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出发,让课程自然生长

2021-08-04杨丽群

教育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海棠果子环节

杨丽群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倡导幼儿从生活点滴中主动获得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位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以推动幼儿更好地发展。理念如何与实践对接?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双向四环节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真正落实“以幼儿为中心”“弱化目标、弹性教学、重视生成活动”等教育观。

双向四环节教育活动是指以幼儿学习过程经历“发现—计划—操作—分享”为序的四个步骤,教师支持幼儿学习经历“关注—引导—支持—梳理”为序的四个步骤为基本特征,以“立足幼儿特点,顺应幼儿天性,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为基本原则,由幼儿园组织实施的,具有适宜的教育目标、合理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融教与学为一体的各类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幼儿维度的“四环节”与教师维度的“四环节”相互对应,每个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下面以“摘果子”系列活动为例,介绍双向四环节教育的推进方式。

“摘果子”的“四环节”

幼儿园里有很多種果树,如苹果树、石榴树、山楂树、黑枣树、海棠树、桃树等。秋天到来时,成熟的果实沉甸甸地压满了枝头,引起了幼儿关注。

环节一:发现与关注。秋天户外活动时,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如树叶变少了、变黄了、树上有海棠果、滑梯旁边还有山楂果……大三班幼儿在户外散步时和教师一起随机采摘了低矮处的苹果、石榴等。几天后,幼儿看到了海棠树高处挂着的果子。有的幼儿提出:“咱们把海棠果和山楂果摘下来吧!”教师及时关注:“树这么高,怎么摘下这些果子呢?”

环节二:计划与引导。为了摘下果子,幼儿发散思维,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会爬树,我上树摘”“用梯子吧,爬梯子上去摘”“我踩着轮胎上去”……教师顺势引导:“下面有两项任务给大家,一个任务是六人为一组去准备采摘需要的工具,另一个任务是小组内讨论摘下来的果子用来干什么。”

环节三:操作与支持。讨论后,幼儿便主动结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聚拢在一块商量后,便开始分工。有人搬梯子,有人从远处推轮胎,有人去拿装水果的小筐子,还有速度较快的幼儿已经爬到树上摘下果子,并兴奋地喊着:“快来接果子,我摘下来啦!”只见旁边的小女孩将小筐子高高地举过头顶。大约半个小时后,幼儿便陆陆续续地把红红的果子摘了下来。

幼儿摘果子的同时,教师也在忙碌着,采用隐性支持的方式助幼儿一臂之力。教师站在树下目不转睛地看着树上的幼儿,时刻关注他们;保育员帮幼儿扶着梯子,时刻保护他们……

环节四:分享与梳理。摘下水果的幼儿非常兴奋,自由分享采摘心得。有幼儿说:“我今天摘了很多海棠果呢。”教师追问:“你们用什么办法摘到的?”幼儿们回答:“我爬树摘的。”“我站在轮胎上面摘的。”“我帮忙抬轮胎了。”“我负责接住摘下来的果子。”“我回家要告诉妈妈,今天我自己想办法摘到高处的果子了。”“我们组今天摘下来的最多,我太开心了!”……在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做了活动梳理:“今天小朋友们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你们太能干了,我们一起想出很多摘果子的方法,大家互相帮助,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采摘的,有找工具的,还有帮忙加油的。经过共同的努力,才会收获这么多果实,大家非常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延伸系列活动之区域游戏

采摘下的果子用来做什么?这是采摘前教师布置给幼儿的任务,由此引发了另一个活动。

环节一:发现与关注。看着颜色鲜艳的果子,幼儿有了新的想法:“老师,我好想吃。”“应该很酸,我吃过。”“我吃的果酱很甜,不酸呀。”教师及时关注到了幼儿的想法,说道:“咱们一会儿去洗洗,就可以吃了,到时候就知道酸不酸啦。你们想一想,这些果子除了洗干净直接吃以外,还可以做什么用呢?”

环节二:计划与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幼儿调动自己吃过草莓酱、苹果酱的经验,提出可以将海棠果做成海棠酱,将山楂果做成山楂酱。教师表示认可:“做果酱真是一个好计划,除了做酱,还可以用它们做什么呢?”幼儿开始丰富计划:“还可以做果汁。”“做水果面包。”“穿糖葫芦。”……教师说:“你们的计划很多很好,快去活动区大显身手吧。”

环节三:操作与支持。不同的活动区中,幼儿生发了更多趣味性活动。家庭区中,幼儿用海棠果、山楂果做各种美食;图书区中,幼儿阅读欣赏关于季节、植物生长的书籍,并将采摘过程绘制“成书”,讲给其他幼儿听;表演区中,用海棠果、山楂果做成头冠,表演“摘果子”舞蹈;美工区中,用海棠果、山楂果制作装饰品;科学区中,晾制果干果脯,制作果茶、果汁。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给予他们自由的活动空间,支持行为表现在提供幼儿游戏时需要的各种材料、工具、设备,将自己定位为和幼儿一起游戏的同伴,幼儿有需求时给予适当帮助,保护幼儿基本安全。

环节四:分享与梳理。活动后,幼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今天在美工区做了水果蛋糕,用白色彩泥做奶油、海棠果做装饰,我完成了计划。”“我在家庭区做了山楂酱,用了山楂和白糖,老师帮我倒进去一些蜂蜜,大家尝尝吧。”

教师做了活动总结:“今天活动区里小朋友们都实施了自己的计划,还有的小朋友创编了舞蹈、创新了装扮,老师用手机录下了你们刚刚的游戏情况,我会用电视播放出来,大家喝水的时候可以自由观看。”

延伸系列活动之其他活动

两个活动过后,幼儿收获颇丰。系列活动还可以继续延伸为家园共育活动与环境创设活动。教师把主题活动介绍给家长,家园共同参与幼儿每天的主要活动,以达到增加幼儿学习经验的目标。此外,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摘的水果作为装饰物,布置在班级中。比如,摆放在自然角,便于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把果子串起来当作小门帘;把种子做成标本等。

在时代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还需要成为研究者。教育既要关注预定目标,强调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落实课程观,又要体现灵活性和随机性,重视动态设计及生成课程,把“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具体化。

园所将继续坚持“双向四环节教育活动”,把静态课程观和动态课程观进行有机整合,使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接,促进教育目标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幼儿园,本文系北京市名园长发展工程(第三批)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海棠果子环节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果子的滋味私厨
果子和她的+1
一颗滋味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