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深度的策略实践研究
2021-08-03陈凤敏
陈凤敏
摘 要:文章以参加教学片区举办的初中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为背景,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体会,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如何进行深度学习进行了策略实践,具体策略是:理清线索,层层递进——设计程序,步步深入——作业拓展,深化提高。文末,对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欣赏教学;同课异构;提升深度
一、 背景描述
2019年4月,筆者所在的教学片区组织了初中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说课比赛于4月4日进行。内容为浙美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内容。26位教师参与了说课评比。此轮比赛角逐出8位教师参加第二轮上课比赛。第二轮借班上课活动于4月16日展开。这次上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选取的上课内容是浙美版15册第11课《流光溢彩》,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各位参赛者就自己如何备课、上课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对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进行了解释,深入剖析了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提升欣赏教学的深度”是很多教师和评委探讨的主题,例如课堂教学的线索是否清晰,欣赏是否有层次,学生有否达到应有的欣赏深度等,10位评委教师也给出了可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评委指出有的课欣赏每件玻璃工艺都是“造型、色彩、线条”,看似很完整,其实缺乏针对性,因为每件作品都有它的独特性,抓住一点深入评价就足够。有的课堂一节课都是平铺直叙,对每件作品的欣赏都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
作为参赛者,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探寻教学的多元价值和可能的发展空间。通过听课、上课、思考、改进、课后反思,我对如何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深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做法,以求与同行共勉。
二、 提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深度的策略实施
刚接到通知说是上《流光溢彩》这一课,笔者有点懵了。用了三天的时间上网找图片,找了400多张图片。面对这一堆图片,心里仍旧一团乱麻。仔细研究教材,仍旧找不到欣赏重点,不知道怎么取舍。玻璃工艺品好像没有多少文化内涵可以深入挖掘,这节课没法深入下去。本来找了十多张欧洲教堂的玻璃镶嵌画,想精选几张光影比较美的,后来想想,光影是学生很容易就懂的东西,没必要花时间在这上面。那么,这里的重点是什么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教堂?他们来教堂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来看那些玻璃镶嵌画吗?圣经故事事实上是对自然生理的某种压抑、舍弃、否定甚至摧残,它实际走向洗涤心灵的宗教体验,从审美层次上说,这就是悦志悦神。由此,笔者有了启发,找到了欣赏的深度和层次。具体来说,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理清线索,层层递进
一节课的线索很重要,有了清晰的线索学生会学得轻松高效。这节课的线索是走进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艺术——艺术地生活。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 引导欣赏,初步感受
3. 重点赏析,品味美感
(1)悦耳悦目
(2)悦心悦意
(3)悦志悦神
4. 小组合作,评述美化
(1)分组欣赏,品析美感要素
(2)加工美化,深化欣赏体验
(3)交流评述,丰富审美经验
(二)设计程序,步步深入
欣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欣赏美的魅力,同时要让艺术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气质与境界,从而促使每一名学生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为终身艺术、诗意地生活奠定基础。
一节欣赏课,仅仅是泛泛的欣赏,学生容易疲劳,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审美的层次,想方设法让学生具备欣赏的深度。针对这节课,我依据学情调整教材的呈现顺序,由易到难进行欣赏,设计的欣赏线索是悦目——悦心——悦神。先是欣赏玻璃工艺品,感受造型、色彩、光影的美(悦目),这些方面学生容易理解。接着欣赏法国加莱《白地风景套料瓶》(悦心),然后欣赏欧洲教堂玻璃镶嵌画(洗涤心灵,悦志悦神)。
以下是这节课的欣赏步骤:
1. 作品对照,初步感受——悦目悦耳
作品对照:奇胡利的《彩瓶》(图1)与意大利《花瓶》(图2)比较。
先让学生感受玻璃工艺的美。引导学生从造型处理、色彩融入、光影效果等方面分析玻璃艺术作品的特殊美感。说出“具体”美在哪里。引出“造型”“色彩”“光影”“悦目悦耳”。学生在作品对照中体会到两幅作品在造型上一个繁复一个简洁,在色彩上一个华丽一个清新,对造型、色彩关系的理解在作品对照中逐步深入。
2. 重点赏析,理解“意境”——悦心悦意
欣赏法国加莱《白地风景套料瓶》(19世纪末)(图3)
加莱的这件作品上面草木繁茂、流水无限、堤岸相连,极具江南山水的意境。因此,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引导学生理解“意境”。徜徉其中,人会觉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感觉心旷神怡——由感官的“悦耳悦目”上升到“悦心悦意”。
意境美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稍微有点深,笔者选择了加莱的《白地风景套料瓶》,并给学生营造一种谈话式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流露真实情感,说出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地看,认真思考。在学生审视、讨论、评述的基础上,笔者播放专业人士对这件作品的评述:“该瓶为绿白双层套色(色彩),器形舒敛有致(造型)。采用酸腐蚀和车刻相结合的方法(工艺技法)。呈现出远、近、明、暗的透视效果。画面中阳光明媚,巨树参天,湖光山色,映带左右,空间关系明朗,层次丰富,在咫尺间营造出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 )”。( )里的内容是我添加进去的,最后一个( )笔者有意留给学生来填,学生可以依前面的内容推断最后一个空格应该填什么。为了引导学生说出“意境”这个词,笔者启发学生思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了“意境”这个词。在学生的课堂评述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意境,并能够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