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别“文化荒漠”,营造“书香之都”

2021-08-04徐雁陈哲彦

出版广角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民深圳读书

徐雁 陈哲彦

【关  键  词】全民阅读推广;深圳读书月;创新;活动

【作者单位】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陈哲彦,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01

深圳市区中心,最初是在广东省宝安县的辖区里迅猛发展起来的。1980年6月,到深圳担任副市长的罗昌仁回忆说:“火车驶入深圳时,看见沿途的景观要么是荒山野岭,要么是乡村的零落炊烟”,出站后,“从东门到市委只有泥巴路,两边都是稻田。”[1]随着当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后,这种局面迅速地被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改观了,但与深圳城市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其文化内涵却较长时期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于是,“文化沙漠”便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早期移民对深圳这一新城市家园的自嘲。

深圳市新华书店首任总经理汪顺安先生回忆说,到1985年,即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建设的第六个年头,所谓深圳新华书店,依然只有解放路和沙头角两个门市部,营业面积仅有可怜之至的数百平方米,在整体上其实还是原来广东省宝安县新华书店的规模,店面陈列图书种类不全,库存复本储备量不足,以至于很多想看书的人,要“托内地的亲友买了寄来深圳”[1]。位于红荔路上的深圳图书馆,是1986年才开放的,但它能够提供给当时读者的书刊借阅品种和数量以及阅览座位,也都十分有限。而深圳市人口当时已经激增到100多万,图书市场及公共文化服务在需求与供给间的强烈冲突,导致“文化沙漠”之说正式在媒体上出现,这反映了当时深圳的市民在精神食粮方面的强烈诉求。为改变这一现状,30年来深圳通过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在公共文化事业上获得了不俗的发展和建设成果。2013年11月,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

那么,深圳是如何持之以恒地在内涵上建设“书香之都”,逐渐挥别“文化荒漠”的谑称的?已连续举办21届的“深圳读书月”在这期间发挥了何种积极推动作用?深圳这个“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对于其他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又能提供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三个问题,正是本文所要探求的重点。

一、“深圳读书月”活动创办的“天时”和“地利”

199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书城沸腾举办。在书市启幕当天,为控制客流量实行现场购票进场方式,結果售价人民币5元一张的门票丝毫不抑求知若渴的深圳市民的热情,书市第一天就吸引了10万人前来参观购书。在10天内,深圳书城销售总额高达2177万元。这说明,随着现代化产业和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市场选择为机制的社会竞争新格局,让来到深圳的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乃至外来务工人员,都表现了旺盛的自学求知的欲望和继续学习的需求,而这正是深圳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所在。

于是,深圳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琢磨,如何把在“全国书市”期间表现出来的读书热情维持下来,留住一年一度的文化狂欢。1996年,时任深圳图书馆副馆长兼深圳市政协委员的刘楚材先生,开始提出深圳设立“读书节”的提案,但直到2000年,在时任深圳市文化局局长的王京生先生大力支持下,才得到中共深圳市委有关领导的重视。据后来担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王京生先生回忆,正是他俩共同促成了深圳市文化局对这一政协委员提案的落实[2]。

到2000年4月,深圳市文化局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市举办“深圳读书月”活动的报告》,获得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同意批复,决定将每年11月确定为“深圳读书月”,从而一举开创了以城市名义举办读书月(节)活动的先声。

二、在不断创意和创新中与时俱进的“深圳读书月”活动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开场举办。次年,相关机构又创意策划并执行了首届“深圳读书论坛”的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热烈的群众性读书氛围。2005年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应邀参加有关活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先生对媒体发表他的观感说:“这么多文化活动,又是演出,又是话剧,再加上‘读书月天天有活动和讲座”,“感觉这里每天都在过着‘文化狂欢节!”[3]那么,我们不妨回顾总结一下这21年来“深圳读书月”的发展历程,及其不同时期的活动特点。

1.以媒体宣传热度提升“深圳读书月”的活动温度(2000—2004年)

