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2021-08-04卢妙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卢妙霞

【摘要】数学并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反而是一门普通的学科,因为这一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现象中可以发现许多数学规律,而且数学又能够解决很多生活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使用数学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数据分析能力在数学思维的诸多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又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数据较为繁乱,为了保证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数据解析能力。不过部分教师还不是很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要适当地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对比与筛选

人们在生活中一直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尤其是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各种数据信息变得更为繁杂。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这些数据信息并不存在任何困难,这是培养学生养成数据分析能力的有利条件,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时也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这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较为不足,所以,近年来,各界较为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有时在做题时也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讲授效率。

一、教师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及讲授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因为小学生的自我分辨能力较为不足,数据筛选与对比的能力有着一定的欠缺,所以,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引路人”,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育。因为这样的话,教师只是单纯地输出知识,而不能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引导。因此,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要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分析,这样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师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策略

1.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这就可能对学生学习数学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对学生而言是个较大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部分学生就会畏难而退,这样,学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分析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举例说明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如,家庭用水用电的单据与天气预报展示图都是经过分析与整理后的数据。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学生会接触到以前自己不曾接触过的“大数”,就如我国的人口数量便是较为庞大的数量。我们能够知道,国家总人口的人数及拥有的各种资源数量都离不开数据分析的功劳。而且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大数”外,还需要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单元与上册第一单元的“大数”相对应,“小数”与“大数”都与数据分析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本单元的第三节《生活中的小数》也说明了,在生活中“小数”具有着重要的数据表现作用。以上两部分教材内容都说明了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明白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便会重视自身数据分析能力的训练。

2.教师要教育学生如何进行数据分类与数据对比

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拆分工作,进行数据分类与数据对比,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之前,进行数据分类与数据对比。学生在有了较为明确的基础数据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数据对比,从而得出数据之中潜藏的问题与规律,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分析便可以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而且,目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比各种数据从而整理思路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也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与数字成绩。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单元《统计》,本单元的内容与数据分析方面有关,需要学生就题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与仔细对比,若有需要还要绘制成各式图表进行对比,而且这部分数据多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有关,这些数据是学生较熟悉的,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而且在本册书的总复习部分也有两小节的内容。由此可见,本册书的内容与数据分类与数据整理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依据这一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3.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社会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就要努力让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课堂交流。若是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面对枯燥的数据来学习,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反感,无益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因此,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训练以及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这样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能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數学不仅与生活密切相关,是也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数据分析能力在数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数据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首先要适当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且进行拆分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晋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169.

[2]赫春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4):61-62.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