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既有故事又有品位的长春味道

2021-08-05赵艳娟

中国商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莲花山一家亲酿酒

赵艳娟

夏日的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长春关淳一家亲经贸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总经理张关存正在跟客户通过微信视频处理订单。看见有人进来,她起身相迎,虽然腿脚有些不太灵便,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让人心头一暖。

这个来自云南雕塑之城的柔弱女子,让人很难跟“女强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接连遭遇家庭变故后,依然勇敢地站立起来,一路披荆斩棘,不仅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还带领村里的低保户和残疾人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痛失爱子 两地辗转 落地长春发展

1972年出生于云南曲靖陆良的张关存,因幼年的一次事故失去了左腿。1992年,在云南与因意外而致右腿残疾的丈夫相识相恋。1994年,张关存跟随丈夫来到其老家吉林长春。虽然两人都身有残疾,但仍然靠双手努力为生活打拼,夫妻俩做起了贩卖水果的小买卖。由于不习惯长春冬天的寒冷,张关存经常被冻伤,雪后的道路常常结冰,这也导致她频繁摔倒。1997年,因张关存不能适应东北气候,夫妻二人又返回了云南老家。

在云南,夫妻二人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虽然既苦又累,生活却有了保障。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转,可厄运却不幸降临。

1998年,他们年幼的儿子因一次意外不幸去世,丈夫急火攻心患上严重肝病。给儿子和丈夫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为了赚钱还债,也为了离开伤心之地,夫妻俩再次回到丈夫的老家长春市。

重回长春后,夫妻俩迷茫了,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虽然家里有些地,但是山里的土地不能打多少粮食,光靠种地也无法尽快还清债务。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家里长辈提议,让夫妻俩传承祖业——酿酒。

丈夫家里祖祖辈辈都在酿酒,到他这算起来也是第五代传人了,而张关存家里也是以酿酒为生。就这样,南北两家人共同研发酿造了“关淳”酒。从1997年开始酿酒到2021年不断扩大酒厂规模,夫妻俩的“关淳”美酒一酿就是二十多年。

吃苦耐劳 夫妻携手 打造生态产业链

最开始酿酒的时候,因为条件所限,烧锅不大,一锅只能烧100斤粮食,一天也只能烧三锅,产生的酒糟用来喂牛。传统酿酒技术工序比较繁琐,需要的工作时间较长,张关存每天3点多就要起床开始准备,通常一天要忙上十几个小时。“感觉自己像个陀螺,每天都在不停地转,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时常酸痛。”张关存说,那段日子都不敢回忆,再也不想经历那种苦涩。

把种植的粮食拿来酿酒,白酒出售,酒糟喂牛,牛粪便沤肥灌溉农田,这就形成了一条自给自足的生态产业链。也是从这一模式中张关存看到了希望,身体上的苦,已经在慢慢可以预见的好日子中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酒酿好了销售成了难题。夫妻俩先从本村开始销售,再到镇上寄卖,最后寻求亲戚朋友帮忙宣传,这便是最初的销售模式。慢慢地,回头客越来越多,真正做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夫妻俩严把酿酒质量关,烧不好的酒宁可倒掉,也不会售卖。就这样,他们的口碑越来越好,酿酒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销路打开了,不少外地人也慕名前来购买。

2001年,为了增加收入,张关存决定扩大养牛的规模。苦于资金问题,经过思虑再三,她找到了长春市二道区残联,说明了夫妻俩的情况。

让张关存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周时间,残联的工作人员便拿着1万元贷款来到她家,并詢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每忆及此,张关存都会说,那个时候的1万元钱可以说是一大笔钱了,当时除了感激,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残联的感谢。

有了这笔钱,张关存盖了牛舍,扩大了喂养规模。随之而来的劳动强度更大了,为了节省开支,所有的活几乎都是夫妻俩完成,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身体的病痛,她再一次战胜自己,坚持了过来。

张关存头脑灵活,听说用酒糟可以种植蘑菇,她决心一试,于是在2004年建起了300平米的蘑菇大棚。每天天还没亮夫妻俩就起来钻进大棚开始一天的劳作,通常都是晚上12点多才能休息。棚内很潮湿,整天都需要弯着腰干活,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舍得雇佣工人,大部分活都亲力亲为。

多年以后,每每提起那段日子,张关存都眼泛泪花。“那时候真是太累了,每天都感觉到异常疲惫,左腿义肢和身体接触的部分常常磨出水泡,可是没有办法,再难受都得坚持下去。”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夫妻俩依旧笑对生活。

