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入扣,娓娓道来
——如何让论证更有说服力?
2021-08-04王卿
王 卿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不同种类的观点,常常需要就某些问题发表意见和观点并提出主张。想要让读者信服这些意见、观点或主张,我们需要调动积累,运用理据进行充分论证。那么,如何才能使得我们的论证更有说服力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十分抽象,让我们把阅读一篇论证有说服力的文章想象成吃一块色泽与口感俱佳的千层蛋糕,这蛋糕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又让人回味无穷。这块“蛋糕”看起来让人想吃,即论点可证是论证过程能够开始的前提,若是为哗众取宠而说出奇谈怪论的论证不在我们想说想吃的范围之内。千层蛋糕若是好吃,一定离不了绵密的层次,在吃千层蛋糕的时候,要仔细感受细腻层叠的口感在唇齿间慢慢摇曳开来……这真是让人唇齿生香,回味无穷。而阅读一篇论证有说服力的文章亦是如此,在阅读时便会发现,文章环环入扣,娓娓道来,其背后有着绵密的论证过程作为支撑。读完更是让人不由赞叹:写得真好!
一、聚焦核心话题:言之有物,切中要害
展开论证之前,首先要确定论点,不可泛泛而谈,虚无缥缈。所谓论点,即文章所持的观点,也就是论证要证明的对象。论点可能来自阅读,比如同学们阅读时积累的观点或是在QQ 空间、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阅读反思后得出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鱼龙混杂,同学们需擦亮眼睛挑出真正好吃的“千层蛋糕”。一言以蔽之,论点的确立关系到生活中的思想火花,还可能涉及人对某些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反复思考,在确立论点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鉴别力。
其次,当确信论点可证后,需要聚焦核心话题,明确写作目的。古之志士仁人心系天下,勇于担当,字里行间见拳拳之心。国家兴盛之时,居安思危,大胆谏言,防微杜渐;国事艰难之际,多方运筹,乞求济世安民之道。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王安石据理辩争、剖白心迹;苏洵立足现实,评说古今盛衰;杜牧借古讽今、以史为鉴。他们都关注社会现实,聚焦核心话题进行论说。
二、建立充分论证:融合理据,搭建结构
有了论点,聚焦核心话题之后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撑它。这里的选择不是指简单的挑选,而是在理据充分的情况下对文章结构进行进一步构思。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方式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我们常常会使用一些承递性词句或过渡语段来表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暗示着文章的结构,如“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表示文章的主次关系,一般属于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几个层次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因此,构成这种并列关系的各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也是并行或并列的。“不但……而且……”“进一步说”等词语往往表示意思更进一层,从中可以看出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这就是一种层进式结构。“反之”“另一方面”等词语可能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的结构安排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对照式结构;另外,用“总之”“可见”等词语则表示一种总分关系。
人们认识问题,通常要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与此相对应,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立论文和驳论文的结构形式是不同的。
立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①提出论点: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②进行论证:为什么,怎么样
③作出结论:所以是什么,不是什么;所以要什么,不要什么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①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②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③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
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吸引了众多论者的目光。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六国对秦国的态度上,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同时将其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他们“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也不能保全,而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
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文章显得有条理、有层次,使自己的论点无懈可击。
相对而言,立论文在议论文中较为常见。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可视作驳论文的典范。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列举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接着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而是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三、怀揣“问题意识”:考虑读者,选好角度
怀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能力。
首先,论证是展现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孤芳自赏、以晦涩难懂压人,而是需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以理服人。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文需要始终饱含读者意识。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合适的论证结构与方法彰显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
其次,具有问题意识才能引导思维聚焦同一话题,思索核心点所在的内涵与外延,厘清概念,探索边界。这一点似乎又颇为抽象。让我们想象将怀揣的问题放置在天平上,比如关于“道德底线”的话题,如果我们将“道德底线”实体化放置在天平上(甚至,我们是不是可以不放?即完全缺乏道德底线会是如何?),抬高“道德底线”会是如何?无限降低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天平的两端的沉浮究竟代表了怎样的现象?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反复的自问自答中,我们似乎一点点地摸清了某些抽象事物的内涵与外延,也做了回自己的“助产士”。当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注意交流时要畅所欲言,质疑论辩时要有风度,尊重不同意见,认真记录不同观点及其依据。
