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人 以艺启智

2021-08-03袁文青

幸福家庭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幼儿园

袁文青

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及潜能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薄弱领域,存在着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及艺术智慧的发展等问题。本文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欣赏素材,运用多元的欣赏策略,多方面激发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启迪幼儿的艺术智慧,让幼儿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周围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中美的事物,丰富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发展幼儿创美智慧的教育活动。本文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展开探讨,以期在内容选择、欣赏策略方面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一、按照年龄特征选择适宜的欣赏素材,拓宽幼儿审美视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貼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和理解水平,敏锐地捕捉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美术欣赏题材,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幼儿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不同流派的经典艺术作品,从而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

(一)寻求贴近小班幼儿生活实践的欣赏对象

3~4岁的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更喜欢形象简单、色彩鲜艳、生活中较为熟悉且容易理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为小班幼儿选择欣赏内容时,要顺应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需求,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践的欣赏对象。①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品,如牙刷、毛巾、杯子、糖果、玩具、服装等;②民间艺术品,如布艺玩偶、花伞等;③周围的自然美景,如石头、贝壳、花、树叶等。

(二)探寻能激发中班幼儿情感共鸣的欣赏内容

4~5岁幼儿视觉形象的感受力有所提高,他们首先感知的是欣赏的主体,其次会关注色彩和形态的审美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认识个别对象和空间的初步阶段,喜欢描述自然界或生活中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色彩丰富的作品或美的事物。因此教师在为中班幼儿选择美术欣赏内容时,要顺应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并且能给幼儿身心带来愉悦感受和体验的作品或事物。①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鸟、鱼等;②民间艺术作品,如窗花、青花瓷、京剧脸谱等;③中外艺术家的作品,如吴冠中的《笋林》、齐白石的《群虾图》、吴作人的《金鱼》、喻继高的《春江水暖》、凡·高的《星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

(三)挖掘适宜大班幼儿审美认知的欣赏题材

5~6岁的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不断丰富,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他们能更具体化、仔细地观察美术作品,对一些有趣、夸张、想象力丰富的作品非常感兴趣。康定斯基的《抒情诗》、马蒂斯的《海洋动物》、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等作品都是由不同的点、线、面、色组合而成,它们给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符合幼儿无拘无束的思维特征,容易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积累了一些艺术欣赏经验,对构图、造型、色彩、材料和情感等美术要素具有一定的了解后,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转移到他们欣赏的作品中。幼儿可以从画面的色调、角度和画面所显示的环境中理解画家的思想情感。米勒的《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修拉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等作品,能帮助幼儿积累艺术欣赏的经验,开阔幼儿的眼界,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力。

二、借助多元的欣赏策略,发展幼儿创美智慧

教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拓展多种欣赏方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微电影、动画等,为幼儿创设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让幼儿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促使幼儿获得滋养心灵的艺术审美体验,促进幼儿创美智慧的发展。

(一)音画合璧,“艺”气盎然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音乐和绘画具有密切的关系,绘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移到音乐的范畴。”音乐与美术虽然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但当它们融为一体后,会产生互补的艺术效果,在欣赏教育中能为幼儿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例如,在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时,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中的春之气息,教师可以先播放《春之声圆舞曲》,当幼儿进入这美妙的音乐境界后,再以动画的形式让幼儿欣赏作品,让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染下感受春天的气息,带领幼儿走进春天的美丽画卷中。又如在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播放《海底总动员》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热闹、欢乐的海洋世界,模仿海底的各种生物,如弯弯曲曲的海草、美丽的珊瑚、稀奇古怪的大龙虾、长舌头的大怪鱼……在幼儿欣赏的过程中,音乐能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沉浸在欣赏美、创造美的氛围之中。

(二)诗情画意,“艺”味深长

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与西方画家的表现方式不同,我国历代的画家都爱诗画相映,小到扇面、笔筒、竹刻,大到中堂、山水、花草,大多以诗点缀,让人在欣赏画作和书法之美的同时浮想联翩。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脍炙人口的儿歌童谣或浅显易学的唐诗帮助幼儿欣赏、领悟艺术之美。例如,在欣赏美术作品《大鹅》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悠扬的古筝声中感受作品中鹅的形态美和画面的布局,再配以脍炙人口的古诗《咏鹅》,朗朗上口的古韵诗词能加深幼儿对“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所描述画面的理解。

(三)借形悟景,“艺”犹未尽

以肢体的形式理解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的美术欣赏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如动作、表情和舞蹈等,有效地调动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美的事物。例如,在户外欣赏桃树和柳树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小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用语言大胆表达出来,再用肢体动作大胆地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有的幼儿双手合掌低着头变成了一朵含苞欲放的桃花,有的幼儿扮成了可爱的小鸟自由飞翔,有的幼儿舞动身体和小手像一根根随风摆动的柳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在亲身体验后会激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同时也能促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智慧得到提升。

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取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能拓宽幼儿审美视野的艺术素材,运用多种不同的欣赏方式,引领幼儿与“美”对话。教师要更新艺术欣赏教育的观念,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丰富幼儿的艺术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创美智慧的发展。教师还要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提升家长的审美能力,通过家园共育在幼儿心中埋下美的种子,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苏安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爱“上”幼儿园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