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8-03马淑玲
马淑玲
摘 要:根据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也在与时俱进,小学数学科目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游戏化教学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进一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不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来接受学习,而是经过在游戏当中可以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并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为游戏化教学有超强的趣味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所以,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力宣传并应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文章首先讲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其次讲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事物认知能力非常薄弱,因此他们在吸收数学科目的知识时,一旦遇见逻辑思维比较强的知识时就会没有办法适应,这就间接导致小学数学知识与其他科目知识相比较学习难度要大。再加上年级不断上升,知识复杂性也越来越高,怎样帮助小学生打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考虑,因为这不止关系到数学科目的成绩好坏,更加能够影响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重点,经过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探究,发现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此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提升教学效率。
二、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数学科目自身存在一定的难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有很多的小学生与教师反馈学习数学知识很难的现象,并认为数学知识很难真正的掌握与理解。数学科目当中具备许许多多的定理、公式以及运算方法,这些关键点都需要小学生完全吸收,对于那些应用性比较强的题目还需要学生可以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一点是数学科目自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点是小学生的年龄以及真实经历存在约束与限制,这两点问题都同时发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直接就导致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难度比较大。
(二)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约束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都会受到思维约束,应用的教学方法也过于传统、枯燥,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负责在台下记录,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此同时,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受到味同嚼蜡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很难将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引路人,必须严重意识到这个现象,否则很难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因为小学生的年级比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就导致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认知有很大的需求,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非常容易约束到小学生,促使他们在课堂当中产生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经常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小学生的这种现象时常让数学教师困惑不解。在课堂当中不会积极、主动的融入学习当中,课下更是难以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薄弱,数学教师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过去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速度。但是教学结果以及教学过程都是小学生无法接受的,最后获得的只有数学教师的教学速度,并不是教学效率获得很大的提升。而游戏化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游戏化教学可以将一些具有关联性的知识有效融合到游戏当中,促使小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顺其自然的进行联想,并主动的去理解知识架构,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不到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才可以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下学生的心理需求
游戲化教学模式是贴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新型教学思路。根据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拥有优良的技能,而学习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的熏陶下,促使学生从小就面临着这样的压力。他们的时间也全部都投入了学习当中,因此天性就会受到压迫,没有了做游戏的机会,独生子女更是容易产生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数学课堂当中有效的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获得学生的喜爱,小学生爱玩是天性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得到释放,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两全其美。
四、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引出问题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生源打下坚实的基础。思考问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当中应积极、主动的去结合小学生的真实情况,经过游戏去提出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经过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况与游戏互动来引发问题,并指导小学生去分析与解决问题。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二十以内加减法》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小学生设计一个“购物游戏”,挑选几名小学生分别来饰演消费者以及营业员,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将游戏道具定好“价钱”,如铅笔带8元、透明本皮2元、格尺3元、田字格本1元等,然后再把它们摆放整齐,然后由一名小学生开始进行“购物”,每次最少要选择两种商品,最后由售货员以最快的速度计算出消费者应当付多少钱?消费者给了你多少钱?你应该找回消费者多少钱?在这场“购物游戏”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轮流负责扮演营业员,游戏结束以后看看哪一名小学生计算的最有速度以及最正确,这样就可以获得“计算高人”的名称,并由数学教师颁发一个小红花。经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去理解与展示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自然而然的就让小学生进行思考,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