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票年代

2021-08-03王伟

农家参谋 2021年6期
关键词:探亲粮票省市

王伟

1960年,我考入县立中学。那时物资匮乏,粮食紧张。父母亲虽然在银行工作,但也只有每月19斤的糧食定量,肉、油、糖少得可怜。那时的政策,对考上县立中学的学生比较照顾,中学生一个月的粮食定量是32斤。我勒紧肚子,每月还能节省两三斤,兑换成粮票,支援父母。

其实,我的情况比农村来的同学好多了。那时购粮要凭城镇居民户口所发的“购粮证”;街上饭店吃饭、吃面等粮食类的食物要凭粮票,外加钱;在商店内买饼干、面包类食物,也要凭粮票,外加钱。也就是说,那时仅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粮票。粮票的来源:城镇居民户口可凭“购粮证”在自己的定量里“节省”几斤出来,在粮站兑换成粮票,方便上街消费;农民户口是很少有粮票用的。

那时粮票分“全国流通粮票”“省市流通粮票”以及“县域粮票”,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由国家粮食部发行;省市粮票在各省市辖区使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厅发行;县域粮票只能在本县使用,由县粮食局发行。那时到全国范围内出差、开会、探亲,需由单位、街道开证明,到指定的粮站,用本人的粮食定量换取全国粮票。不出省的出差、开会、探亲,不出县的出差、开会、探亲,只能用自己的粮食定量换取相对应的省市粮票、县域粮票。

我读中学的第二年,正是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一个星期天上午,我约了两个同班同学去县城逛街,在新华书店逗留了半天。到吃午饭的时间,才发觉肚子咕咕叫,我们3人到国营食堂,各用2两粮票、2元钱,买了3碗小面,各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当我们风卷残云似的吃完面条,正有滋有味地快喝完面汤时,桌边来了一个黑瘦的青年,搀扶着一个面黄肌瘦的老人。青年向我们说:“小同学,我们父子来城里办事,到中午,父亲饿得撑不住了,想吃东西,我们乡下人又没有粮票……”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面面相觑,犹豫了一会,想起父母扶危济困的教导和老师助人为乐的教诲,我们不约而同地伸进内衣贴身口袋,掏出2两粮票,凑在一起,递给了那个急需帮助的大哥哥。父子俩连声道谢。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父子俩瘦弱的身体、深陷的眼窝和那渴望食物的表情,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如今市场经济几十年了,中国人早已告别粮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粮票使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也更该珍惜粮食不浪费。

猜你喜欢

探亲粮票省市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粮票
粮票: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
中国省市名称重新设计(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进口省市海关统计
小粮票,大收藏
老队长进城“探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