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设计驱动式创新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共性研究综述

2021-08-05赵四方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4期
关键词:驱动设计师理念

赵四方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1 “设计驱动式创新”解读

1.1 颠覆传统挖掘产品内在意义

以往传统的设计创新方式是根据用户的诉求及痛点,由设计团队进行访谈调研分析得到用户核心需求和设计机会点,在此基础上确定设计定位和设计方向,解决的大多是一些普遍存在的表面性问题。究其根本,并不能为用户带来颠覆式的体验和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在以“产品经济”为主导的批量化生产状况下,由于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繁多导致用户对于产品的创新要求往往也不会太苛刻,因此设计团队大多都采用类似的创新方法去引导和输出这样一种创新成果。当然从以往的市场状况来看似乎问题不大,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社交需求(Social needs)、尊重需求(Respect needs)、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图1所示。随着社会经济和消费规模的增长,用户的消费需求也正在由以往单纯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层面上升,因为在设计创新过程中人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和用户的基本需求或者说是需求表象,作为设计师更要关注用户隐性的情感需要,打造更加卓越的用户体验。

图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在消费市场中商业模式和产品研发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各领域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其中,由权威学者VERGANTI教授提出的设计驱动式创新,是一种除技术革命驱动式创新和市场需求推动的渐进式创新外的第三种创新模式[1]。设计驱动式创新要求企业先要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蓝图,描绘出全新的经营理念,然后通过产品将品牌和理念传递给消费者。在设计驱动式创新中VERGANTI教授提到了其理论思想对于商业发展中的产品创新的颠覆性解读,要求设计工作者跳出自己的设计领域,破除设计中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枷锁去做设计。

1.2 破除“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中的枷锁

20世纪60年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到了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在内的各设计领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初要求人们在做设计时要以人为主要设计服务对象,讲究一切设计服务于人[2]。在设计驱动式创新中,VERGANTI教授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作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是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以用户的个人需求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反,在规划企业发展蓝图和品牌理念时,设计者要刨除以用户为主导的设计思想,站在更高的地方看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全面地深入到企业所需要创新的产品内涵和意义层面,这就是人们时常提到的跳出圈子从外部看,多角度地看,你会发现更好的世界。这样一种新的创新方式的提出,着实颠覆了以往的设计传统,其对于设计师和相关的研究人员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设计驱动式创新要求设计师要和参与产品研发的各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一起协同配合,统一目标,紧密配合,共同研发,并阐述各自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总结,以寻求一种最佳的方式方法来定义未来,这种跳过用户却带给了用户最佳体验的创新方式令人意想不到。

1.3 设计驱动式创新引发可持续发展价值——案例“iTunes&App Store”

其实早在2000年左右,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已经意识到了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应该共同考虑,倡导多领域的研究人员协同合作,多角度思考企业、产品、市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就拿2001年iPod的问世来说,在当时的音乐播放器市场并不新鲜,早在1998年数字音乐播放器就已经被一家名为“钻石多媒体”的公司推出,比苹果公司早了整整3年,因此iPod的出现并没有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3]。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乔布斯做了大动作,直到2003年大家才真正意识到了苹果推出iPod的深远意义,2003年苹果公司宣布iTunes问世,iTunes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音乐传播和购买方式,人们可以通过iTunes很方便地下载购买喜欢的音乐并通过iPod播放,如今,iTunes作为苹果终端的管理平台,iPod、iPhone、iPad都可以通过iTunes进行管理,可以说iTunes是苹果的创新枢纽,绝不只是一款软件产品那么简单,它的出现意味着苹果转型的开始。iTunes的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于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包括之后苹果公司推出的引领手机革命的产品iPhone和App Store也是如此[4],在倡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通过设计驱动式创新引发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值得人们研究和借鉴。

2 可持续设计——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探索

2.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引起了人们对于北欧设计的关注,北欧设计又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的最大半岛,斯堪的纳维亚一词源于19世纪的一场斯堪的纳维亚政治运动[5]。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崛起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6],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又称“纳维亚风格”。因其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和促进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特点,受到了可持续设计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由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保罗·汉宁森设计的照明灯具被认为是该届博览会上唯一可以与柯布西耶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该灯具依据照明的科学原理,从照明问题出发设计产品,克制单纯迎合市场的反复性装饰设计,欣赏自然材料,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人文主义情怀设计特点。

2.2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的人文情怀——可持续设计

结合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设计文化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既强调功能注重实用性又强调人文情怀,避免冷酷呆板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种极具人情味的现代设计美学,备受欢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受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匮乏的限制,造成了设计上的考究以及对资源节约保护的特色,他们最为丰富的应属林业资源,所以很多设计上普遍采用木材这一可再生资源。如今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功能主义为第一要素,在遵循功能性的同时恰当运用自然材料,并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寻找平衡,始终保持了淳朴自然的设计风格,从设计上重新审视自然界与人类的共生方式,因此每当人们去感受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时,总能感受到其产品内在的温软。

3 设计驱动式创新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共性分析

设计驱动式创新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定义企业和产品,不仅做到了颠覆传统的创新,而且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做到了以商业价值赋能产品创新,为用户带来了更为良好的体验,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引领行业发展,在国家提倡产业转型发展的今天,这的确值得大家去思考和学习。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不仅要学会可持续创新,还要在产品可持续的探索道路上深入落实,当回顾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时,回顾保罗·汉宁森的PH灯具时,人们被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们在探索富有人文情怀的可持续产品设计道路上的坚持所感动,现在的设计师们在做设计时大多考虑的都是形式的问题,浪费材料,一味推崇高科技,其实人们真正需要的是灯光给予的温暖和舒适,这才是灯具产品的本质所在。兼具人情味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需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社会生态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社会的可持续创新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应该如何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设计驱动式创新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契合也预示着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要企业和设计师共同思考协同作战。

猜你喜欢

驱动设计师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是小小设计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意设计师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