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管理工作

2021-08-05李楚信

速读·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管理质量新时期

李楚信

◆摘  要: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不仅要从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整合评定,还要从管理层面进行评定。新时期,小学管理理念与管理要素都出现了变化,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切实提升小学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管理;管理质量

管理的核心在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制度,通过恰当的手段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下去。对于小学管理而言,其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升校园安全工作质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环境等。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却异常艰难,如何协调好各项工作,使之循序渐进地进行下去是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一、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作为“学校”这个单位的主要任务,推动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是小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

(一)优化管理制度

制度的制定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既定的框架范围内合规合理地开展管理工作,才能够切实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1.优化教学考核制度。考核不能单以“成绩”进行评定,要重视考核过程,在考核制度中将详细地考核内容涵盖在内。比如,班主任面访学生家长次数(每学期都应该设定最低指标),但是指标达成了还不够,还要保障质量。除了要初步审查家访内容,还要抽查验证家访的真实性,杜绝一切弄虚作假行为;

2.优化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要民主,坚决杜绝形式化、流程化问题。发挥出学生的作用,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是否尽职尽责学生心中自有公论,决不能让评价制度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产物。例如,校长每学期都需要抽查评价结果,同时设置无记名意见箱,实时动态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二)优化落实工作

管理工作的难点在于落实上,由于教学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很多管理制度无法切实得到落实。为此,可以要求教育主任将本学期管理工作目标以及具体管理内容,包括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全部整理成管理计划,计划应该被进一步细分,长期计划、阶段性计划、短期计划,由教育主任定期向校长汇报,汇报必须提交具体的工作完成进度资料,资料中将必须详细地写出各项管理工作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处理的具体内容、处理的流程等。

二、安全管理

近些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食物安全、师生矛盾、教学事故等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人都在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问题的成因千丝万缕,不是三言两语即可說清楚的。但是,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至少能够减少90%的安全事故出现。

(一)加强校园安保

避免出现校园暴力最为直接的手段是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配备多名安保人员,实行轮流巡检工作,同时将摄像头无死角的部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通过“巡检+监控”的方式初步将暴力事件扼杀在萌生阶段。卫生间是无监控死角,也是校园暴力的集中点,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在课间巡检卫生间,一旦发现学生存在着打架斗殴的苗头及时处理。

(二)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二是对教师的安全教育。

1.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宣讲会,将人身防护、食物安全、消防安全、校园暴力等内容融入到宣讲会中,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质。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应急抢救等活动,这样能够确保在遇到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处理。

2.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定期下发安全管理文件,要求教师学习文件内容,做好学生关系处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这样既能够将师生矛盾问题解决,还能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其实将安全管理工作最后一根钉子拔除。

三、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中另一个重要组成则是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由于学生不确定性特点而变得十分复杂,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过重的压力必然导致管理失衡,“堵”不如“疏”。

(一)构建立体式管理网络

一般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属于班主任的工作。但是这种管理理念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管理的局限性不断增加,不论学生还是班主任,都有用一个共同点——“人”,“人”的一个特点是“自我性”,无法真正实现绝对的客观性,总会带有一点个人主观意识。所以,这也容易导致管理不公平现象出现。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应该组建“班主任+学生”为管理主体,“校长+主任”为监督主体的管理网络,切实使得学校所有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降低班主任“一言堂”管理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家校合作”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还应该发挥出家长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主要围绕学生管理最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商讨,共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学生假期期间,家长做好监督任务,定期向学习回报学生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

“家校合作”管理的重点在于使得学校与家庭双方能够互相了解,了解对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究竟做出了哪些努力,双方的分歧在什么地方,能够帮助学校更好调整学生管理计划,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管理质量差、管理形式化、管理重点不清晰这类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小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是制约小学办学质量提升的“毒瘤”,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势必导致这种“顽疾”演变为更为严重的“疾病”,从而影响到我国小学教育整体的进步。为了针对性解决管理问题,小学校长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管理内容,进而推动小学教育可持续进步、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席鹏.信息化时代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9-20.

[2]马未燕.信息化提高班主任工作管理水平的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4):111-112.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管理质量新时期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关于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思考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