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康复对改善青光眼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和视力恢复的应用效果

2021-08-04叶文安周艳红李淑玲刘春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视力

叶文安 周艳红 李淑玲 刘春霞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高眼压持续不降,可引发不可逆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视觉感受。急性青光眼患者不仅会在短时间内视力下降,同时还会表现出眼睛肿痛、流泪及恶心等临床症状,必须给予长期治疗[1]。青光眼发生后,为患者造成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在长期治疗影响下,患者会出现易怒、暴躁、睡眠不足、敏感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据有关研究称[2],青光眼的发病诱因、病程转归与患者性格、心理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有必要对其实施心理康复治疗。此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康复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在进行进一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8 月~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行青光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21 例,年龄38~65 岁,平均年龄(51.25±7.56)岁,病程8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8±0.8)年;观察组男33 例,女22 例,年龄38~64 岁,平均年龄(51.15±7.21)岁,病程为7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6±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均已签署有关同意书。纳入标准:均与青光眼诊断标准相符[3];均为初次就诊手术者;在就诊之前不存在焦虑、抑郁病史;可实现无障碍沟通。排除标准: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史者;年龄在18~80 岁;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青光眼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治疗,其内容包含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两部分内容,其中心理疏导是指医护人员需深入与患者接触,与其建立起信任与情感,观察其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及时针对负面情绪给予疏导,为其提供心理支持,以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树立起疾病治疗的信心。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治疗以及心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①与患者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了解青光眼患者悲观、焦虑、恐惧等常见心态,一些患者认为该病无法治愈,对自己以后可能失明非常担心,长期悲观导致抑郁;一些患者认为手术安全性不高,后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同时在术后疼痛影响下,他们紧张过度形成恐惧,还有一些患者担心术后会为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②根据患者心理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通过健康教育使其明确青光眼发病原理、手术注意事项等,帮助其调节好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心理压力较大者可也能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紧张情绪;③患者之间要多交流,叮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以缓解其不良心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SAS 评分标准:50~59 分轻度焦虑,60~69 分中度焦虑,70 分之上重度焦虑[4];SDS 评分标准:53~62 分轻度抑郁,63~72 分中度抑郁,72 分之上重度抑郁[5]。对比组间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包括视力、眼压与前房深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 评分(45.7±3.6)分、SDS 评分(45.3±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4±5.4)、(52.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3 讨论

目前青光眼在全球致盲性眼病之中已占第二位,引发青光眼的因素比较多,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有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及不良行为习惯等,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眼压,引发神经损伤、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可逆失明[6]。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心理与该病的发生及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可划分为身心性疾病之中。心理情绪波动、不稳定会使肾上腺素加快释放,引发眼压增高,造成青光眼发作[7]。其发病的重要诱因为情绪激烈改变,所以需要在手术及药物治疗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放在心理康复治疗上。心理康复不仅可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身心愉悦,同时还可帮助其减少不良情绪如焦虑、不安、抑郁等,可对保持眼压稳定、促进术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8,9]。

心理康复治疗是指采用心理学上的心理疗法,对患者实施指导训练,属于治疗教育的一种形式,重视人精神活动与肉体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通过身体活动改变精神活动,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只是改善人的身体机能,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0-12]。本次研究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明确青光眼的诱发原因、发病原理与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使其明确青光眼发病与自身负面情绪存在一定关联,从而严格控制情绪波动;通过心理疏导,可帮助其对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情绪进行开导,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进一步分析病情的本质,为其传授疾病的应对方法,从而树立起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信心。此次研究共选取青光眼手术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 评分(45.7±3.6)分、SDS 评分(45.3±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4±5.4)、(52.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治疗,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与患者真诚沟通和交流,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根据疾病基本情况作出耐心解答,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术后恢复。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青光眼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了解不良心理与青光眼发生、发展的关联,从而更好的控制自身情绪,促进视力恢复。

由此可见,青光眼患者术后实施心理康复治疗,对控制其负面情绪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视力恢复,因此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视力
青光眼问答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视力测试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