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运用方法和效果分析
2021-08-05赵晓华郝海燕
赵晓华 郝海燕
【摘要】目的:分析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医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研究,共56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28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记录并发症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在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综合性护理
胎盘附着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会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相关数据显示,具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的几率是自然分娩的三十多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二胎政策的开放,近年国内剖宫产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也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随之大幅度增长。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症状,也是导致产后出血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剖宫产是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手段,在围术期辅以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本文将5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参考下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医治的5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年龄24岁~42岁,平均年龄(29.37±4.53)岁,孕周32周~39周,平均孕周(34.37±3.53)周;另28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年龄25岁~42岁,平均年龄(29.68±4.79)岁,孕周33周~40周,平均孕周(35.31±3.13)周。全部产妇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患者的方法为护理人员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术前落实相关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基础的健康宣讲,告知产妇剖宫产的注意事项和正确配合方法,给予常规的饮食和产后指导。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入院时主动和孕妇交流,听取孕妇的相关需求并尽量满足,获得孕妇信任。将疾病知识的相关介绍仔细介绍给孕妇,同时结合科室自制手册对孕妇及家属进行饮食、锻炼、快速康复、并发症预见性干预等措施的宣教。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引导其心理状况,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使其充分了解病情,冷静面对,采用鼓励、暗示、疏导等方式不断引导,帮助树立治疗信心。术前实施凝血酶原检测,通过药物防止形成血栓。密切监测胎动和胎心并记录数值,观察孕妇子宫收缩情况和是否出现阴道出血。为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引导孕妇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注意食材的选择应具有易消化性。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确保排便通畅。指导患者以正确的发力方式排便,避免因过度用力而诱发子宫收缩造成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注意需在术前6h禁饮食。护理人员要熟悉患者治疗方案,协助患者完善必要的检查,准备好剖宫产所需的止血药物与物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1.2.2 术后护理 术后24h对产妇进行相关仪器的监护,观察其体征变化情况。术后护理人员定时对产妇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出血量、颜色等。统计产妇1h出血量,若出血量大于100ml则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对产妇采取急救干预措施。术后与产妇主动交流,鼓励产妇分享分娩感受。密切观察创口状态,是否出现渗血和分泌物,避免创口感染。回病房后产妇神志清楚时采取平卧位,可适当活动四肢,术后一小时内进行肢体气压治疗,提升血液循环速度。麻醉恢复后每两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下肢;6小时后取半卧位,麻醉复苏阶段护理人员为产妇进行小腿按摩,时长掌握在15分钟左右;待清醒后鼓励产妇实施踝泵运动;当产妇生命体征稳定以及出血量在500mL以下时,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循序渐进。询问产妇疼痛情况,准确评估疼痛程度,针对性给予镇痛措施。常规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疼痛管理,镇痛泵使用时间 24h~48h。以音乐、聊天等方式舒缓患者心情,若疼痛无法忍受适当应用镇痛药物方式减轻疼痛。告知产妇术后饮食禁忌,术后6h开始进食免糖免奶流质,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再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指导产妇咀嚼口香糖进行假饲治疗,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将母乳喂养技巧传授给产妇,使其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促进子宫复旧。每天定时协助产妇冲洗会阴部,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减少并发症。观察留置尿管尿量、颜色、性状,术后尽早拔除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值和疼痛程度呈正比。②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术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疼痛、肠胀气。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满意度评估标准參照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总计100分,根据分数划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80分以上);6满意(0至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 在各项指标的观察比较中,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在临床产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率,给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剖宫产是目前临床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唯一的有效手段,在减少母婴死亡,保障母婴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剖宫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并发症是主要的风险因素,产妇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腹部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等,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缺乏对患者心理、生理状态的关注,护理方案欠缺系统性、规范性,护理效果不够理想。综合性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主体,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病情等特点,制定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措施的系统、整体性,使患者感受到全面的护理体验,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在综合性护理中,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帮助其掌握母婴健康知识,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恢复的信心,为术后恢复建立良好基础。同时从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各个阶段给予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預,根据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采取相关措施,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加快术后恢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更高,提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优势明显。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确保围产期安全,加快术后身体恢复,减轻身心负担,改善生活质量,从而促使产妇对本次护理满意。雷雪银[7]曾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分别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发现通过综合性护理后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更低,且术后恢复速度和恢复情况更为理想,患者对护理的认可程度更高(P<0.05)。杨芙蓉曾对70例产妇的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过综合性护理的产妇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且其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术后感染、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更低,且下地时间、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静脉血栓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莘金兰曾就综合性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结论。以上结论均和本研究类似。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患者普遍认可满意,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