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2021-08-03马晓丽

幸福家庭 2021年6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规则意识

马晓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让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行为与活动的准则。角色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让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欢乐,而且在沟通中也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幼儿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由于年龄较小,一些幼儿无法始终如一地扮演一个角色,还时不时去打扰其他幼儿;还有的幼儿会为了自己喜爱的角色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等,这些都表明幼儿在游戏中缺乏规则意识。

一、出现问题,民主探讨,商定规则

中班幼儿年龄虽小,在游戏中无法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但教师却可以根据角色游戏中的实际问题,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民主的方式,引发幼儿思考。教师可以让幼儿共同探讨,确立游戏规则,促使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例如,在“工商银行”游戏中,小顾客至至去取钱,但队伍排得很长,至至用身体使劲往前面挤,前面的小顾客华华转身用小手推了下至至说:“你不要挤我!”受到推搡的至至显得有点生气,也用手推了下华华,然后就使劲往前面冲。小顾客们则开始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老师,他插队了!”“老师,是我排在前面的。”秩序开始变得混乱,后面的幼儿也涌到了前面,这个拽那个扯,有的想把至至拽到老师面前,有的则想让至至站到队尾。针对这种插队的问题,我组织幼儿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展开讨论:“刚刚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朋友们自觉排队呢”。通过讨论,大家一致找出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同时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说可以惩罚插队的小朋友,让他不能取钱;还有的说可以放些椅子,在椅子上等待。孩子们的想法都不错,最后大家共同商议,决定在游戏区域增添几把小椅子,幼儿可以坐在椅子上排队,椅子坐满了则表明现在取钱的人太多,可以过会再来,避免了人数过多引起拥堵以及消极等待的时间过长等问题。教师让幼儿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来共同商定规则,能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

二、教师引导,满足需求,生成规则

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表现,因此角色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角色争抢的现象,这会影响游戏的正常开展。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希希和妍妍都想扮演妈妈,两个人抢着妈妈的头饰谁都不肯放。一个说:“老师,是我先拿到的。”另一个说:“老师,她昨天已经当过妈妈了。”显然,两个人都对妈妈这个角色情有独钟。于是我走过去对她们说:“你们可以轮流扮演妈妈呀。”两个人点了点头,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是从谁先开始呢,又会是一场新的争执。“要不石头剪刀布吧,这样最公平了。”我提醒道,终于在一局石头剪刀布后,希希和妍妍停止了争执。显然,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来满足自己的游戏意愿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其中,引导幼儿想办法满足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意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既满足了各自的角色需求,又体会到了新的游戏规则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游戏体验。

三、环境暗示,榜样示范,内化规则意识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引导幼儿积极地规范行为,让幼儿在每个角落都能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影响。

(一)物质环境

1.将需要遵守的规则制作成標记,贴在相应的位置,既简单明了又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规则标记可以直观、有效地提醒幼儿,加深、巩固幼儿对规则的认识。例如,在“天使书吧”游戏区的墙上,我们张贴了一张嘴巴的图片。嘴巴上画了一条斜杠,幼儿一下就明白了在天使书吧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的规则。还有在“汽车嘀嘀嘀”游戏中,我们在地面上用自粘纸贴了马路、斑马线等。让幼儿知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等规则。

2.在角色区内放置适量的提示用具,提醒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小熊点心屋”中,我在置物架上放了两条围裙、两个计算器、两个领结,并且都是配套的红绿两种颜色,让幼儿能自觉地遵守游戏中只有两名服务员的规则。又如在游戏“创意手工坊”中,我在手工制作台的旁边放置了一个垃圾桶,提醒幼儿要将废纸等垃圾丢进垃圾桶,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不乱扔垃圾的规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的暗示是指创设宽松、友善、愉悦的游戏氛围。幼儿对爱和安全具有强烈的需求,每个幼儿都渴望被赞赏、被喜爱,即使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每个幼儿时,都要沉下心来,耐心对待每个幼儿。多与幼儿沟通交流,获得幼儿的好感和信任,减少幼儿的抵触情绪。当幼儿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时,规则意识也会更容易深入幼儿的心中,进而产生积极的规范作用。

