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舞蹈教学的特性

2021-08-03任飞儿

幸福家庭 2021年6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律动青蛙

任飞儿

幼儿在上舞蹈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容易对重复的动作感到厌倦,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可以运用游戏、模仿和舞蹈律动等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制定不同的课程和训练目标,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教师应让幼儿快乐、科学、规范地学习舞蹈,让幼儿在舞蹈训练中获得“美”的认识,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的生理性特点

(一)幼儿的生理特点

3~6岁年龄段的幼儿活泼好动,情绪容易受到周边的环境和人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且非常不稳定,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会一直处于活动之中,不停地说话,动作灵活,思维活跃,喜欢游戏,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得到教师和他人的表扬。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关键

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教师开展舞蹈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舞蹈训练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幼儿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度,但是训练时需要注意对称性,以免引发幼儿发育不均衡、脊柱变形等问题;②舞蹈训练应使用瑜伽垫或地毯,因为坚硬的地板容易造成幼儿骨化点过早骨化或软骨损伤,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③舞蹈训练时动作幅度不宜太大、动作的节奏不宜太快,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节奏过快会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发育;④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时间,训练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幼儿身体的损伤。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快乐性原则

(一)舞蹈游戏

1.舞蹈游戏化。将舞蹈游戏化是激发幼儿舞蹈兴趣的有效方法。寻找舞蹈动作的游戏化因素是舞蹈游戏化的一种切入途径,例如在古典舞训练中,教师要求幼儿跳舞时要“手动眼随”,意思就是在跳舞时眼睛要跟着手走,手到哪儿,眼睛就要跟到哪儿。教师在上课时如果用这种专业性的术语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听不懂或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舞蹈游戏的教学方式,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魔法棒,告诉她们要想让魔法棒变出漂亮的东西,眼睛就要跟着魔法棒走,魔法棒点到哪里眼睛就得看到哪里,魔法棒在哪里画一个圈,小眼睛就得跟着魔法棒一起画一个圈,这样魔法棒变出来的东西才会漂亮。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会“手动眼随”的动作要领,提高了幼儿舞蹈教学的效率。

2.游戏舞蹈化。在传统幼儿游戏中存在着舞蹈化的痕迹。比如“跳”这个动作是舞蹈里的基础动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游戏动作,幼儿非常喜欢这个动作,并且掌握得很好。每到练习跳时,幼儿都会把小手拿出来做成兔子耳朵的形状放在头上,像小白兔一样东跳一下西跳一下,模仿小白兔到处蹦跳的样子。在幼儿眼中,这不是一个舞蹈动作,而是在玩游戏。于是,教师就把跳这个动作编成了一个游戏,让幼儿连续跳三次为一组,跳完休息一下,再接着跳,如此跳三组。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爱玩游戏的兴趣需求,又能帮助教师在游戏中约束幼儿的舞蹈动作,从而达到最终的训练目的。

(二)模仿

舞蹈是肢体语言,在舞蹈教学中,模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天性喜欢模仿一切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可以从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形象或事物入手,如小青蛙、小猴子、小蝴蝶等。在模仿小青蛙时,教师可以先站着摆好小青蛙的形象动作,让幼儿模仿自己的动作,然后再去纠正幼儿的动作,并解释青蛙的动作形态:青蛙的脚指头都是分开的,所以小朋友们的小手指头和小脚指头都要分开;小青蛙有四条腿,而我们的两条胳膊和两条腿就像是青蛙的四条腿一样,当青蛙跳起来的时候,它的两条前腿就会伸得比后腿长,所以现在我们的两条胳膊要伸向头的上方;小青蛙跳起来的时候腿是弯着的,所以现在我们的两条腿也必须弯着,这样才更像一只小青蛙。通过这种讲述的方式,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教会幼儿模仿小青蛙跳舞,增强幼儿学习舞蹈动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舞蹈律动

律动就是听到音乐后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在舞蹈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即兴表演,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看出幼儿能否利用人物或动物的形象,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跟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幼儿年龄较小,对音乐节奏比较敏感,但是他们的肢体语言还不够丰富,难以完成即兴表演,需要从最基础的律动开始学习。舞蹈律动可以先从头部开始,依次向下进行学习。头部的律动有点头、仰头等,肩上的律动有耸肩、松肩等,手上的律动有拍手、拍肩等,腰上的律动有转腰、前弯腰等,下肢的律动有膝盖的屈伸等,脚上的律动有立半脚尖、勾脚等。等幼儿熟练掌握了上下肢的律动后,再把上肢所有的单一律动全部串联起来变成上肢的综合性律动,下肢的单一律动全部串联起来变成下肢的综合性律动,最后把上肢和下肢的综合律动连起来变成一个舞蹈律动组合。教师在开展舞蹈律动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帮助幼儿掌握节奏。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规范性原则

(一)動作规范

1.规范。动作的规范是检验舞蹈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标尺。动作的规范内容具体包括:动作的方位、动作的角度、动作的形状以及动作运行的路线。例如,幼儿在学习后弯腰动作时,要保持俯卧,双脚并拢,双手扩指屈臂于肩前,手带动头、颈、肩、胸、腰依次向后弯曲,直到双手完全伸直,头最大限度地向后仰,后背和腰呈现出弧线。教师要向幼儿强化动作的规范意识,为幼儿学习舞蹈奠定基础。

2.要领。要领就是指动作的用力点、动作力度、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的方法,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因此动作的要领也是衡量舞蹈动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例如幼儿在学习勾脚时,要保证伸坐,双手叉腰,脊椎拉长,双脚夹紧,勾脚时脚踝用劲,脚趾使劲往回勾,脚跟使劲往前蹬直,脚腕收缩,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教师要向幼儿讲解清楚动作的要领,让要领成为动作规范的基础。

(二)科学教学

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教师应科学安排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我们一般把幼儿舞蹈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3~4岁的幼儿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较小,刚开始接触幼儿舞蹈,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时要强调幼儿尽量把自己的手和脚伸直,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胸、腰、背、手、脚、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放松、伸展等初步训练。教师还要让幼儿熟悉围绕自身的几个基本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2.4~5岁的幼儿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学习舞蹈时,教师要强调幼儿把手和脚伸直,让她们清楚地知道自身动作的基本方位和使用的部位,在站立和坐下时基本做到腿直、脚绷,学会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听音乐跟着节拍做动作的能力。

3.5~6岁的幼儿为第三阶段。幼儿进入舞蹈学习的第三阶段时,教师要强调幼儿在舞蹈中站立和坐下能较好地做到腿直、脚绷,听到音乐时动作节拍准确,培养幼儿热爱舞蹈的心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可以教给她们一些基本的软开度练习(压腿、压胯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任务必须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度不能太大,下一个年龄阶段的教学任务必须建立在上一年龄阶段的教学任务基础上,要巩固和提高上一年龄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制订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学任务,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还应具有连贯性,以便科学、有效地达到舞蹈训练的目的。

综上所述,虽然舞蹈需要在科学、严格、规范的训练下完成,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幼儿舞蹈教学的关键点,不仅要科学、严格、规范地教授幼儿舞蹈动作,还应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模仿、舞蹈律动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剧院)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律动青蛙
我的各路好友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小青蛙捉虫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谁能叫醒小青蛙?
生命的律动
青蛙便签夹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