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说“牛”诗
2021-08-03闫好丽
闫好丽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与牛的联系看似只有通过食物了——牛排、牛肉火锅、萝卜炖牛腩这些美食,想着都让人流口水。而那些穿梭在田埂间劳作的牛,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在农耕时代,牛的重要性远超你的想象。它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还是古人祭祀的“六畜”之一。以牛为偏旁部首的汉字约有三百个,以牛为主角衍生的成语、歇后语可谓多如牛毛。还有很多用牛的身体部位命名的地名、山名和植物名,如牛渚矶、牛渚山、伏牛山、牛筋草和牛肝茵。小朋友们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一定非常熟悉吧?“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的就是他们。其中的“牵牛”即牛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这说明牛已经“进军”天文学领域了。
“牛人”一词在今天用来指在某个领域实力强劲的人,但在周朝则是指专门饲养和管理牛的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官职。当时朝廷还专门划拨出牛田,用来饲养公牛。诸侯之间歃血为盟要割牛耳饮其血,“执牛耳”一词由此而来。
唐宋以后,人们已经很少根据牛的年龄、毛色、性别、体态来为牛命名了。当时衍生出了大量与牛有关的词语、诗歌和一系列政治文化活动, “牛”成了文人墨客钟爱的题咏意象。
立春日:鞭春牛以劝耕
立春,是春之始,这一日要鞭春牛、贴宜春帖、吃春盘。鞭春牛即造土牛以劝农耕,上至皇帝下至州县官长都要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北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这一风俗传播得更广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南宋时,临安府每年举行一次鞭春仪式,观看人群数以万计,热闹程度堪比现在的春节。因此,鞭春牛也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诗料,杨万里的《观小儿戏打春牛》写的就是在立春之日,小朋友模仿爸爸鞭春牛的故事。
诗中孩童天真烂漫、兴味盎然。“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中的黄牛和牧童可不是真的,而是泥塑的黄牛和泥塑的小牧童。诗的后半部分写今年雨水充沛,土脉膏润,小朋友听说粮食大丰收,麦熟如云、稻米盈斗,十分开心。但老牛听了却愁眉苦脸:这么繁重的农活儿,怎么能吃得消?全诗充满童趣,生動再现了立春日鞭春牛的风俗,兼具诗意与意趣。
观小儿戏打春牛
[南宋]杨万里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牧童:牛的好伙伴
牧童即放牛的孩子,与牛关系密切,进而成为诗歌中独特的意象,形象千变万化。有的牧童形象寄寓着作者田园牧歌的生活理想,如黄庭坚《牧童》所云“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作者毫不掩饰对牧童身份的神往;有的塑造出苦难的牧童形象用来批判社会,张籍《远牧牛》中写“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这句诗写的是牧童在吓唬牛群,让它们吃草时不要顶触,小心被官府派的人截去头上的牛角。因为牛的角脂可以润滑车轮,意在借天真活泼的牧童之口,揭示当权者的残暴;有的即目所见写出了牧童的机敏可爱,如袁枚的《所见》一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寥寥数语,一个无忧无虑骑牛唱歌,却忽然被蝉吸引噤声不语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
高启是元未明初的杰出诗人。他性格豪放,不拘礼法,后因不满官场生活而归隐家乡。这首《牧牛词》共十句,前八句写牧童们在对话、吹笛、扬鞭、唱歌,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比较各自牛的特点,拿着短笛和长鞭在南亩东冈上追逐嬉戏。落日西斜,暮色渐起,牛填饱了肚子,个个心满意足,载兴而归。
牧童和牛日日相伴,日出骑着牛吹笛唱歌去田郊,又趁着暮色一起归家。牛悠闲吃草,牧童在一旁树下休憩,夜里回到家还要睡在牛的旁边,因此牧童与牛既是玩伴又像知己。诗中结句陡转,一句“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写出牧童心头的隐忧。前面铺垫得越充分,结尾对苛捐杂税的抨击就越有力。
汗牛充栋、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牛鬼蛇神、风马牛不相及、钻牛角尖、九牛二虎之力等词语都是托物喻理,借牛述说人情事理。你又能想到哪些关于牛的成语和诗歌呢?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