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模型及策略选择

2021-08-05袁丽伟郝文友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职业院校办学

袁丽伟 郝文友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职业教育植根与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的行业,作为高职院校来说,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人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否很好的得到行业企业的配合、投入是决定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得到企业的认可,也是职业院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下面从校企合作影响因素的权重等入手,构建评价模型,借以评价职业院校合作的效果:

1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1.1 影响因素 分别选取了来自企业、行业、政府、教育部门、职业院校的专家开展调研,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前期调研和专家座谈等,总结出五个一级指标: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经济总量、区域风俗文化,同时结合前期的历史研究和典型案例,确定了18个二级指标[1]。

针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请11位专家对其进行赋分评价,分别对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赋予1.0、0.75、0.5、0.3、0.2的权重。

使用分析算子,成为加权平均型,运用多层次多算子二级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以非常重要和重要为总和,重要因素的排布顺序为:企业、职业院校、区域风俗文化、政府、经济发展,其重要程度为82.3%、82%、78.8%、77.2%、77%。对比数据能够发现,企业和职业院校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其重要性几乎一致,而区域风俗文化也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过程,政府和经济发展共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过程。

1.2 评价模型 上文通过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影响校企合作的五个一级指1标及十八个二级指标,计算出了其影响的因素和评价的指标,对众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综合评价,得出校企合作综合评价模型。

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后分别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归一处理后的权重院校领导 0.1778职业院校34.38%执行力 0.1650师资队伍 0.2005专业设置 0.1513人才培养质量 0.1686硬件设备 0.1367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 0.4868中长期发展规划 0.5132经济发展状况11.31%企业对人才需求 0.2031企业经营理念 0.2461企业实力 0.1987人才需求结构 0.2196成本 0.1325政府10.69%企业27.39%经济发展增长速度 0.4986区域产业结构 0.5013区域风俗文化16.23%学生性格、就业习惯 0.3082民族习惯 0.3714历史沿革 0.3204

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修正,运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出评价一所院校校企合作整体状况的模型,找出影响一座院校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没有发挥效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便采取整改措施,促进校企合作质量。

通过分项评价计算,可以找出影响一座院校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没有发挥效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便采取整改措施,促进校企合作质量。

2 校企合作学校的策略选择

2.1 拓展经费渠道 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权重来看,职业学院办学水平高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不二法门。合作必定是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得利益,依靠的是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来推动校企合作向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从权重也能够看出,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的决策者(领导层)、师资条件、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总共占了所有权重接近三分之一,当然,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职业院校自身来说,肯定是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升,下面从外在因素方面谈谈如何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2.1.1 加强政府投入 政府在校企合作全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相比起沿海地区来说,内蒙古地区政府在推动职业院校办学合作方面的努力并不突出。对于内蒙古地区的政府来说,要积极承担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要改变重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观念,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职业院校的立校根本在于实训条件的建立,对于政府来说,要有专门的资金和人员负责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专项保障。要协助院校做好各类项目的申报,争取更多财政经费的支持[2]。

2.1.2 拓展投资渠道 内蒙古地区的政府从财力来说,无法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时,并不具备优势。但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除了可以由政府拨付经费外,还可以自行筹措经费,如引入企业、社会资金,通过共同培养人才,共用部分资源等,或采取混合所有制办学[3],进而实现资金的多方面来源。有了资金才可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支持学院内涵建设。

2.1.3 拓宽引资渠道 国家对于再就业、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投资巨大,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也同样承担着地区继续教育的重要职责,若能够将国家投入职工、农牧民继续教育的资金,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引入到职业院校,职业院校通过更强的职业面向、实操型师资队伍开展社会服务如承担企事业单位培训,开展事业单位技术工人鉴定,开展各类扶贫、再就业、农牧业转移劳动力培训等任务,通过加强与政府合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投入的同时,也可以筹措资金,为内涵发展积蓄资金。

2.2 优化教师培养 学校的发展基础在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及工作水准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保障。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除了呼市包头,其余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在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关键。职业院校只有把师资队伍培养放在首位,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也就是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培养师资队伍应该走两条路,第一条是将教师派往企业学习锻炼,锻炼时要注意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政府出面促进企业推荐技术高超的师傅开展师带徒式的培养[4]。第二种方法是适当允许企业和学校的人才交流,选取合适的人才进入企业工作,建立企业工作业绩与校内工作业绩相认证的形式,即承认教师的工程职称,也可以引入企业的注册证书制度,即当教师通过个人努力拿到工程系列职称,或者考取注册类证书时,学校视同为获得教师职称,鼓励教师在学校和企业间双向流动,进而在几年的时间内,培养出出色的专业人才队伍。

2.3 推进政府、行业参与 地方政府要引导职业院校加入到行业中,在行业中实现信息互通,推进培训合作,同时教师在参与行业活动中,可以将行业标准引入学校,也将行业、企业、政府紧密的结合起来。

2.4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时首选回乡就业,突出的表现是,毕业前几年往往学生会选择外出就业,但并不会留在当地企业,很大部分毕业生放弃专业学习经历,甚至宁可回乡务农、或从事其他小生意,也不愿意离开当地就业,尤其内蒙地区此类现象最为明显。这就需要学校在日常教育中灌输吃苦耐劳的思想,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肯钻研、肯吃苦的意志品质。自入学起,尽可能的创造学生动手操作、能够深入企业一线实践的环境,通过三年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认同企业工作环境,借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若能够很早就创设工作情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认同企业文化,在就业的过程中得到企业的认可,能够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职业院校办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