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兴趣
2021-08-03马紫忠
马紫忠
摘 要: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地图是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显著特点,读图是初中地理的教与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初中学生的正确地图识图、读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理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依据初中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性质,认清读图能力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读图教学效果步骤化,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空间感,提高初中学生地理读图意识和能力。文章从初中地理课程性质和时代背景出发,研究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必要性,并针对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进行了探析,从而深入挖掘和提升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特点的科学,该学科是由大气、水、岩石、人类聪明圈和众多生物圈等圈层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即地理环境。地理学旨在研究地球地理事物之间的结构和分布关系,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差异与联系。所以,人们常说地理学是看似古老又带有年轻特点的综合学科。最主要的是地理这门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加强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总是困扰大多数地理老师。初中地理学科相关的教科书比较枯燥难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多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地理老师应该进一步从接近初中地理教育、符合初中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出发,并以通俗易懂的例子和词语说明模糊的文字,再加之结合相应的地图资源,进行完美授课,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兴趣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综合性质的必修课程。在本阶段中,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基本概念、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与种类繁杂的图表相结合是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人们常说,“地理学离不开地图”。要掌握地理课程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读图能力和基本的地理技能,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读图和绘图技能,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可见,地理学习中对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全国各类版本地理课程教材中地图的比例和数量逐年递增,显然,对地图功能和地位的认知大大提高。因此,对培养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探讨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初中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初中学生的地理读图教学也要由被动、抽象的教学向自主和多元化发展。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多维化的地理模型,帮助初中学生建立地理的空间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读图和绘图、刻意的训练,培育初中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掌握基本的读图技能。除此,为了保障学生掌握读图技能,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地理的高效学习做好基础保障。
三、 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兴趣的具体措施
(一)以趣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美国心理大师L.M.索里曾说过,“兴趣的定义就是增加快乐”。要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中读图、析图和绘图的乐趣和成功感。本人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学科各类小比赛,展出优秀作品,获奖者有了成功的体验,激励未获奖的同学。使學生渴望成功和进步,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要体现个体差异性、以“分层定级,分级定向”的原则定制阶段性绘图的目标。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育者应秉承“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定制合理目标,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同阶段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不同程度提升、进步,保持对初中地理学习的热情。同时,不同的学习阶段,不断地提高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重要,有需求才会有追求,即让学生产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对新目标的期望和追求,从而强化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课堂参与度,提升地理读图空间感
课堂参与度缺乏和空间感缺乏是初中学生地理读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发展不断影响者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初中地理教学可有效地结合多媒体新技术、新方法,让地理读图教学更加智能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增添课堂趣味。教师可通过网络利用课堂助手,走到学生中去,脱离讲台,通过课堂助手操控PPT,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课堂活跃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教学调整提供便利。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引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同时,针对于地理识图中学生对地理区域中的剖面图或平面图的转化能力和技巧缺乏,地理教师可以采用融入文字、动图、视频等多种元素的新媒体技术开展。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重难点区域利用动图、渐变颜色区别等多种功能来突出显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强化其记忆能力。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科技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构建智慧化地理读图教学课堂。
(三)注重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图文结合与读图分类教学总结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图文结合和读图方法总结也很重要,即将课本中的文本内容、图片相结合,有计划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析图、读图与画图的技能。地理学中常用的读图方法主有关键突破法、形状观察法、暗射再现图法、对比归纳法等。关键突破法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地找出地图中的关键部位,作为后续读图、析图的突破口;形状观察法即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地理中的各种图形,找到其特有的特点强化记忆加深理解;暗射图再现法即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填图能力,让初中学生凭着记忆在暗射地图上标注地名、海洋、山脊、路等;学生容易混淆的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有很多相似处,在教学中,善于总结和发现,对比归纳法使得学好地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