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雅的婚事》:西部电影跨文化传播启示录

2021-08-04秦保群巩杰

电影评介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雅婚事

秦保群 巩杰

纵观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表现中国西部地区人文故事的电影题材屡见不鲜,但这些带着西部元素的早期中国电影并没有形成一种类型电影的气候。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国“西部片”这个概念,并对其做出了自己的构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西部片”的大量制作与发行,逐渐形成了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主要依托、以钟惦棐的中国“西部片”概念为理论指导、以导演吴天明为开拓者的中国西部电影鲜明的影像风格和特色表达,引起了海内外观众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屡获国际电影节大奖(见表1)。

中国西部电影往往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中国西部地区人民的辛苦耕作、游牧生活或各类相关实践活动,展现西部特有的草原、高原、戈壁、荒漠之景,在世界影坛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在国际传播视域下研究中国西部电影的海外接受情况,对于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问题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之中,《图雅的婚事》作为中国西部电影的典型,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影片不仅摘得2007年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且获得了不俗的海外受众评分、口碑评价及海外票房成绩等,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普世性的电影主题,符合国际视野的审美期待

《图雅的婚事》由王全安执导,余男、巴特尔、森格等主演。除余男之外,其他主演演员均为当地牧民,甚至影片中的人物名字就是这些演员的真实姓名。影片于2007年3月22日在中国上映,主线围绕蒙古族妇女图雅的生活展开。图雅的丈夫巴特尔因为打井导致双腿残疾,图雅一人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却导致腰部严重受损。迫于生计,图雅与巴特尔离婚,但并没有因此离开残疾的丈夫,反而带着前夫、孩子去相亲。许多草原汉子都希望娶到图雅,但她嫁人的必要条件就是新丈夫必须赡养前夫巴特尔。这部影片反映了内蒙古地区贫困、缺水、生存条件恶劣的状况,以及图雅忠于丈夫忠于婚姻、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精神。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了“审美期待视野”[1]这一概念,认为受众在接受文化产品之前,对于一部作品是具有期待视野的,这与受众对相似类型作品的熟识度和现实生活的实践经历有关。中国西部电影要想一步步走向世界、在海外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考虑满足国际受众的期待视野,参照全人类共同的情感表达和心理认同,挖掘世界各地共通的情感母题,如亲情、友情、爱情、恩情、家庭、友谊等。这些元素在《图雅的婚事》中均有体现,影片中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以及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都在用镜头语言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微妙平衡。同时,图雅与丈夫巴特尔的亲情羁绊,与邻居森格互相帮助的恩情纽带也是能够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直击心灵的内容与主题,符合国际视野的审美期待,容易引起海外观众的共鸣。共鸣的产生固然与该影片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最高奖项荣誉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欧洲拥有类似的游牧传统,以及同样对于女性视角的关注和重视息息相关。影片中加入的蒙古族歌舞乐曲,以及当地结婚的民俗音乐,与剧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突显了影片所具有的普世性主题,符合海外观众的审美期待,客观促进了其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二、国际化的商业发行,助推影片票房攀升

基于IMDB票房榜上的中国西部电影票房及评分情况统计,《图雅的婚事》位列中国西部电影海外票房第一,它与许多中国其他西部电影相比,优势明显。大部分中国西部电影无法进入正式的海外发行渠道,虽好评不断却并未拥有票房记录。前文列出的十部国际获奖的中国西部电影,其海外票房均难以超越《图雅的婚事》,甚至其中五部电影没有海外票房记录。《图雅的婚事》全球总票房为2,476,766美元,全美票房为88,148美元,占比3.6%;亚洲票房为211,887美元,占比8.6%;欧洲票房为2,176,740美元,占比87.8%,在全球票房里占比最高(见图1)。

从中国西部电影《图雅的婚事》的成功传播案例来看,要想在海外票房上获得较高的商业利益,首先要占据优秀的海外发行资源,顺利进入影片国际发行渠道,然后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同时也要保证影片质量,在国际影展和国际电影节中亮相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观众。《图雅的婚事》在国际化商业发行上没有贪多求全,而是将投放市场主要瞄准欧洲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影片能够在一众中国西部电影中取得票房上的胜利,也启示我们在以后的中国西部电影发行阶段,要考虑到影片内核与受众所处的文化圈层的契合程度,再认真考虑重点应该投放的市场。中国电影产业作为一个文化产业,要想茁壮发展就离不开健康精准的海外发行模式的支持和配合。纵观全球电影产业,世界上各大电影公司如美国华纳影业、迪士尼电影公司、环球影业公司,都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尖端的电影制作水平、全产业链的商业推广能力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IP,并在世界各地保持着绝对的主导优势和话语统治权。中国西部电影要走向世界,推广到海外,也要打造好属于中国西部电影的IP。但在那之前,我们应该学习借鉴西方实力雄厚的电影公司的发展之路,参考他们的先进理念与商业传播法则,不断融入世界影视竞争新格局。新世纪以来,包括中国西部电影在内的中国影业逐渐瞄准国际电影市场,努力做到全球化的电影运作,与海外制作发行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邀请国际化的创作人员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影星加盟。这种尝试可以促使中国电影一步步走向国际化的轨道,也使中国西部电影在更大的舞台上被世界看见进而认知和接受。

三、跨文化的影片敘事策略,减少“文化折扣”②

观众的电影审美心理与他所在的地域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接近程度有关。中国西部电影要想进一步获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减少“文化折扣”,必要条件是要获得观众的认同,创作者必须考虑观众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叙事手法,尽量找寻他们所熟悉的表达手段。基于对海外观众调研发现,《图雅的婚事》的镜头叙事是成功的,故事讲述是能够为海外观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大部分评论对《图雅的婚事》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这部影片值得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该影片在IMDB、Rotten tomato、Metacritic等影评网站上,评论中出现最多的是“半纪录片”“女性主义”“蒙古族”“异国情调”“风景壮阔”等关键词,并有评论指出“因为主角是少数民族妇女以及半纪录片式的风格吸引了国外受众的注意”③(见图2)。

