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2021-08-03陈金亮
陈金亮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普通高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弘扬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立足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内涵丰富,价值多元,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利用这一理念,在薄弱学校开展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非常有效。
[关键词]化学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学困生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和教育专家对学困生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化学学困生应该界定为:学习化学学科知识时存在基础、能力、方法、性格等方面的缺陷,使得不能完成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给予矫治、指导的学生。
我校是一所乡镇高中,生源大都是本地学生。很多学生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把化学学明白,也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所以上高中之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低。再者学艺体的学生特别多,艺体生对化学课更没有太多的兴趣,加上当地学生家长不太重视和相信当地教育水平,以至于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刚上初中时就已转到外地学习,所以到高中之后化学学不懂的、缺少化学学习能力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不但要关注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也要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特殊学生,找到学生化学差的根本因素和解决方法。
一、鼓励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一个人的好习惯越多,离成功就会越近;而一个人的坏习惯越多,离成功就会越远。有一些学生是格外需要我们关爱的,他们内心脆弱、无助。也许在我们看来他们真的是另类,可是他们却蕴藏着无限潜力。大多数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就是“惰性”和“不自主性”,只有教师和家长天天喊着学习,学生才会动手和动脑,但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这样的前提下化学教师就应该多去努力做工作,在思想上改变学生,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首先要在班级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选拔组员工作,指导他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自己确定人员,自己制定比赛规则。学生的这种自发行为更有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拔小组成员时,不能以化学成绩为唯一依据,而是要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鼓励,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不要打压学生而是要从内心与学生沟通,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让他们觉得化学课并不可怕。例如:钠与水反应有很明显的现象“红师傅游泳”,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点,学生都知道康师傅方便面,可是红师傅到底是什么?然后教師再带领学生一起做这个实验,学生就会记忆更加深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转变观念,真正做到“要我学”逐渐变成“我要学”,其自主学习得到加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化学核心素养、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每个学生都会逐步收获理想成绩。
二、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
学生的化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再加上高中化学知识点多、题量大,每节新课之后都要布置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来说听课效率低,知识点不能很好地理解,课下又没有复习的习惯,导致做题时会遇到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讲课时要从初中所学的知识衔接入手,只要初中与高中有联系的知识点都要系统复习。比如:学习化学实验时,先将初中的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及常见的过滤、蒸发实验先复习到位,然后再涉及高中的蒸馏和萃取,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时,先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定义,然后从认识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角度学习,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要复习常见的化合价及化合价代数和为0等知识点,让学生对于化合价有个清晰的印象,这样才能正确找到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才能很容易完成;当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会将初中的三大强酸和四大强碱及盐的溶解性口诀复习到位,学会了物质的拆分问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自然而然就会了。也就是说在讲一节课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清楚学生对于本章节的掌握情况,学生不知道的知识点课前要预习延伸,知道的知识点简单带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上一定要充分,做到知识点有效衔接,才能让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
三、探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转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每个结论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贯穿这种严谨的实验精神,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实验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体会化学学科素养里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例如: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案,再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设计得是否合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终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最后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得以体现。学生通过感受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现象,意识到实验的可行性,培养了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养成爱发问的习惯,培养探究能力。高中是学生的人生转折点,要想学习好化学就应该有个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班级班团会的形式教学生怎样学习化学。很多学生都认为化学是一门半文半理的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其实化学是一门来自实验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探索其中精髓。教师要时时强调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学生就会逐步完善学习方法并且认清其重要性,这样思想转变了,才能付诸于行动,才会一直坚持下去,未来才会取得好成绩。
四、注重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后批改及学生反思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做到讲练结合,在学生听会的基础上要学会练习,其实要做好化学试题要的就是“听话”,不只是听教师的话、知识点的话,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题干中的话,一定看清题干中所说的意思,然后挖掘题干中的内在含义,在头脑中一定要形成化学“敏感度”。例如:题干中给出的“适量、少量、过量、恰好”等修饰词,脑海中一定考虑到量的关系。只有不断思索和准确判断化学试题所对应的知识点,才能有所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才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训练特别重要,讲解知识点之后及时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的效果;课后作业必须形成化学的强烈意识。高考中出现的化学信息题都是经过改造拓展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要让学生学后反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对于典型高考试题要重点讲解,通过真题达到拔高的目的。
五、把握核心素养,培养思维能力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实呢?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就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来说,更多教师选择的是讲授法。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要观念转型——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知识的补充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理解定义的含义、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核心素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把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在讲解时才能较容易达到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薄弱学校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慢慢改进。只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付出努力,不断付诸于实践,并且多参考他人经验,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徐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
[2]杨辉平.化学史教育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65).
[3]单旭峰.对“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9,(03).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