例如,我们班的孩子亮亮非常任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抢别人的东西。当教师批评他时,他会瞪着教师,双手叉腰,一副非常生气的样子。有时候还会故意赖在地上,不愿意起来,是个具有逆反情绪的孩子。在游戏中,他常常故意破坏游戏规则,到处乱跑,将桌上的东西用手弄到地上,将“加油站”的管子拽下来到处挥舞。越是这样的孩子其实越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于是我更加用心地观察亮亮,终于我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在游戏中,当“银行工作人员”多给他钱时,他会主动退还。在游戏结束后,我对亮亮的行为表示了肯定和赞扬,帮助亮亮在同伴中树立了一个正直、诚实的形象。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亮亮非常高兴,在后来的游戏中,他故意破坏游戏规则的情况也明显减少了,渐渐地形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三)榜样示范

幼儿的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模仿成了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且榜样具体形象的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和效仿。

1.同伴的榜样力量。在集体生活中,群体之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着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游戏中幼儿优秀的行为,并将其树立为榜样。例如,在收玩具的环节中,芫芫听到铃鼓声后,能立刻停止游戏,将自己角色所需要整理的玩具,按照分类标记进行摆放,整理得又快又整齐。于是,我将芫芫整理后的玩具架拍成了照片,展示给幼儿看,引导芫芫形成游戏结束后整齐摆放玩具的规则意识。对于芫芫整理玩具的优秀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其他幼儿产生强烈的模仿欲望,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2.教师以身作则。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于幼儿具有其他人无法代替的权威感。例如,在“创意手工坊”游戏中,我看到顾客总是冲到柜台里面指挥工作人员甚至自己直接到展板上拿取商品。而根据规则,只有工作人员才能去拿展板上的商品。于是我去购买商品的时候,站在柜台的外面指了指展板说:“我想要第二排上面那个有着红色腮红的小兔。”工作人员立刻明白了我的需求帮我拿了过来。站在我后面的维维看到了,也模仿着我边指边说出自己要的商品,很快就买到了东西。教师以身作则,通过亲身示范,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合理评价,设置奖励,增强规则意识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需要公平、公正地评价幼儿,并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及时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闻闻端给我一个杯子,里面放了葡萄。聞闻对我说:“老师,我请你喝葡萄汁。”我对闻闻的创意感到惊讶,大声地说:“你做的葡萄汁真好喝,你还会做什么口味的果汁呢?”闻闻听了,很得意地向我介绍了另外几种。教师及时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能让幼儿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从而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启发幼儿自我反思

例如,在“点心店”游戏中,服务员馨馨因为生意不好,在工作时间离开了工作岗位。在游戏结束后,我请馨馨介绍自己今天玩的游戏,担任了什么角色、做了什么事情、表现如何等。馨馨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擅离职守的问题,并且保证下次不再这样了。在馨馨反省的同时,也让其他幼儿明白了工作时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游戏规则。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自我反思,能加深幼儿对规则的印象,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三)实施代币奖励法,强化幼儿的规则行为

大苹果、五角星、大拇指等贴纸深受幼儿的喜爱,这些贴纸代表着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教师以这些贴纸作为代币,实施代币奖励法,能强化幼儿的规则行为。

例如,在“乐乐超市”游戏中,游戏规则是每次只能购买两样商品,然然先拿了一棵青菜和一个鸡腿,然后在饮料区来回转,最后选了一罐可乐。但是游戏规则是只能买两件商品,然然陷入了矛盾中,她一会看看左手拿的青菜和鸡腿,一会看看右手拿的可乐,最后还是放弃了可乐。在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环节中,我对然然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给予了表扬和肯定,并给然然一个五角星作为奖励,然然非常高兴。教师实施代币奖励法,能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让幼儿体会到受到肯定和赞扬的喜悦,强化了幼儿的规则行为。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集体中懂得规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规则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游戏规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游戏规则
2013年的5款改变游戏规则的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