从2000年至2004年,前五届“深圳读书月”属于最初的探索初创阶段。创办全市性的读书月活动,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先例。正如作为经济特区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深圳几乎没有先前经验可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铺路。于是2000年8月,“深圳读书月活动组委会”及其秘书处成立,并建立了办公室,由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的李统书,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白天,时任市文化局局长的王京生分别任组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及秘书长。此举为顺利举办“深圳读书月”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而后还建立了“读书指导委员会”,先后聘请李灏、厉有为、李海东、饶宗颐、金庸、陈佳洱、谢冕、余秋雨、牛憨笨等老领导和专家学者为顾问。与此同时,在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发展基金中拨出8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深圳读书月”的资金保障,到2003年增至120万元。2003年,“深圳读书月”由政府主办变为政府委托承办制,两年后确定由深圳发行集团总承办。至此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办、专家引导、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运作模式,这被认为是“深圳读书月”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秘诀[4]。

为推广新兴的“深圳读书月”,深圳的媒体在宣传造势方面不遗余力。“场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丰富多彩,让市民逐渐熟知了读书月”[5]。为此,深圳采取了打造品牌活动的策略。在这一阶段,“深圳读书月”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数百场活动,包括朗诵、讲座、辩论、推荐书目、比赛等。其中从首届读书月就开始开展的“经典诗文朗诵会”以及2001年创设的“深圳读书论坛”,至今仍是“深圳读书月”最受欢迎、最负盛名的经典品牌活动。

第一届“深圳读书论坛”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南京大学教授徐雁、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依次做报告,在第二届“深圳读书论坛”以后,又邀请了王蒙、金庸、周国平等30多位名家担任讲座嘉宾,每一场的听众都积极抢票,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为全面了解深圳市民的阅读特点和喜好追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深圳读书月”活动的吸引力,“深圳读书月活动组委会”与媒体一起,在2000年至2002年开展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深圳人读书状况及读书月品牌影响力调查,累计调查人次逾万人[6],以此作为策划活动的依据。有效满足大众化阅读需求的各类活动接踵而来,如从第三届“深圳读书月”开始,深圳读书月活动组委会实施了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六进”计划[7]。在第五届“深圳读书月”期间,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中学生文联和全国第一所特殊少年儿童图书馆[8]。

由于“深圳读书月”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顾及不同性别、籍贯、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的读者群,因此读书活动为深圳市民喜闻乐见。参与读书月活动的读者与日俱增,累计参与人数多达1690万。在2007年“市民喜爱的深圳十大文化品牌活动”评选中, “深圳读书月”以高票当选,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民众基础。

2.以新颖的文化创意不断提升“深圳读书月”的人文内涵(2005—2014年)

从第六届“深圳读书月”开始,深圳读书月活动组委会将“阅读·进步·和谐”定为读书月的总主题,每年再拟定年度主题。另外,“深圳读书月”的活动数量只增不减,对活动进行分区变得十分必要,因此从2005年开始,组委会从读书月活动中划分出一部分作为重点活动,给予策划、宣传和经费上的倾斜,以便进一步完善资源分配体制[9]。如此一个大型阅读活动,也会遭遇瓶颈,王京生、尹昌龙、李潘的相关访谈中提及:“激情没有了,想象力也贫乏了,怎么重新唤起激情,寻找新的创意,这对读书月太重要了,对组织者、参与者都很重要”[10]。从这以后,“深圳读书月”进入创新提升阶段,除沿袭一些品牌活动,每年都会开创新的活动内容或创新经典活动的形式,以创新驱动作为读书月常办常新、越办越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如第六届读书月举办“全国打工论坛”,在原有的读书论坛增设“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谈;第七届读书月举办“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和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第八届读书月新增“海洋文化论坛”“ 青工大课堂”“评选十大好书”等重点主题活动;第九届读书月举办了首届“校园网络文学深圳论坛”,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设立了“阅读30年”活动板块;第十届读书月有“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世界知识城市峰会”“公共图书馆国际高峰论坛”等重量级会议……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深圳独特的城市基因,这也赋予“深圳读书月”经久不衰的活力源泉,深刻的创新理念从这一阶段延续下来,至今每年“深圳读书月”活动仍维持着30%—40%的高创新比。

