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氤氲
2021-08-03张为民
张为民
一座凉亭,两挂卷帘。亭外,一弯新月,几丛绿荫;亭内,一桌两椅,余温袅袅……正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欢喜丰子恺先生疏朗清雅的笔墨、恬淡寂寥的意境,更爱看画中一壶数盏,茗香阑珊,回味隽永。
环境、器物、同好,是一场雅集须齐备的要素,而内涵丰富的水,则是气韵流动的助剂。不惟千年之前,兰渚山下那场气场爆棚的文化雅集,大书法家王羲之是以曲水流觞,邀了友人谢安、孙绰等一众名流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留下千古绝唱。丰老先生的画意亦隐含水之韵味,流露出清淡的文人意趣,只是这水不是酒而是茶。较之酒之甘洌、醇厚,令大书法家醺醺然而得神来之笔,茶的浓淡、繁复似更能融入文人雅客说古道今、包罗万象的语境,是“意适能言趣”的良媒。
“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饮茶是文人墨客酬唱应和的寄托,也是布衣百姓的日常。少时,在老闸北乐善里的外公家,常见老人家一早便泡上一大壶散茶,一日里,看书、听评弹、道家常,壶不离身,茶不离口。饮茶,是闲适生活的组成。遇有客人来访,又见外公拿出个印着西湖山水的铁皮茶叶罐,抓一把颜色黯淡的茶叶放进几个透明玻璃杯,取过在煤球炉上煨得噗噗冒烟的烧水壶,将滚烫的开水注入到玻璃杯中,眼见茶叶在沸水中翻腾起来,舒展开来,氤氲出一丝淡淡的茶香。主客寒暄、品茶,随意中隐含着些许庄重。茶之于我,有些温馨,又有些神秘。
茶,时如微风轻拂,让人神清气爽。时如厚云翻卷,让人感怀万千。许是积淀了太多的沧桑,蕴含了太多的况味,印象中,小孩子和茶似乎是不搭的。长辈的说法是,茶类多、茶味厚、茶性杂,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饮之当,有养生之功,饮之不当,则有伤身之患,几类乎药,对小孩是不适宜的,须得长上几岁,养结实了,才能沾些茶水。更何况其时家庭经济并不宽裕,茶多是被当作调节寡淡口味的饮品,用的是过了季的老绿茶,叶片粗壮,经脉纵横,茶汤色浓,味重,多苦涩,少芬芳,和茶的本色相去甚远。幼时我也曾好奇,趁人不注意,偷偷喝上一口,深色的茶汤裹挟着几片粗叶涌入口中,一种陌生的、浓烈的滋味猛烈地冲击着稚嫩的口腔——哇,这么难喝,这就是长辈们甘之如饴的茶吗?茶,之于我,有些困惑,又有些畏惧。
春风夜雨,岁月流长,对事、对物已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刻的认知和感受。不知从哪一天起,对茶,忽而亲近起来,想来许是由一杯茉莉花茶成就的。高中课业繁重,其时人参咖啡之类提神醒脑之物尚稀罕、贵重,非普通人家所能消受。一天,母亲取来一个纸袋说:茉莉花茶,很香的,喝了可以提提神。将信将疑取了一小把放到杯中,注入开水,原本混沌一色的茶叶慢慢漾开来,吸足了水分的茉莉花片滋润地浮上杯面,如一盏盏小小的睡莲,轻盈地绽放在眼前。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随着飘渺的水汽升腾、弥漫开来,深深地吸了口气,幽淡的芳香丝丝缕缕,直渗心的深处。那一晚,不知喝了多少杯,看茶色由深趋浅,闻花香由浓渐淡,是所谓“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茶,之于我,有些惊喜,又有些迷恋。
慢慢地,喝茶成了一种习惯。西湖龙井、霍山黄茶、云南普洱、安化黑茶……几多尝试。渐渐地,熟悉了各味茶的气息、脾性。草长莺飞四月天,品一壶新上毛峰,是新春的滋味;圆魄寒空中秋夜,开一饼陈年普洱,有岁月的积淀。茶,之于我,是平静,也是怡然。
三毛以茶喻人生,云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窃以为,也是点出了一叶茶的茶生。逶迤山岭之上,沐风霜雨雪,集天地精华,由小苗而开枝散叶,又经采、挑、晾、揉、烤……幾多历练,由一片稀松平常的树叶成为一款滋味隽永的茶。苦、甜、淡,何处不经历,何处不洞悉。“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茶若人生,人生也若茶。一壶一杯,倘能透过氤氲茶香,悟得一叶一花之不易,无论波折或顺遂,便都是岁月静好。
选自《新民晚报》
2020年4月28日
赏析
日本的茶道源于宋代的点茶。千利休办茶会,最初条件简陋时,都是在户外开设的茶棚里。
喝茶这件事,若是在民间,农人放下锄头,便在田间地头喝起来。与情趣高雅的人聚集在一起喝茶,就得去山水间。正如文中所说,好的茶会,环境、器物、同好,一个都不能少。
古代武人以武会友,文人便以酒、茶交心。苏轼,爱茶也爱酒。饮酒时,可以放歌纵酒,大声喧嚣。但饮茶,却要细品。茶汤安抚的都是焦躁的心灵。
至于小孩能不能喝茶,想必是可以的。作者读高中时,学业繁重,母亲便给她沏了茉莉花茶醒脑。张爱玲也写过名为“茉莉香片”的小说。茉莉花茶的清香里,似乎藏着一股爱的味道。
如果有机会,应该对千利休说,茶汤里浸满的不仅是寂寞,还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