不清,因为我并不了解事情的起因。最奇怪的是,斯特里克兰为什么决心当一名画家,显得十分随意;尽管从他的生活状况,肯定能找到原因,而我全然不知。从他的谈话,我一无所获。如果我是在写一部小说,而不是叙述我所知的一个性格怪异者的真实故事,我就会虚构一些缘由,来解释他的感情变化。

《月亮与六便士》在叙述方式上的别具一格,是人物形象模糊的重要原因。我们对斯特里克兰的了解大多通过作者的视角,或其他见证人的侧面叙述,主人公很少直接与读者交流,他没有言语表达的欲望,行为也是一反常理,让人捉摸不透。我们总是在各种暗示、细节中,去推测、判断,才逐渐对主人公这一模糊的人物形象有个大概的了解。这一特点,也使得小说具有一些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

多读几遍,再抬头看看月亮,是否让你对生活又多了几分理解?

(引文选自《月亮与六便士》,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关于作者——

1.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等。

2. 10岁时,毛姆成了孤儿,被送到叔叔家生活。叔叔将他送到坎特伯雷学校学习,几年后,他又前往德国海德堡学习语言。在伦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当了6个星期的实习生后,经叔叔的家庭医生介绍,毛姆进入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1897年,毛姆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和内科学院的行医执照,此刻,他再一次面临选择,是成为一名前途光明的外科医生,还是去做风险很高的全职作家。恰好,那时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出版并取得了微薄的收入,这使得毛姆下定决心弃医从文。

关于文本——

1. 1915年,毛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发表,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刊发了一篇书评,称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凯里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便有了1919年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这一书名。

2. 斯特里克兰的人物原型是后印象派巨匠高更,斯特里克兰在生命终结之前创作的那幅画的原型,是1897年高更在塔希提岛创作的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猜你喜欢

斯特里克兰六便士
金钱豹的故事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舟桨六便士,彼岸白月光
本期推荐书《月亮和六便士》
原创音乐剧《月亮和六便士》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月亮与六便士
男人的较量
苏神之外,还有他!
急白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