200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全民阅读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要求进一步推动“深圳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活动发展[11]。2010年,《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0)》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深圳读书月”活动在宏观设计方面走上一个新台阶。在提升阶段,“政府主办、专家引导、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运作模式得到深化,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深圳模式”——“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入选“深圳十大观念”。这说明,由“深圳读书月”衍生出来的阅读理念已经深入深圳市民的心。

3.以地方法规制度保障“深圳读书月”的高水平发展(2016年至今)

2015年12月24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这是国内首部全民阅读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将“深圳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固定下来,标志着“深圳读书月”进入全新的阶段。“深圳读书月”的开展时间、责任主体、资源保障等内容均在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可擅自更改,以此规范政府及相关责任方的行为,这是读书月顺利开展的有力支撑,切实保障了深圳市民的文化权利。此外,以《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为法规依据,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为意见指导,以《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21—2030)》等规划性文件为纲领,以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标准,“深圳读书月”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提升获得了制度性保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的纸质阅读率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据统计,2016年深圳市数字阅读用户已高达454.6万人[12]。深圳敏锐地把握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深圳读书月”的活动重心,将第十六届读书月年度主题定为“互联网+读书”,并从此在重点活动中增设了“互联网+”板块。2017年全民阅读APP与掌上书城APP正式上线,开展活动大力推广有声书,引领数字化阅读新时尚,满足读者新需求。此外,在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活动中,新设“阅读双城记”活动,与英国爱丁堡开展阅读文化交流活动,第二十届邀请维也納、第二十一届邀请柏林加入互动交流,从而以阅读活动为抓手,把具有改革开放标志性意义的现代化新城市——深圳推向世界。

与此同时,深圳越来越重视书香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深圳读书月”经验成果总结。2016年,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发起并成立了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该中心负有组织、统筹深圳阅读指数项目、组编《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发布年度《深圳数字阅读报告》等职责。在相关著作方面,连续五年出版的《深圳阅读蓝皮书》,以及《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让城市的每扇窗户都透着阅读的灯光》等图书,记录了“深圳读书月”的历史步履;海天出版社在2018年、2020年先后编辑出版了由王京生、朱永新、徐雁共同主编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两辑共10册,丰富了全民阅读的人文内涵。

三、“深圳读书月”活动赋予的思想启迪

“深圳读书月”开我国城市举办读书月活动之先河,如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全民阅读活动的典范。与此同时,其陆续吸引了国内数十个城市的嘉宾到深圳观摩学习,造就了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品牌效应。2005年设立的“东莞读书节”、2006年设立的“苏州读书节”、2007年设立的“福州读书月”“株洲读书月”等,就是以“深圳读书月”为典型跟进创立的。见贤思齐,这使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终于汇集成20世纪末叶以来建设“书香社会”、促进“全民阅读”的时代声浪。

1.地方党政领导和文教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八年倡导促进全民阅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但各地方党政领导部门对此共识的认知,以及贯彻执行的力度有着天壤之别。如前所述,“深圳读书月”能够率先在深圳这样一个滨海城市落地生根,并年年开花结果,实是当年地方党政领导和文教部门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晶。自第一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开始,每届的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均有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人出席并致辞。在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后,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通过立法将“深圳读书月”固化下来,为已有的全民阅读成果提供可持续机制和制度保障[10]。

如今,文化竞争力成为评价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城市创造力,建设城市人文精神,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倡导并促进全民阅读成为政府治理城市的文化责任与重要战略[13]。深圳党政领导干部正是秉持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在“深圳读书月”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保障和支持作用。

2.地方性法规提供必要的制度性保障

政府重视是推广全民阅读的基本前提,但仅仅以领导干部的个人自觉推动政府自觉是偶然发生事件,难以在各地推广普及。为巩固已有的实践成果,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深圳启动了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历经两年出台了第一部全民阅读领域的市级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明确规定每年11月为深圳读书月,并确定读书月活动的运行机制与活动内容,为“深圳读书月”的长效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此外,全国还有10多个省、市出台了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将地方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内容,以法规的形式确保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常态化、规模化和持续性发展[14]。因此,面对目前属于国家法规层面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暂时缺位的现实情况,许多地方可从江苏、深圳等地的做法中获得借鉴,尽快从无到有地构建地方性的制度体系,保障本地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高质量发展。

