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旅游带动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高地
2021-08-03
嵩县是集山区、老区、生态保护区等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原有贫困村110个、贫困人口8.5万人,截至2020年年底圆满完成了110个贫困村2.4万户8.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艰巨任务,彻底甩掉了戴了35年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嵩县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等工作经验被国家、河南省、洛阳市推广,县扶贫办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精准施策 巩固脱贫成效—阻断群众返贫致贫
近年来,嵩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盯“两不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促增收,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深度贫困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冉扒村地处熊耳山腹地,位于嵩县、宜阳县交界处,是嵩县闫庄镇地处最偏、人口最少、基础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31人。近7年来,该村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得到极大提升,已于2019年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冉扒村之变,得益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冉扒村处于深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其中,连翘资源尤为丰富,春季花开时节,满坡金黄;收获季节,周边群众纷纷上山采摘连翘果实增加收入。
“早些年,连翘果实每千克6元,一个人采摘两个月,销售收入近7000元,相当于种两年小麦、玉米、花生的收入。”冉扒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旗说,2018年以来,冉扒村依托资源优势,利用县级财政改造补贴资金,打造了万亩连翘基地,连翘果实年产值突破300万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哞……哞……”走近冉扒村村民高长有的养牛场,牛叫声远远传来。曾因病因学致贫的高长有,2017年利用政府貼息小额信贷资金,一边发展豫西黄牛、能繁母猪养殖,一边就近打零工,家庭收入30余万元,今年又利用续贷资金,准备扩大牛舍,养殖更多的黄牛。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扶贫干部说了,脱贫不脱政策。只要我踏踏实实干,党的好政策会一直激励我们发家致富的。”像高长有一样,冉扒村还有2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金融扶贫政策搞养殖,走上了致富脱贫路。
今年3月,第一届冉扒村万亩连翘花节吸引了上千游客。张红旗说:“连翘花节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围绕万亩连翘和传统村落做文章,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有效阻断群众返贫致贫,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怎样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嵩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嵩县将继续坚持脱贫攻坚领导包乡、单位包村、三级网格、周四“帮扶日”等好做法、好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分包乡村振兴联系点机制、财政奖补机制、社会融资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确保不因灾、因病和突发情况致贫返贫。
产业支撑 夯实衔接基础—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打好乡村振兴“四梁八柱”的基础尤为重要。今年年初,嵩县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嵩县“十四五”期间“一三四五”工作布局、五个发展定位及六项重点工作要求,谋划制定“两强三高一家园”发展目标,将“乡村振兴高地建设”纳入全县发展蓝图,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嵩县紧紧围绕“五个振兴”,持续做好“五个衔接”,及早谋划“572510工程”,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产业根基,筑牢衔接基础,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巩固脱贫成果再加力。
为顺利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嵩县成立“572510工程”专项指挥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34个单位和16个乡(镇),细化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功能配置、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党建和精神文明等7大类27个指标,以及区域中心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基层党建等9大类41个指标,2021年,重点打造理学小镇、南陆浑故城等5个特色小镇,提升上纸路、洛栾快速通道等7条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廊道,建设陆浑村、沙坡村等25个乡村文化独特、田园风貌突出、体现地域文化风格的区域中心村,打造五彩陆浑、饭坡龙潭沟等10条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沟域经济带。
据了解,嵩县今年围绕“林、药、牧、烟、菌”等主导产业,共谋划项目431个,计划投入资金4.5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2.7亿元,占总投资的60%;第一批67个项目已批复资金1.89亿元,开工率100%。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镇村绿化10.9万平方米、廊道绿化65公里,铺设污水管网21公里,硬化道路35公里,新发展种植中药材5.46万亩、蚕桑5000亩、食用菌1.5亿袋。
随着“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产业布局的形成,支持洛阳顺势药业、菘田食用菌、洛阳钊隆农牧等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政策的落地,嵩县以产业支撑赋能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示范引领 搞活乡村旅游—打造乡村全面振兴高地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嵩县早谋划、早安排、早培训,要求全县乡村干部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谋产业、定项目,突出示范引领,搞活乡村旅游,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陆浑湖之畔,沙坡村的变迁,堪称“沧海桑田”。今年春节以来,沙坡村乡村旅游风景区内游人如织,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沙坡村乡村旅游风景区内各项游乐设施和饮食服务摊点日益增多,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节节高。
一个偏远小村的人气咋这么高?沙坡村党支部书记王保旗为大家解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就是俺们村这样的。靠着发展沟域经济,现在的日子比蜜甜。”
位于陆浑湖畔的沙坡村早在2016年就已实现整村脱贫。近年来,该村按照“生态涵养、林下经济、民俗旅游、拓展训练”的功能定位,把国土绿化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把沟域经济示范带按景区标准打造,已从昔日的“穷山僻壤”蝶变成“川金谷银”,成为新时代沟域经济先行者、网红打卡地和乡村振兴排头兵,真正做到不漏一户、全域发展、带富群众。王保旗信心满满地说:“借助国家的好政策,咱们这个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搞好乡村旅游,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返乡创业的沙坡村村民张欢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张欢欢早些年按照“白墙灰瓦红檐口”标准,对自家住宅进行升级改造,搞起了农家乐,还经营起了副食品摊位。“一天能挣七八百元,比打工强,日子过得也踏实。今年,我准备尝试开办农家宾馆,这样生活会更有奔头。”张欢欢乐呵呵地说。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陆浑村全力打造南陆浑故城,一个文化韵味浓厚、风貌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正掀开面纱,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据考证,陆浑建城史已有1700多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陆浑村是嵩县成立最晚的一个村,近年来坚持从生态环境建设、乡风文明治理起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通过实施南陆浑故城保护性开发,规划了遗址保护、古村落提升改造、历史文化传承等一系列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打造了陆浑博物馆、泥人汪泥塑工作室、任红霞彩墨画工作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业态,开发销售特色文创产品和土特产品,营造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的旅游格局,推动乡村文化游迅速起步发展。
陆浑村党支部书记任灵宝说,陆浑村按照高标准规划设计,精细组织施工,并完善业态功能,增加码头等设施,通过旅游带动,着力将南陆浑故城打造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嵩县县委书记徐新说,脱贫攻坚已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正全面开启,嵩县广大干群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干劲,开拓创新、大干快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