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儒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中的作用

2021-08-05唐晓晨

速读·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儒家人格大学生

◆摘  要:大学阶段是当代青年人格培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教育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储备,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我们应该将儒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来,因为儒家文化本就注重德育,注重“君子”人格的養成,又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正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理想人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宝贵思想财富。

◆关键词:儒家;大学生;人格;教育

一、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非常必要

(一)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放眼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深入,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来势汹汹,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被这些丰富多彩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保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非破坏者和掘墓人,如何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牢牢握住自己的中国心,胸怀中国情,是我们在如今的高等教育中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在打开大门欢迎世界各国先进思想与我们交流的同时,也要立足自身,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年人在来势汹汹的多元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要弘扬和发展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就绕不开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覆盖范围极广,内容也极其丰富,从为人处世的原则,到社会秩序的建立,再到国家治理的方案,儒家都曾给出答案。所以说儒家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将它充分利用起来。

(二)儒家文化历久弥新 至今仍有其价值

儒家文化诞生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两千多年当中,尽管也曾受到打压,但儒家文化始终没有断流,不仅如此,儒家思想更是逐渐成为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到统治者的推崇,不仅被用来教化人民,维护社会秩序,更是在后来成为了入仕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真正实现了从上而下的普及。几千年来,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文化、思想和日常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当中,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的中国,尽管已经脱离儒家思想产生的封建土壤很久,但是却并没有完全脱离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还依然保留着儒家文化的特点,就如家庭中的长幼有序、社会交往中的“礼”,都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儒家文化之中,虽有一部分后人肆意发挥所产生的糟粕,但更多的内容,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在今天依然闪耀着前人智慧光辉的精华。无论是儒家“君子”的理想人格、“仁”的核心思想、还是“德治”的政治观念,都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是儒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必须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教育中,用儒家思想的精华来教化和引导我们的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以“君子”为理想人格的内修标准

儒家提出的“君子”的理想人格,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当代青年人内修自身与之靠拢的标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侧重知识的积累,而较少关注人格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完善的部分。而儒家正是非常重视道德以及人格的培养,要求门下弟子经常自省,对照君子的标准来检视并改进自身。这一君子的原则,其实也蕴含着儒家的中庸思想,孔子关于君子的表述,曾有过“君子和而不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孔子主张调和,不主张排斥,论语中也提到“吾叩其两端而竭焉”。在当今这样一个个性自由发展,思想也丰富多彩的时代,我们的青年人需要一些中庸的态度,一方面,可以调和平衡每个人自身张扬个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青年人虚心接纳不同观点和思想的胸怀。可见,儒家提出的“君子”人格,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

(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处世之道

儒家“仁”的思想,为当代大学生与人交往提供了指导原则。“仁”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仁的思想不仅是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与人交往应遵循的原则和所持的态度。当代的青年大学生,都是90后至00后,独生子女居多,所以一部分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乃至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所以才会发生诸如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杀害室友,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狗熊,上海某高校学生的虐猫等等令人惋惜的事件。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用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一个人在群体中该怎样生活、立于天地之间该如何自处。

关于“仁”,孔子首先提到了“仁者爱人”,这便是要求人们要做到与人为善。也曾借曾子之口解释为“忠恕而已矣”,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孔子也提到了“克己复礼为仁”孔子主张复兴周礼,而“仁”正是孔子赋予“礼”的内容,而“礼”则是“仁”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孔子认为不仁之人不懂礼,另一方面,内在的忠恕也要通过外在的“礼”表现出来,可谓二者缺一不可。如今,我们虽不必如孔子所说的全盘复兴周礼,但人与人的交往中,却依然需要“仁者爱人”的思想,需要内在的忠恕之道,需要推己及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时也需要外在的“礼”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以,儒家“仁”的思想,对于指导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入世态度

儒家文化与同样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道家和佛教思想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不像道家追求清静无为的出世,更不像佛教远离朝堂将希望寄托于来世。儒家更注重解决实际的问题,提倡以自身所学造福社会。就像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胸怀天下,不仅强调自身修习,更强调要报效社会。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反映了儒家文化中积极进取精神,所以才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向前,可见儒家思想最终还是以,为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平天下”为最终目标的。

而这一点在当今大学生的教育中也尤为重要,如今的青年人时常感到“迷茫”,他们读书工作,有时并不清楚自己为了什么读书、为了什么工作。有些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志向,缺少一往无前坚毅果决的冲劲,一种“佛系”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成为了当代青年人的常态。前段时间张桂梅校长拒绝“全职太太”捐款一事在网上引起热议,当下有些人选择成为“全职主妇”或“全职主夫”,这一群体中也不乏高学历人才,不免让人觉得可惜。而社会上的一部分青年人却十分羡慕这些人,他们将这些人不需要工作的“自由人”身份和自己眼下“搬砖人”的身份相对比,更加找不到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意义,这就是缺乏理想信念的体现。所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用儒家这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来唤醒广大安于“佛系”的青年人,为当代大学生注入拼搏奋斗的活力。我们要让青年人明白,我们之所以学习,不仅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国家发展。让青年学生带着明确的理想学习,怀着坚定的信念走向社会,用他们的所学,来不断发展自身,走向更大的舞台,来投身社会建设,助力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三、如何更好发挥儒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育中的作用

(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文化的良莠不齐,儒家文化虽有其合理的内核和不受时代限制依然闪耀光芒的思想精华。但受其时代局限性,或是受后世传播过程中的主观理解偏差,也存在一些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内容。所以在将儒家文化应用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去不适应时代的腐朽糟粕,保留优秀的文化内核和思想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再用它引导和教育我们的青年人。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今的青年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该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的开设,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优秀思想。如今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肩负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也有助于更好的立德树人、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

(二)多渠道传递儒家文化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接收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并不仅限于课堂书本,更多的媒体平台、短视频,都是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渠道。同时,儒家的思想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它对人的影响也应该是潜移默化而非灌输式的,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应该适应时代新变化、适应学生的特点进行丰富和调整。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影视资料来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了解儒家文化,在教學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一些新媒体手段,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等,真正让儒家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作为教学中双向互动的另一主体,教师也应该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老师先做“君子”学生自然“知礼”,教师能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生自然能够受到感染。多种途径,归根结底,就是不让儒家思想只停留在书本课堂之上,而是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到学生的身边,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体悟儒家思想,发自内心地认同儒家文化,并且用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未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利用好儒家文化的教育资源宝库,充分地用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来教育和影响当代大学生,从言传身教地传授,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帮助青年学生培育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每一个从校门中走出的青年人都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孔子与儒家哲学[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9.4:72-81.

[2]李发亮.儒家德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5,(9):82-85.

[3]兰婷,李壮凌.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3,(6):98-102.

作者简介

唐晓晨(1994—),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职务:沈阳药科大学教师,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儒家人格大学生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知命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