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2021-08-04高益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益家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更要重视计算方面的教学,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逐渐形成提供先决条件.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计算教学相关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究,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二、教师针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过于陈旧落后,导致小学生对数学运算形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有些小学生甚至对计算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当中.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结合新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对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赋予计算教学更强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努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与学习动机,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运算的乐趣.例如,在讲解“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这项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导入相关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道类似于7+70、35+5、66-6这种比较简单的计算题,然后让小学生尝试着计算,或者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加减法”这一节课时,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之初尽可能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例如1.2+1.5、2.1+4.3、5.3-2.9等,这些简单的算式能帮助学生在最开始接触小数的加减法中不会觉得过难而无法学习,逐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接触了一些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入相对较难的知识,比如在小数的加减法中,混合运算一直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学生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会忘记运算的先后顺序,导致其运算的正确率不高,比如教师可以优先出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例如6.7+3.1-1.2,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或者是教师进行分组的合作教学,分析如何进行这一个算式的运算,应该先算哪一个部分后算哪一个部分,通过这一种计算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基本与整数的加减法相同,进而逐步接受全新的知识.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提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中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较慢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其运算的效果和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在计算数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开展计算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就会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犯困、听课效率下降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计算方法在现实生活当中究竟有何用处.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元素引进教学过程当中.如此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听课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发现计算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促进学习质量的快速提升.比如在学习“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时,教师将数学运算公式传授给学生以后,便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首先让学生将课堂想象成一家文化用品商店,将书桌上的学习用品想象成商品,之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扮演顾客,另一组扮演收银员.在付款和收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刚刚学到的数学运算公式对商品价格和找零金额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原本那种生硬刻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公式及方法的理解,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成效.比如学习“认识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个情景活动.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买一个蛋糕,并且组织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回答.教师在课前准备5~10个问题,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计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能够分得最多的蛋糕.如果班级内一共有5个小组,那么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蛋糕的一半,教师在切蛋糕的时候能融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数.蛋糕的一半是1/2,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分数.而剩下的一半蛋糕需要分成4份,每个小组就会获得1/4的蛋糕,小组内有5名成员,每个成员会获得1/5块蛋糕,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分数,也能为后期学习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比如有些学生会问为什么同样是1/5的蛋糕,有的同學的看起来多,有的同学的看起来少,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些问题在后期学习中自然迎刃而解.

四、教师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在当前乃至今后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将课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只是完成部分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同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但是,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例如编写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切入点等,以便于对教学方向以及教学节奏进行全面掌控.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时,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预留出一部分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存在哪些比较常见的负数,例如冬季室外温度、信用卡账户余额、电梯楼层数等.当学生们分享完毕后,教师再导入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们必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这一教学成效的取得,就是因为教师做好了课前准备工作.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应该优先制订好教学计划,并且在课堂中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以及学生自己的用品,让学生找一找这其中有没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让数学和生活有了紧密的联系,学生能自主发现:教室中的墙是长方体,黑板是长方体,笔记本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正方体,这种简单的观察方式能让学生感悟到原来长方体和正方体从来不是数学书上的内容,而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内容.教师在让学生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应该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特征,由学生举手回答.有些学生能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同样也有12条棱;长方体的六个面可能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某两个面是正方形,但是正方体的六个面均是正方形,而且是一模一样的正方形.由此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可以在学生发现这些特征后再开始本节课的讲解,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注意力能够快速地集中在课堂和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中.学生自主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他们会对自己学习数学更加充满信心,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