最后,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是环环入扣、娓娓道来的。论点确立后需要考虑结合论点选择多样的角度进行论证,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与论据进行充分结合,搭建合理的结构,即聚焦关键,言之有物。
希望大家都能吃到更多好吃的千层蛋糕,也学会“制作”更多好吃的“千层蛋糕”。
各类文体拥有各自特点,在以之进行论证时,也能够通过其不同特点增添论证的说服力,比如对于“赋”这一文体的运用。《阿房宫赋》第一、二段以铺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阿房宫的美女之多与珠宝之众,从而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这篇赋文的本意。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用一连串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比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文题示例】
刻意的特立独行是否就能避免随波逐流?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字。
【佳作show1】
永随初心,不磷不缁
经于飞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许多在历史上开创新纪元的人物,他们在当时的时代中可能都是特立独行的,甚至可能是格格不入的。他们中有纯洁执着、爱国忠直的屈原;也有成功实践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毛主席。他们都没有向当时的时代主流妥协,而是坚定地去践行理想,永随自己的初心,坚持不磷不缁地面对世俗。
那么这些人物的“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否该全部为我们所鉴,甚至刻意地特立独行、藐视世俗呢?自然并非如此。
刻意特立独行只是想在时代浪潮中凸显自己,是意识到自己平庸普通、随波逐流的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渡边淳一曾说过:“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这种钝感力,正是人们向崭新的领域挑战时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动力。”这才是不随波逐流的特立独行。拥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理智固然很好,只是总宣之于口,不免空显愚笨。
随波逐流,“随”的是时代的大潮,特立独行,是一艘积聚力量与这大潮相抗衡的巨舰,而“刻意”则是一叶扁舟,只想照着巨舰的英勇样子“画葫芦”,忘了自己本就身处这浪潮中顺水求依。与其说这是抗争的勇气,倒不如说只是自欺欺人罢了。这只小舟渴望成功,急切地盼望能获得外界的认同,却忘了巨舰是无需这些的,只依靠其自身的底蕴便足矣。
【老师说】
全文具有强烈与读者对话并逐一解决问题的意识,结构严谨,首尾环合。开篇以屈原与毛泽东事例引入,提醒读者要辩证看待“盛衰存亡”之理,同时提出论点“刻意特立独行”是不可取的,接着开始针对论点层层深入,进行分析。先阐述“刻意特立独行只是想在时代浪潮中凸显自己”,接着提出要培养渡边淳一所说的自我的“钝感力”。随后,将“随波逐流”“特立独行”“刻意特立独行”三者的关系进行设喻说理,自然地再次以屈原为例,为其经历叹惋,论证充分。在此基础上,提及“随波逐流”有其存在的价值,它是人塑造独立的自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避免随波逐流的前提就是要先有能看清本质和公众心理的智慧。而刻意特立独行的人往往也会刻意地回避现实,因自身的执着一叶障目。这可能也是屈原不得志的本质原因,他拥有初心理想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偏狭。他过于理想化,不能看清怀王昏庸无能的现实,只知伤感,却不知如何为自己和国家寻找出路,最终只能以死明志,实属可惜。
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由内而外地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不同,这也正是“巨舰”的底蕴。你会喜欢一个通透独立的人,还是自矜自负之人呢?答案不言而喻。
每个真正特立独行的人,都曾随波逐流过。在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特殊性具体为何、或是还不明了如何发挥自己的特殊性时,随波逐流是正确的选择。随波逐流并不可耻,它恰恰是帮助我们看清时代现状和自身不足的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要提升勇往直前的“钝感力”,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而为世俗所牵制,坚定自信地去做一个不刻意、不磷不缁的人吧!
【文题示例】
有人认为,有时候道德底线低的人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因为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佳作show2】
恪守底线,追寻高线
何泓甲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正如冯骥才所说:“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二在每个人的心中。”然而,在自命清高的伪君子立足所谓道德制高点时,也同时出现了“妄自菲薄”的小人为了一时的利益不断拉低自身底线,这样贪取眼前的利益极可能会导致立人之本的沦失。
【老师说】
所谓的“道德底线”一词似乎颇为抽象,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来针对“道德底线”进行发问,阐述她的理解与思考的。文章开篇便聚焦核心问题开始讨论,紧扣“底线”,引用巧妙。接着以仝卓、鲍毓明、长春疫苗等为例,从不同领域的不同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其后,站在读者立场,回应读者可能产生的质疑,解决问题,阐明“虽然道德低下之人,可能
诚然,在周遭世界中不难发现道德底线的下移……仝卓为一纸文凭冒名顶替,哗众取宠而浑然不知;鲍毓明为自己扭曲的心理需求,侵害养女将伦理道德弃如敝履;长春疫苗为达利益不惜造假导致无辜生命逝去。道德底线的不断下移最终败落为人准则的湖底。一旦放纵自己降低底线以寻求原来并不能依仗正当力量获取的利益,人们的道德是非观在无形中扭曲变形,人被无穷的欲望支配,便再无一把戒尺于心中衡量曲直,最终导致立人之本的丧失。
可以暂时‘如鱼得水’,却无法长久地得到利益”。随后站在“人有被社会认同的需要”的心理需求上,提出应“恪守底线,追寻道德的高线”。全文举例自然,论证严密,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而道德低下之人,即使可以暂时“如鱼得水”,也无法长久地得到利益。当世上的人们都将欲望作为理想,世故当作成熟,麻木当作深沉,只能说明底线已彻底丧失。这时即便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也难以逃离周遭无道无德的泥沼,从此陷落于墨池中难以脱身。
也如没有人是一座孤鸟,归根结底人无法脱离群体而自存。即便是道德低下的无赖之人,也难以忍受社会群体的口诛笔伐,甚至会因此触及法律的底线。在进无道德、律令可解,退无山林可隐居的穷途末路中,他们只能在他人的批判中领会自身根植于深处的谬误,发出“当局者迷”的叹息。
恪守道德底线是为人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在死守道德底线的同时,人们更应不断追寻道德的高线。孔子有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人可以圆滑,却不可失其底线。康德思忖道:“于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智者们时时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并朝着“高线”奋发。而高线不应是既定的道德上限,没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因而人们的高线应是在与之相对的时代格局中特有的道德高峰。追求高线,方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视界,达到禅宗三境界中“纷繁错杂的境地跃至返璞归真”的第三境,进一步确立自身的底线。正所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在追寻灿烂星空之时,也要铭记道德律令,才能彰显人之特性,立于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