《图雅的婚事》能够得到大部分海外观众的认可和肯定,与其跨文化叙事的成功策略息息相关。从叙事手法上来看,首先是半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吸引和打动了观众。评论认为:“这部电影作为半纪录片,通过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和略带戏剧化的叙事手段,让观众了解到内蒙古和中国西部落后地区艰苦生活的客观现实,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①同时在海外观众看来:“这是一部将女性作为主要叙述对象的电影,没有特技搏斗,没有血腥杀戮,有的只是一个蒙古族女人想要带着家人生存下去的平凡故事,影片暗含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图雅对残疾丈夫和孩子们持久的爱构成了影片主题,这种有关家庭与家人的题材电影最令人动容。”②

其次是加以景观意象作为叙事故事时的辅助,“辽阔的戈壁草原景象是电影中另一个‘演员,尽管有灌木丛的草原和高耸的山脉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来说是严酷的,但呈现在银幕上,则令人叹为观止,成为整部影片的调味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③德国传统媒体评论此片时,“诗意的”“动人的”是出现最多的高频辞藻——“影片诗意般的画面和掌握得恰到好处的悲喜剧因素交相辉映,衬托出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女性顽强的意志;与此同时,高超卓越的摄影技术为展现影片风情大为增色,着实动人。”[2]

最后是女性角色的深入刻画引起了观众共鸣。中西方学者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有显著不同,西方学者更加注重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研究。如学者李桦(Hua Li)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图雅的婚事》中性别角色的置换,“因为图雅的丈夫巴特尔打井受伤,图雅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劳力工作也落在了她的身上。这种对女性角色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探讨,反而是美国西部电影所缺失的。对于美国西部电影来说,女性角色只不过是男性牛仔形象的一个衬托,但是在中国西部电影中却成为影片中的灵魂人物以及故事所围绕的核心。”④另有海外影评写道:“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对比一下内蒙古地区和美国的生活状况,内蒙古的女人们需要做很多我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工作。她们极度缺乏水资源,交通也很差。图雅的婚姻显示了她们的生活态度,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妻子和一个热情的人。”⑤正是因为影片这种叙事手法的层层叠用才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共情,使海外观众感受到影片镜头叙事想要抒发的情感。

当然,有观众提到了这部影片中的叙事手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使是饮酒习惯都被详细地处理,他们为什么不让演员说蒙古族母语呢?”⑥还有评论批评道:“这部电影似乎把对图雅的追求当作一个借口,来展示这个地区美丽的风景、传统文化(尤其是图雅再婚的婚宴场景),以及典型的蒙古族服装、仪式和音乐。它确实漂亮有趣,但更像是一部旅游指南纪录片,而不像是一部现代中国电影艺术作品。”⑦许多人所诟病的“节奏慢”“庄重”和“戏剧化”,也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电影的叙事表达提供了值得反思的面向。

在一些海外观众看来,包括《图雅的婚事》在内的一些中国西部电影、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由于与受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太过刻意地将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民俗情况展现在电影中,从而割裂了电影剧情也极大干扰了海外观众的观影体验。因此,在以后的中国西部电影的叙事过程中,要将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融入剧情之中,作为剧情的辅助和调味料,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风景宣传。同时,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相互转换和一定的解释,如此才能够将中国西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准确而充分地传播,从而尽可能减少“文化贴现”现象的发生。

结语

《图雅的婚事》作为中国西部电影的代表,在国际获奖、海外票房与评分及口碑评价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海外接受特征极具研究价值和启示意义。影片剧情跌宕起伏,以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不仅做到了画面、音乐、人文景观等微观层面上的把控,同时还深入探讨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女性角色的成长等海外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使影片的海外影响力持续至今。影片在海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如普适性主题的选取、跨文化的叙事策略和国际化的发行手段等,都具有可延续和仿效性,值得参考借鉴。

不可否认,许多中国影片和文化产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陷入了自我他者化的文化误区。单纯为了追求票房利益,实现市场最大化价值,取悦海外观众,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现实的表达过度夸大,以呈现“奇观化”的效果博得关注。这样的做法长期下来非常不利于中国影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因此,中国西部电影在走向世界舞台时不需要再去迎合这种“奇观化”的想象臆造表达,而是要努力用融通中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讲述真正属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现实的本土故事。

张艺谋的《一秒钟》将视线重新拉回了中国西部,回到了那个物资质匮乏但精神文化卻无比闪耀的年代。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与电影的不解之缘和深深羁绊,真实再现了西部沙漠风沙漫天的生态场景,同时尝试以国际化的发行模式对影片进行海外推广宣发。《一秒钟》再度燃起了国际影界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的关注和热情,为新生代西部电影制作与发行的国际化推广做出了良好示范。

参考文献:

[1]汉斯·罗伯特·姚斯.审美经验和美学解释学[M].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张陶,梁文.柏林送给中国新年最好的礼物——德国媒体看《图雅的婚事》捧得金熊奖[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2):96-98.

猜你喜欢

图雅婚事
数据分析
迎战“十四五 ”图雅诺汽车事业共同体正式成立
放声唱
教授女儿的婚事(32)——自食其果
教授女儿的婚事(29)——婚外有情
图雅的诗
请假理由
心酸的婚事
影视教学中的社会性别意识解析
——以电影《图雅的婚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