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2021-08-03张建红
张建红
摘 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成为了基本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微课的运用越发普遍,很多教师也将微课运用作为了基本的教学创新选择。但也要看到,诸多因素影响下,微课的运用价值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其也并未较好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文章具体分析微课的运用状况,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微课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实效性
得益于系列创新教学法的运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且教学创新环境越发良好。但除了关注教学创新性的提升外,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为紧迫。部分教师进行的微课运用实践中,微课的运用价值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课堂教学实效性偏低也表明微课的运用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深度运用微课并不了解,鉴于此,探寻出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视角下微课的运用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多重价值,这也是很多教师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微课运用的直接原因。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微课的运用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层次性,微视频这种知识讲解形式也能为教学创新提供具体选择。通常来讲,教学形式较好创新的基础上,教学内涵也能被有效丰富。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学习中的重点,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的方向性与目的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明确。但也要清醒的看到,无论是微课的运用,还是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价值的发挥都不简单,相关难点性因素的制约性影响均不容小觑。多种因素影响下,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产生了一些具体问题,这也进一步弱化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二、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微课运用下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固化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创新性,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认知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微课的运用更多是弱化了机械性教学法运用的应用,其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但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十分薄弱,教学互动性明显不足时,教师通过微课的运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不仅如此,教学互动性相对较差时,微课的运用价值通常只能停留在多元课堂教学形式这一层面,教师也无法对微课的实际运用状况、價值等予以较好掌握。因此,教师并未在微课运用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也成为了微课运用层面的一个具体不足。
(二)教师的微课资源运用形式较为单一
可以对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多样,其中,微课运用形式的影响最为直接。通过对部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运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微课资源的运用形式相对单一。即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更多充当学科知识讲解的具体工具,大部分学生对于微课资源的认识较为浅显。一旦微课资源整合、运用进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状况,特别是并未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予以较好尊重时,微课资源运用形式单一将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产生很大制约性影响。单纯从教师“教”这一层面运用微课资源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会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影响下,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深度、广度都无法较好提升。这也表明,教师的微课资源运用形式较为单一已经成为了运用价值凸显的制约性因素。
(三)微课运用缺乏有效的教学情境支撑
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缺乏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运用经验,因此,其通常简单的将微课作为重难点知识讲解的“工具”,这也在无形中导致微课的运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从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角度看,微课的运用相对固化,且缺乏相应的教学情境作为支撑时,想要借助几分钟的微课教学时间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会带有很大难度。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与抽象性特征明显,单纯运用微课教学法,并未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也相对较低。特别是后进生占比较高的班级内,缺乏趣味性与代入感高的教学情境时,微课的运用价值自然无法有效凸显出来,单纯借助微课的运用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也会更为困难。而部分学生知识学习兴趣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培养时,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很容易流于形式。
(四)微课运用相关强化训练缺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运用环境较为良好,但微课运用相关的强化训练并不到位,这也使得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较为良好的认识,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微课的运用能够为学科重难点知识讲解提供很多帮助,但数学知识本身是应用属性极强的学科知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应用能力理应得到同步培养。但从实际情况上看,微课运用相关的强化训练大多处于缺位状态之中,部分教师倾向于在课堂最后5-7分钟时间里播放微课视频,并借此强化学生对学科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联系微课中的知识、内容,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相关训练,这也导致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解与应用之间相互脱节。因此,关联性的知识强化训练并不到位时,微课的运用也无法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足够支持。
三、 基于微课运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微课运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运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教学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与教学模式的优化系统联系在一起,这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实数》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平方根”“立方根”知识,以及实数的基本特征制作微视频,借助微视频的应用讲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等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小组合作探究。这一进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观察学生的探究状况,及时提供一些针对性指导。这一状态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更好联系在一起,微课应用下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内涵的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等可以更为系统的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能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