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1-08-03陈庆顺
陈庆顺
摘 要:近年来,受到各种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把小学生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学科教育等层面,并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文体教育进行重视,因此学生思想自私、心理脆弱以及缺乏意志力等问题屡见不鲜。对此,学校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一、 引言
在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由于需要完成升学任务,教师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并没有对其劳动能力的掌握进行重视,学生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这不管是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身心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学校则要对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进行关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劳动体验、参加劳动学习、掌握劳动技能以及创造劳动价值是学生应有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学生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会深刻体会到劳动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体会到劳动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劳动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深化学生对劳动者、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的认识和了解。
一方面,劳动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积极参加各种劳动活动能够使人生体验以及社会经验更加丰富,能够使其在职业以及生活方式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立思考能力。与此同时,劳动技能掌握以及劳动态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我创造力,不仅可以使其自身潜能获得充分展现,提高其自信心,还可以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以及处事态度,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影响。这对于强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实践活动、劳动体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结合起到促进作用,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劳动知识的感悟、劳动态度和方法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及实践,是无法从书本中理论知识或者是间接性经验中所取得的。劳动教育能够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劳动中,学生需要对语文、数学、科学等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也需要学生和自身的劳动经验进行结合,进而实现丰富以及拓宽视野的目标。教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鼓励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同时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要求展开思考、设计、制作以及操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自身技能,同时还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丰富其劳动情感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在小学生德育学习、智力发展以及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受到升学压力的深刻影响,學校、家庭以及社会都普遍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且鄙夷学生劳动教育的现象日渐显著。在这一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则会逐渐削弱,部分教师甚至还会对违反班级规定的学生进行处罚。此外,小学教学会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同时对其实行劳动教育,能够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技能、启迪智慧,能够取得创造性体验,但是当前重学习教育以及轻劳动教育的现象逐渐凸显,因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要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认识,同时和教学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并对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探究。
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对策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行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并且需要在劳动中融入社会常识性问题教育以及公德心培养,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劳动教育并不只是学校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其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和广泛支持,需要按照学生的身体以及年龄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进而为劳动教育以及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和谐氛围。此外,在实践活动中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对劳动内容渠道以及途径进行拓展,能够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优化品格,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一)重视转化劳动教育理念
在组织劳动实践时,要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整体表现进行重视,同时和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劳动教育的作用获得充分展现。在组织展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进行关注,同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提高其综合水平的目标。
(二)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对教学任务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之后,要和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使学生可以充分明确学习目标。在展开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劳动活动的过程中,要和教学目标相匹配,使学生可以逐渐明确并理解其内涵。例如,在组织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则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地球所受到的破坏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共鸣。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强化,可以组织开展学习扫地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保护校园环境劳动活动的展开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我们认识到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进而意识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其他场所,都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校园中,则要保护、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劳动工具。
(三)形成劳动教育常态化
劳动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小学时期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启蒙极为关键。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以及劳动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要合理融合教育理论,进而形成一种常态化教学,使学生可以慢慢适应这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