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画卷重现上海文脉

2021-08-05季沁园

中国收藏 2021年8期
关键词:吴门上海博物馆董其昌

季沁园

上海,一座有着浓浓国际范儿的大都市。这里除了有着繁华时尚的现代文化气息,其实还有诸多悠久的历史遗留痕迹。可以说,它于古今的碰撞中流转着世事变迁。

书画是传承中国文人思想和风骨的重要载体,集文化性与绘画性于一身。将其高度统一的中国文人画,则综合体现了绘画中的中国古代文明,在宋元之后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而梳理历代书画家与上海的关系就会发现,原来这个城市有着长达千年的艺脉与成就,几乎伴随着文人画史各个重要阶段,在中国书画史上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西晋 陆机 草书《平复帖》页(局部)

东吴华亭侯之孙· 陆机

陆机为东吴重臣陆逊之孙。因陆逊夺回荆州,孙权拜其为华亭侯,陆逊一支后人便居于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陆机才高辞赡,文学成就突出,有“百代文宗”之称。其存世墨迹《平复帖》为现存最早的古代名家墨迹,被称为“法帖之祖”。《平复帖》原件现存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藏有出自《秋碧堂帖》、由清代北方鉴藏家梁清标刊刻的草书《平复帖》页。

北宋 米芾行书《道祖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元 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青龙镇镇监·米芾

米芾为“宋四家”之一。北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上海青龙镇规模可观,于是朝廷置监镇。元丰五年(1082年),米芾出任镇监。米芾行书《道祖帖》卷与苏轼《刘锡勅札》(摹本)合卷,原为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之《苏米翰札合册》四幅之一(其余为苏轼《功甫帖》轴[摹本]、米芾《章侯帖》页)。该书神采奕奕,有龙跳虎卧之势,为其成熟期佳构。

明 马愈《畿甸观风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青浦人·任仁发

任仁发为青浦(今属上海)人。宋咸淳三年(1267年)举人,入元后官都水庸田副使,以浙东道宣慰副使致仕,筑来青楼、揽辉阁于青龙江上以终老。其能书擅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

《秋水凫鹥图》勾勒严谨、设色明净、造型精准生动,以斧劈皴刻画石质肌理。整体延续了宋代宫廷花鸟画的传统。

任仁发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吴松江(如上海志丹苑水闸遗址)等工程。

嘉定人·马愈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通过新材料发现、考证,确认《畿甸观风图》卷的作者系上海嘉定画家马愈。马愈是明初著名宫廷画家马轼之子,上海嘉定人,晚居苏州,与吴门画派之首沈周祖孙三世交往,诗画倡和极密。难能可贵的是,该卷笔墨严整,以披麻皴为主,娴熟奔放,行笔凝炼、墨色滋润。其磊落凝重之笔趣,实开沈氏画目先风,可归入吴门画派先驱之一。

元 李升《淀湖送别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晚年移居淀山湖畔·李升

李升是元末著名画家,晚年移居上海淀山湖畔。其《淀湖送别图》卷是目前传世所见最早描绘青浦淀山湖的代表作。这幅画说明元朝末年已有一批文人聚居在淀山湖周边,上海在元末逐步成為文人画创作的中心。有专家认为,其画史意义犹如《富春山居图》卷。

明 董其昌 行书《天马赋》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华亭人·董其昌

董其昌行书《天马赋》卷临米芾《天马赋》,绢本大字,用笔跳宕雄健,是董书学米风格中的巨制。米芾既是鉴藏家,又是书法家,董其昌的身份与之相似,故而对米芾有着特别的认同感。

董其昌的行书从中年开始受到米芾的影响,他甚至认为米芾在“宋四家”中应该排位于苏轼之上。据《画禅室随笔》所记,董其昌一生见过四本米芾书《天马赋》,此赋文辞与书法均为米芾佳作,因而深为董氏欣赏。

海上画派与吴门画派是相互影响的,对吴门画派产生影响的元末明初画家中,不乏上海艺术家的身影,如长期居住在上海的陶宗仪、“元代两大巨擘”之一的张中、以“墨花墨禽”改革了两宋院体……而董其昌又深受“吴门画派”影响,引领后世潮流。

明 张弼《草书论南北口音》页上海博物馆藏

华亭人·张弼

明代张弼非常擅长书法与诗文,其草书作品《草书论南北口音页》记录了对当时南北方口音问题的讨论,涉及到音韵学。其指出北方方言中因为没有“合口之音”,所以相似韵部的发音便混淆了。此页反映出明代中叶南北方语言的演变,对上海方言音韵的研究很有价值。

猜你喜欢

吴门上海博物馆董其昌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董其昌的面具
学诗3
明中期狭长画幅绘画构图探究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台北故宫猴年大展:董其昌书画特展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