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展”“理”

2021-08-03陈英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梳理展示表演

陈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关注的热点,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演”“展”“理”三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表演;梳理;展示;有效性

一、“演”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一)“演”在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探究。

如“植树问题”教学中,在探究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三种方案都先算出了间隔数,不同的是为什么第一种要加1,第二种不加,第三种要减1。问题情境创设后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挥演员与观众互动技巧,设计再一次探究活动。由小老师上台讲解,引发质疑,营造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总结提炼规律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引导。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表演中探究新知,收获乐趣。

(二)“演”在明确的策略指导

明确的策略指导是指教师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明确和显性的学习方案,它具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程序性。学生在策略的指导下,主动合作探究,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明确自己的角色,从而积极投身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求厨师帽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合作学习策略。

1. 理解题意,你知道了什么?

2. 先画图,再独立尝试解答。

3. 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答题过程,并相互评价。

形成了师生解答过程如图1,教材中书写的解答过程如图2。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谈一谈喜欢哪一种解答过程和喜欢的原因?通过分享,发现学生更喜欢图一的解答过程,从而让学生明确圆柱表面积问题解决的解答策略和步骤。这样的情感营造就是要让学生认可这种解答过程,比要求这样做更容易接受。

(三)“演”在有效的教学反馈

对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而言,反馈是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而言,教学反馈可以有效地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问题所在,以便调整和改进;对教师而言,教学反馈能及时掌握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教学反馈,“演”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秉承“忍住”“装傻”“懂装不懂”的做法,把学习时空还给学生,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没讲明白或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轻易站出来,努力激发他们“内耗”,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甚至“为难”。这样的教学反馈是在跟学生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引导学生讲准确、讲透彻,让同学们听得明明白白。

无论是情境创设的“演”、策略指导的“演”,还是教学反馈时的“演”,都建立在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之上。教师只有成为演员,才能赋予知识以生命气息, 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感。

二、“展”出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

“展”是指展示学习过程。这需要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深刻理解,把所学的数学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达完整的数学语言展示汇报。

(一)“展”反馈

分为合作学习后小组代表反馈和其余小组倾听后反馈。教师通过“你听明白了什么?”“你能看懂哪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反馈学习过程,通过典型错例的辨析、评价、启发,对错点精准回应指导,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展”梳理

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对具体学习进行展示梳理,把知识归纳成部分、几句话、甚至是几个关键词等,由繁到简为流程和策略,使得知识泛而有序、杂而有章、学有重点,让学生在梳理概括的过程中,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展”共识

讨论结果的共识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要尊重学生的意识,

展示双方的想法,要有针对性地点明重点和关键点,落实目标达成点,挖掘、强化、梳理,从而达成共识,形成知识框架。

三、“理”出数学课堂学习的方法

(一)“理”关键句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形成表达的过程,学生准确的表达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数学思维的表达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建构数学表达的范式,架起知识和思维的桥梁,提供范式化的关键句,帮助学生主动思维,内化语言,形成能力。

一年级“找规律”一课不僅要学生找规律,还要他们表达规律,创造规律。因此需要采用形式化的语言模式——“()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贯穿整节课,使一年级小朋友有范式可寻,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表达规律。

(二)“理”策略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是否解决,更应关注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深度思考,梳理回顾、概括总结,提高数学创造力。

如“单位名数的换算”课中,要引导学生回顾解答的过程:在单位换算时,你注意了什么?可分几步?引导学生梳理出三个策略:判、想、定。判是判断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还是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想是思考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定是确定方法。清晰的三步,固化单位名数的换算。

(三)“理”流程

理流程是指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具体活动过程,它包括初识问题到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的主要环节,经过反思成为规范化可操作的解题程序。

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教学中,从理解信息到如何解答再到检验,引导学生一边分析一边梳理出流程:1. 谁和谁比;2. 谁多谁少;3. 求什么。然后再拓展到,如果求的是少的那个数,用减法。使学生感知只要是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都可以按照这样的三步流程来分析解答。由此总结出解决此类题的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方法建模过程,简洁、准确地梳理解题策略,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演”出内涵,“展”出过程,“理”出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永军. 简论小班化教学规程——兼谈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的区别[J]. 教育发展研究,2015(15):77-82.

[2]杨健. 规程引领下小班教学优化的教师行动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0(33):33-36.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梳理展示表演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