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公权的“牛”

2021-08-03呢喃

艺术启蒙 2021年2期
关键词:柳公权颜真卿楷书

呢喃

“楷书四大家”中,我们详细介绍过欧阳询、颜真卿和赵孟頫,却迟迟没有讲到柳公权,一方面是因为他一生仕途顺遂、安乐长寿,少了些波澜起伏的戏剧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代表作大抵为碑帖,如《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九疑山赋》,听起来不太有趣;更重要的是,初学书法的人,很少从临柳字起步,因为世人公认“柳字难学”。

不过,这些都不妨碍柳公权的楷书是古今文人心目中的美学标准。范仲淹提出的“颜筋柳骨”,就是指颜真卿的字雄强浑厚、韧若筋带;柳公权的字骨峻如削、朗畅有姿。今年恰逢牛年,用“牛”这种踏实温驯、不失倔强的性格来形容柳公权的书法,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夏日,唐文宗召来五位学士玩起了联诗游戏。帝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要是一般人,大概会继续描述一番夏日的美景,可柳公权不走寻常路,对上一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皇帝十分满意,连连赞叹:“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柳公权活到八十八岁,历经七朝为官,他的骨气不仅体现在书法上,更体现在做人上。他为官时远离朝廷的党羽之争,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生活中也是朴素节俭,不贪图奢靡享受。《弟子规》中有言:“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一个人的字,實在很能反映出他内在的智慧。少了心平气和、一身正气,柳公权恐怕很难写出这样神气清健的楷书,也很难作出“殿阁生微凉”这样意味悠长的诗句。“不蔓不枝”“不偏不倚”,完全符合中国正统的儒家审美观念的柳字,终于成就了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楷书巅峰。

猜你喜欢

柳公权颜真卿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颜真卿拜师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拜师
劝学诗
楷书
柳公权戒骄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