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自然教育汲取成长力量

2021-08-04王小玮

教育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园所创设幼儿园

王小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遵循幼儿的自然本性,让幼儿接近、了解、认识自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明确提出,要让幼儿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辽河幼儿园办自然、自在的教育,让幼儿于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培养亲自然的教师

教育工作者想要给幼儿种下自然教育的种子,需要建立和自然的关系,打开心灵,看见真实的自然。

搭建游戏平台。让教师通过游戏感知自然,两人一组,1人扮演“盲人”,1人扮演“哑巴”,“哑巴”带领“盲人”沿指定路线走到规定地点。当教师闭上眼睛,静心聆听鸟语蝉鸣,感知花香和青草气息,能够培养亲自然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要进行系统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创设活动载体。教师要具备发现自然教育契机的能力。园所通过开展自然故事观察记录的形式,引导教师观察幼儿和自然资源,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记录。教师在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妙,在追随幼儿的过程中感悟自然的魅力。

培养亲自然的幼儿

幼儿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做出发点,让幼儿直接向大自然学习。幼儿能通过自然开发感觉器官,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开展游戏活动。首先,选择大自然中的材料来支持游戏。其次,让幼儿走出教室,用游戲的方式与自然互动,激发探究自然的热情。例如,开展区域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开展主题活动。二十四节气延伸出的丰富文化内容,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园所以节气为主线开展“亲自然”主题活动,在清明时节,带幼儿踏青、观察小树、制作花朵标本;在惊蛰时节,带领幼儿到公园观察昆虫、饲养小动物。

开展种植活动。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用身体和感官与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物和自然环境进行对话,才能滋养自然灵性。园所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选择要种的植物,带领他们认识种子结构、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种植后由幼儿定期松土、浇水、施肥,幼儿观察和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

培养亲自然的家长

让家长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感受自然游戏的趣味性,把亲自然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是园所迫在眉睫的任务。

开展“走进自然”实践活动。自然是学习、体验、观察、探索的场所。家长真正走进自然,才能做到与幼儿共享自然。园所开展“家长走进自然”活动,引领家长和幼儿一同亲近、感受、了解自然。

加强家园联系。家庭、幼儿园都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园所通过家长会、组织实践活动等培养家长亲自然的意识,为开展自然教育奠定基础。幼儿在家庭中受到的亲自然教育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延续,也能应用到幼儿园的学习中。

创设亲自然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园所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地制宜还原自然景观。园所打造了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花园、果园。减少水泥瓷砖和塑料的使用,还原自然景色,让幼儿感受自然。开辟种植园、饲养区、戏水池、鱼池等,模拟自然环境,让幼儿参与种植,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动物生活习性,接触自然砂石和水,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空间中嬉戏。

投放大自然赋予的材料。园所利用土坡、土沟设置体能挑战区;创设室内环境时使用原始木片、树枝、石头等材料,设置自然主题墙;在区域角投放安全、自然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搭建、编织。

亲自然教育,让教师、幼儿、家长、园所环境与自然联结,在亲近、感知、保护自然中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辽河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妍琳

猜你喜欢

园所创设幼儿园
创设未来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爱“上”幼儿园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想念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