然而,又一个打击接踵而至。2005年,张关存的婆婆生病住院,让刚刚有所缓解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二道区妇联主席了解情况后,亲自送来了5000元贷款资金,帮助夫妻俩再次渡过难关。

丈夫看到张关存操持副业受了那么多苦,便劝她放弃副业专心做酒。2007年底至2010年,他们先后两次扩大酒厂规模,酒的质量和口碑越来越好,“二道小茅台”的称号也不胫而走。

兼济天下 

以己之力 帮扶他人致富

随着关淳白酒的名气越来越大,更多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当地宣传部门、残联、妇联等前来帮助宣传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2009年,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家亲老烧锅酒厂的名字应运而生。常有人问及一家亲名字的由来,张关存总是会心一笑,她说:“我从南方来到北方,以前跟大家都不认识,却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两家人干一家人的事儿,就是一家亲嘛。”同年,她注册了关淳商标,2012年,长春关淳一家亲经贸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公司成立以后,夫妻俩不再小打小闹,开始潜心研究增加新的品种,除了主打的高粱酒和玉米酒外,还逐渐开发了三粮液和五粮液,2016年大黄米酒、小米酒和绿豆酒问世。

张关存逐渐发现,市面上卖的酒主要都是外地酿造,长春人缺少一款自己的酒,这让她下决心,要打造一款长春人自己的酒。2016年,公司推出关淳牌长春老白酒。张关存说,要把这种传统的工艺传承下去,打造长春味道,希望这款酒既有故事又有品位。

如今,关淳白酒不仅成功打开吉林省内市场,还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天津、佛山等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白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关淳白酒还陆续推出了公司定制、婚礼定制、坛装、礼盒装,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10年来,张关存作为自强不息的典范,获得过很多荣誉,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吉林省十大感动人物、榜样莲花山“身残志坚典型”荣誉称号、吉林省三八红旗手、百名巾帼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她说自己感觉肩上担子更重,内心压力也更大了。

夫妻俩将社会和大众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扶持铭记于心,在感谢政府和父老乡亲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酒厂招工,首先考虑的是残疾人和低保家庭;烧酒需要原料,张关存就与附近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带领村民种植酿酒用的原料高粱。他们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地政府和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安置周边劳动力上千人次。农民不仅不用愁粮食的销路,还额外增加了收入,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了帮助残疾人增加收入,2018年,夫妻俩又带领他们种植由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团队李晓教授选育的国家专利品种玉木耳。除了为残疾朋友免费提供菌包,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外,还高价回收他们种植的全部玉木耳,品类差一点的也都高价回收了,真正做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一路帮扶。几年来,夫妻俩辐射带动残疾人几百人次,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再次起航 展望未来 天空更为广阔

对于未来,夫妻俩有着清晰的规划:关淳酒业将转型发展,以建设绿色农业产业为目标,打造关淳家庭生态示范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他们在现有的工厂原址实施改建,以农村为建设根据地,形成种养结合新模式,绿色生态一条龙,发展一片以新型农业生产、牧业生产为特色的吉林省农村经济度假示范地。生态种植高粱、鲜食玉米、农副产品,绿色养殖,同时与吉林农大继续合作庭院式食用菌的栽培,打造绿色纯天然的孵化基地。

公司还在现有基地建造了一座集生产、销售、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生态酒庄,助力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在酒庄里开放百年粮食酿酒技术工艺,让更多人以莲花山生态为自豪,以传统手艺人为骄傲。传承百年甚至更悠长的酒文化,让莲花山关淳酒绵绵悠久。

總体规划一期:酒厂生产车间、酒文化展厅、莲花山小型生态规划林风貌、酒窖珍藏馆等;二期:原厂址生态示范点的深加工基地,绿色生态农产品组装车间等。围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将村民住房改造成品质民宿、乡村旅游客栈以及一个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民宿,让城市里的孩子从电子产品回归到大自然,从认识自然到融入自然,将“住民宿享自然,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永恒主题。

前段时间,张关存到天津考察体验了民宿,回来后决定先从自己家打造具有莲花山旅游特色的民宿,明年将陆续带领乡邻加入民宿打造的队伍中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关存夫妇用诚信铸就关淳品牌,用爱心回馈社会,打造长春特有的白酒味道。

猜你喜欢

莲花山一家亲酿酒
谒莲花山邓小平像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国画《一家亲》
酿酒葡萄获丰收
青稞酿酒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兔”与“免”
酿酒忘米
桃花也“任性”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