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版神兽

2021-08-04朋朋哥哥

奇妙博物馆 2021年8期
关键词:瑞兽神兽朱棣

朋朋哥哥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秋天,一个叫作榜葛剌的国家送给我国一只“麒麟”。当时很多官员都上表请贺,祝贺皇帝获得了这样一只神兽。尽管皇帝很谦虚地让大家不要表贺,但依然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祥瑞之兆,命翰林院的沈度写了篇《瑞应麒麟颂》,还命令宫廷画师把这只“麒麟”画了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名画《明人画麒麟沈度颂》。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麒麟是什么动物呢?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载。在《礼记》中,人们把麒麟、凤凰、龙和龟称作“四灵”,有人还称麒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先”,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麒麟的崇拜。古人喜爱麒麟,在传说中也赋予了它很多吉祥的寓意。古时人们称麒麟为“瑞兽”,它的出现代表着天下一统、太平,因此人们对它倍加推崇。在民间,麒麟还被看作家族兴旺、子孙贤良的象征,甚至还有人把麒麟和送子联系到一起。

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人们对麒麟的样子展开过各种想象,有人说它像麋鹿,有人说它像马,还有人说它像獐。《尔雅》中对麒麟的描绘是“麋身,牛尾,一角”,就是说麒麟长着麋鹿的身子,牛的尾巴,头上还有一只角。但是,由于麒麟是想象中的神兽,所以历朝历代中人们对麒麟模样的描绘都不尽相同。

秦汉时期,麒麟作为瑞兽常常被用在陵墓的装饰中。它们的角上通常会被画上圆球或者三角状的东西,用来表示肉角。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麒麟的形象更加丰富,有些麒麟身上甚至增加了翅膀,有的还被刻画了花纹。唐代的麒麟尽管较少用于陵墓,但在其他建筑甚至官服上应用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南宋人赵汝适写过一本叫作《诸蕃志》的书,这本书中记载了一个叫作弼琶啰国的地方,那里有一种叫作“徂(cú)蜡”的动物,它长得像骆驼,身子像牛,毛色黄,前脚比较高,后脚比较低,而且头高高向上。其实这里的“徂蜡”是阿拉伯语 zarafa的译音,指的就是我们今天在动物园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来自非洲大草原的动物——长颈鹿。这里的“弼琶啰国”位于今天的非洲索马里沿岸。在索马里语中,“长颈鹿”的发音很像汉语的“麒麟”,渐渐地,我国古人便把麒麟与长颈鹿对应起来了。

那么,被称作“麒麟”的长颈鹿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叫作郑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为宣扬国威,曾派郑和七下西洋,第一只来到中国的“ 麒麟”就是前面讲到的叫作榜葛剌的国家(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进献给朱棣的。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榜葛剌和明朝建立了联系,此后榜葛剌年年向明朝入贡,到了 1414 年,就贡入了一只“麒麟”。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孟加拉国是亚洲国家,他们怎么会有原产于非洲的长颈鹿呢?有人推测,这只长颈鹿应该是埃及的苏丹送给榜葛剌国王的礼物,后来被转送给了朱棣。

第二只来到中国的“麒麟”是正儿八经来自非洲的。永乐十三年,也就是 1415年,来自麻林国的“麒麟”和“天马”“ 神鹿”等异兽一同运抵中国,引起满朝轰动,就连见过大世面的朱棣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走出城门,亲自去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

第三只来到中国的“麒麟”出现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后。除此之外,在郑和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都有购买长颈鹿的记载。但一来是路途遥远,海况凶险,有的长颈鹿可能没有来到中国便已病死在船上了;二来是长颈鹿的家乡在非洲草原,来到中国后,能否适应当地水土也是很难预料的,所以,当时中国的长颈鹿是非常少的。到了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榜葛剌再次进贡“麒麟”,它成为明代最后一只从国外来到我国的长颈鹿。此后,文献记载中便再难见到它的踪影了。

你以后再去动物园看长颈鹿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今天我们聊的关于麒麟的故事。你猜那些明代人第一次看到长颈鹿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猜你喜欢

瑞兽神兽朱棣
朱棣“魂牵”建文帝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神兽》
浑沌之死
“神兽”返校全国部分地区开学时间表
瑞兽
鎏金瑞兽钟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辟邪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