3.社会力量多方协作下不断创新的活动机制

全民阅读是区域性的大型阅读活动,在政府的主导下,还需要汇集各方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深圳读书月”模式的成功,其中的关键点之一是充分发挥了社会各方力量的优势,逐步降低政府投入读书月活动的成本,在不断的活动创新中,收获日益扩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专家学者组成的总顾问和特别顾问团队是“深圳读书月”的智囊团,以思想和智慧保障读书月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企业运作阐释了企业如何积极承担社会文化责任,缓解了读书月活动的财政压力,同时,利用企业的高效率管理运作模式,提高了读书月的效益;民间阅读组织、阅读志愿者等民间力量犹如“星星之火”,在读者群众中燃起阅读的“燎原之火”;媒体是读书月活动的重要宣传者和推动者,其不遗余力地宣传、报道,在有效提高读书月知名度、认可度的同时也提供了舆论监督机制。

在“深圳读书月”的发展历程中,书业等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汇聚成靓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民间阅读组织,如三叶草故事家族、青番茄阅读组织、深圳读书会、聚橙网读书会、后院读书会等,在具体活动层面发挥了社会“书香细胞”一般的作用,保障着深圳全民阅读的内容质量和民间活力。2012年第十三届读书月的启动仪式上,国内首家由企事业单位、群体团队和民间阅读单位共同合作的“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正式宣布成立,其作为各类民间阅读团体的集合体,为读书月活动出谋划策,并积极承办与读书月有关的活动。

四、结语

无论是率先创立的“深圳读书月”,还是见贤思齐、后续跟进的“株洲读书月”“福州读书月”“东莞读书节”“苏州读书节”等,其全民阅读的丰富实践证明,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切实领导和文化、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形成社会力量多方协作下不断创新全民阅读的机制,才能有效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阅读”格局的形成。

但亦毋庸讳言,就当下全国各地举办读书节、读书月等实际情况来看,推广活动形式趋同[15]、缺乏内容上的新颖性和内涵上的吸引力等[16],已成为共性化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活力与热情,照搬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甚至基本沿袭上一年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数年下来市民们对全民阅读活动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关注度,表现出参与意愿低迷的倾向,而实际社会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用自然也呈进行性弱化态势。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创意创新中可持续提升发展,“深圳读书月”与时俱进,努力更上一层楼的历程,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典型。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唯有读书好。”阅读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还会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其赢得世人的礼敬和尊重。深圳借重每年十一月大张旗鼓的“读书月”活动,为我们树立了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典范。先哲云:“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期待“深圳读书月”这一“高贵的坚持”,能够领跑更多的南北方和中西部城市的公共文化活动,在“书香中国”的建设进程中镌刻下一块又一块的文化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汪顺安. 深圳将是个永不落幕的书城[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

[2]王京生. “书香城市”与全民阅读推广[J]. 图书馆杂志,2017(3):14-18+9.

[3]王京生. 大家的声音:2013年深圳读书论坛演讲录[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4]王京生. 高贵的坚持 深圳读书月15年回眸[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5]王京生.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

[6]梁婷. 数字勾画深圳人读书走向[N]. 深圳特区报,2006-10-31.

[7]王京生. 阅读与城市 2000-2006年深圳读书月纪事[M].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8]沈清华. 文化托起辉煌[N]. 深圳特区报,2005-08-25.

[9]尹昌龙. 让城市的每扇窗户都透着阅读的灯光[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

[10]宗蕾. “閱读让城市更美好”:王京生、尹昌龙、李潘三人谈[J]. 新阅读,2018(9):12-15.

[11]谯进华. 阅读改变城市:深圳市推动全民阅读的战略设计及成果[J]. 传媒,2016(11):28-31.

[12]尹昌龙.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8[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

[13]王京生. 创造一种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N]. 深圳商报,2009-11-30.

[14]苗美娟. 我国全民阅读地方性立法的内容解读及特点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20(23):12-21.

[15]周燕妮. 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社会:以近年来我国各地读书节活动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2010(3):7-11.

[16]司新丽. 全民阅读推广路径研究[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全民深圳读书
全民·爱·阅读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我爱读书
可持续全民医保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我们一起读书吧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读书为了什么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