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问题探析
2021-08-05刘俊玲
刘俊玲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社会及政府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的思考。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采取有效对措施,从而迅速控制事件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立公共卫生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的紧迫性,探讨了预警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处理机制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自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至关重要。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和实施,由政府依法主导提供若干多学科、特殊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和公众必须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建立向政府提出建议的平台与途径,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投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其与科学进步和集体社会公共权力相适应。本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提出预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我国现状
1.1 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公共卫生是一门通过组织活动来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和技术。从总体上看,包括预防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袭击、水污染、环境卫生、职业生活、食物中毒等方面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突发公共卫生是指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或者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根据国务院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的食品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的公共卫生的事件。
1.2 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现状 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还不完善,对具体事件反应和处理相对薄弱。但也积累了相当多经验,并妥善运用到控制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当中。此外,我国社会及公众普遍缺乏对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性认识,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反应、应对更是缺乏意识,表现为一开始没有正确的防御意识,一旦遭遇会陷入无法应对、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由于缺乏成体系的应对反应机制,指挥、响应、调度、处置、技术与技能培养不够协调无法做到无缝对接;再有就是卫生专业机构缺乏有效的应急演练机制使得很多专业医疗机构必要专业知识缺乏,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专业人才数量也极度缺乏,满足日常工作尚有不足,应对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就出现捉襟见肘难以应对局面。
2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时间性、规模性和程度性均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性,造成事件发生之前常难以做好提前准备,如果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众多,对国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易引发恐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管理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佳方案是预防发生。如果能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采取措施,就能预防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危机都有某种前兆,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也存在前兆,但可能较为隐蔽。在不同预警条件下发现前兆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
在提高认识和加强预警系统危机情况下,可能对公共卫生进行更多预先投入,并可避免某些危机,在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发生前,对所有危机前兆均实施相应的重视及管理,那么就可能避免部分危机。如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能够减少和减轻危机突然和意外影響,而降低及减少危机发生的意外性及突然性,也能够及时遏制事态发展,增加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害,减少不能及时遏制事态发展而造成的损失。
3 及早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我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经验不足,关键在于缺乏相关法定程序及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和科学应急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管理至关重要。预警应包括收集所有事件发展前兆和预先确定事件情况实施分类和综合分析,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反馈给决策层,以及及早、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及早遏制危机或预防公共卫生事件蔓延。在综合治理能力基础上,应急机制应将全面的设置危机计划、协调核心机构、将全面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成熟的社会干预能力纳入体系中。
4 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应急机制打下基础
4.1 组织管理:其设计领域及部门较多,政府在协商对策和执行措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和指挥职能情况下,将预警应急机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才能通过政府权威、问责和行动之间密切联系,实现预警目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监管、卫生规划、应急措施、指挥协调、信息发布、信息发布、促进科学进步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预防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通常有功能局限性,而创建综合应急预警管理是综合管理的首要措施,也是一种全球趋势。
4.2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应急机制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 “信息平台”是指在利用网络信息保存、传递的平台,根据预先设定预警阈值或约定,使用预先发布预警和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危机预警信息,并按照以下规定执行,尽量在科学制定的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上执行。其次该平台还应包括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使用心理社会预警系统。在事件前后信息刺激基础上,对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状态进行了解,对区域如医院、社区、学校、农村等不同层次普通市民、卫生专业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未成年人,以及在疫情发生、发展和驱逐情况下问卷调查、电话交谈、网上调查等从而对不同层次的民众风险认识心理研究和应对灾害措施实施调查,为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实施舆论向导和决策指导方针提供依据,以控制疾病疫情并制定明确政策。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对信息系统建议有效性。
4.3 关键环节:增加医院专项建设,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大部分公共卫生事件首次发现为医院,本次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内感染重点放在医院综合治疗上,综合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领域。实时监测、分析和报告医院病人信息,以及按疾病类别和病人人数对预警级别进行分类,有助于根据不同的预警提出适当的应急建议。可通过预警网络平台对各种区域和当代疫情进行监测、分析。此外,医院自身还应完善门诊和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药品应对不力等情况实时监测系统和实时分析报告系统的建设。
加强传染病防治投入,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与经济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体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民众日益增长医疗需求和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产生矛盾。再者,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医院还未能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民间和外资技术未能融入医疗领域。基于上述原因,为维持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率,首先是追求更具经济优势。传染病科室发展滞后,缺乏专用救护车、专用设备、隔离条件、急救服务不专业等缺点,甚至部分综合性医院没有设立传染病科室。部分传染病科室出现“大综合、小专科”现象。疾控中心作为疾病控制和預防卫生和预防机构,缺乏长期投资,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整个团队人员操作技能不专业,缺乏公共卫生培训,甚至部分人员未能正确认识新型传染病,缺乏疫情发生预警,对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中,久而久之产生被动局面。
5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影响的对策研究
发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后,从日常生活、心理状况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当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感染者,而且波及广大群众和广大地区。若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波及者的影响主要是生理上的,那么对绝大部分民众的影响更多是心理上的,从而影响公众工作和行为。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流言传播比病毒传播所需时间要短得多,流言对公众健康影响比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更为广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社会公众情绪处于非常紧张和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恰当的政治指导方针或网上舆论引导极易导致民众恐慌,例如在以往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阶段出现抢购风潮、国民信任度减少、正常沟通出现障碍、甚至更严重的社会秩序影响。从该层次出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本身还不是最可怕的,其社会影响包括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崩溃可能更为严重。因此,在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方面,制定对策刻不容缓。对人群心理行为研究和调查较多,但在部分社会研究中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设计问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理论性支持、难度很大、在调查中有较大部分群众有从众心理,部分民众可能被调查者引导,难以将注意力放在问题揣摩基础上,所以民众对社会问题调查缺乏自身思考和表述。所以针对调查结果,无法客观分析民众心理,无法实现对民众心理、行为的科学分析目的。因为缺乏政府决策相关性和连续性,对整个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影响缺乏准确性、决定性影响。
在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检查社会心理学行为规则,并直接提供研究结果,提高国民对公共卫生事件危险性的认识,在公共卫生事件发展中,群众是受害者,政府应充分利用电视或互联网等渠道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以科学态度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预防恐慌心理,增加民众的自救能力,加强互助和应急工作。预警研究成果作为解决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导向意见和领导决策增加心理措施基础和管理,以及研究逐渐延伸到正常社会情境,而充分利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变化过程,则是不断地进行长期考察。
6 结语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使其发挥最大限度的功能和作用,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群体利益,并确保短期内控制公共卫生事件规模。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必须应对及时、实现信息交流、确保跨部门积极协调和有效沟通、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