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虚无主义:基本样态、现实危害及批判理路

2021-08-03杜悦嘉王进芬

理论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杜悦嘉 王进芬

摘 要:文化虚无主义是当前一股“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思想逆流。虚无中华传统文化、虚无中国革命文化以及虚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面相形式的集中体现。其具有去“历史化”、去“思想化”和去“价值化”三重现实危害,以致影响人们的文化自信。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其批判理路,能有效克服文化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自信;基本样态;现实危害;批判理路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7-0124-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列宁党内政治生活理论与实践研究”(17AK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悦嘉(1991-),女,沈阳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王进芬(1967-),女,河南新乡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和中国社会深度转型,文化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并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内日益展现出较大的负面影响,当前亟须深刻剖析文化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全面把握其批判理路,这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多重面相:文化虚无主义的基本样态

习近平曾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3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命脉。但目前,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虚无甚嚣尘上,日渐成为文化虚无主义多重面相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虚无中华传统文化: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宣扬“传统文化无用说”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不竭动力,是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厚支撑。正如习近平所说:“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6换言之,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勤劳勇敢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的崇高境界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等,才得以成就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而不辍的辉煌篇章,使中华民族能够世代赓续、继往开来,不断在世界文化舞台焕发新活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智慧。

然而,文化虚无主义者非但无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反而竭尽全力对其进行贬损和矮化,妄图将中华传统文化连根拔起。一方面,他们极力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主张全盘西化是适用于世界各族文化发展的“万能药方”。在文化虚无主义者的眼中,只有西方的月亮才又大又圆,呼吸西方的空气才又香又甜,其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任何方面均无法与西方相媲美,并将西方文化视作世界各族文化发展的圭臬图景。更有甚者,还公然质疑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始于西方,恣意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乃至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统统抽离中华文明史册,从而抹煞中华民族相延久积的灿烂文化及其独特价值,大力推崇西方文化的“普世价值”,以期中国最终走向西方模式的文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他们大肆宣扬“传统文化无用说”,彻底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意义。任何文化均饱含其精华和糟粕,中华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但文化虚无主义者却全然舍其精华、取其糟粕,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落后愚昧的封建文化相等同,刻意对其冠以“没有人性,只有奴性”的腐朽劣质之名,诅咒中华传统文化是注定走向衰败没落的“黄土文明”,是重压在华夏子民身上的“历史包袱”和“精神包袱”,认为“源远流长”不过是一件俗不可耐的古装服饰,势必“孕育不了新的文化”,由此推论出中华传统文化只能如陈列品般毫无可用之处的荒谬论断,从而使其堕入自我否定的虚无深渊。

(二)虚无中国革命文化:散播“英雄无功论”“革命破坏说”

中国革命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国革命事业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和独特精神财富。回首过去,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革命奋斗史,而革命文化也正是在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并成为激励广大中华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内生动力。审视现实,虽然中国已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但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以“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以“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为核心的长征精神,仍然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義,是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土壤,需要我们备加珍惜。

但是,近年来,一些文化虚无主义者却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消费红色文化经典,诋毁英雄人物形象,颠覆革命历史评价,意图动摇人民群众对待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立场。一方面,他们恶意散播“英雄无功论”,否认革命英雄的历史功绩。历史学家龚书铎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3]402文化虚无主义亦是如此,他们也并非对革命文化完全虚无,其选择虚无的往往是那些支撑我国文化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史实和人物,“但对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3]402。譬如:他们丑化“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邱少云等英雄先烈,戏谑调侃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和保卫国家的英雄壮举。并且,他们还假借“反思历史”之名,主张替汪精卫等大汉奸伸冤,疾呼他们的卖国行径其实是在“曲线救国”,以图谋挑战中国革命文化的权威。另一方面,他们肆意传扬“革命破坏说”,否认革命所带来的进步意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是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但在文化虚无主义者看来,中国革命却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悲剧,只有破坏之能,而无建设之功。他们认为所谓的革命道路就是“投机路线”,革命理论就是“极左教条”,革命精神就是“压抑个性”,革命文化就是“流血牺牲”。他们还把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绝对对立,漠视革命给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启蒙作用,反而断言是革命阻碍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将革命斥为引发社会动荡、阻挡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以伺机倡导“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的错误思想,旨在将中国拉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三)虚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挑战党的文化领导权,弱化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在新中国70多年来的建设、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精髓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它既实现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注入了创造活力。可以说,正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改革成效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质言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立足当下、走向未来,务必加倍珍视且亟待大力弘扬的智慧结晶。

然而,目前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不时泛起的文化虚无主义,却使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遭遇阻力。这是因为,文化虚无主义者的惯用伎俩就是通过“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2]208,以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方面,他们深知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从而千方百计地对其进行贬抑和指责,不断挑战党文化领导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首先,他们弃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伟大史实于不顾,反而避实扬虚,谎称党的领导实质就是强权专制,进而破坏党文化领导权的群众基础。其次,他们精心挑选历史文化中的个别细节,刻意放大毛泽东晚年的思想错误,企图借题发挥,将“文革”十年浩劫归咎于党的文化领导力不足,从而削弱党文化领导权的合法地位。最后,他们全然无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力图通过截断两个时期文化的内在联系来制造文化矛盾,把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说成是“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以期离散我国改革前后一以贯之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另一方面,他们明晰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须臾离不开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故而绞尽脑汁地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妖魔化,以弱化其制度优势。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而设计的具有强大优势的先进制度,但文化虚无主义者却站在资产阶级的价值立场,向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大肆泼投脏水。譬如:他们知晓我国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5],故而有意对西方派别林立、邦属各异的攻击和掣肘闭口不谈,始终执着地抓住“自由”“平等”“人权”等字眼,公然挑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借此攻击和污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建立在集权主义的基础上,严重抑制了公民的个人文化权利和精神文化诉求。事实上,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为其标榜个人至上的价值取向、兜售西方文化制度制造舆论和契机。

二、负面效应:文化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不仅经济建设领域内各种矛盾不断涌现与叠加,意识形态领域内也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与危机。其中,文化虚无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渐呈日盛之势,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这无疑给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一)去“历史化”:消解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

历史是一部苍茫的大书,虽然记录着纷繁复杂的内容,偶尔呈现出乱象丛生的图景,但却始终具有反思过去、隐喻现实、展望未来的重大意义。而自诩历史解读者和评论家的文化虚无主义者们,则时常借同历史对话之名,行去历史真相之实,将回到历史深处的反思演变为一场驱逐历史的阴谋。正如习近平所警示的:“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6]其险恶目的在于使中华民族丧失历史自信,进而消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

一个没有自己历史的民族,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任何自豪感和荣誉感可言,更没有维系文化认同的根底。因此,文化虚无主义者们不断模糊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主线,持续扰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与理解。一方面,他们主张从唯心史观出发,不承认任何历史事实,只承认精神与意识的作用。其所言强调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可知性,而所行却蕴含着虚构历史规律的明显举动。企图将历史本身滞留于主观判断和想象,使历史规律在主观话语围剿下飘忽不定,并“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7],以从本体论上实现其历史虚无之目的。另一方面,他们热衷从历史偶然性出发,对历史文化进行过滤和筛选,任意剪裁与拼接,屡屡以偏概全、以古况今地加以阐释,以达到简化、压缩直至吞没历史文化的目的。正如列宁曾指出的:“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又或者有纯粹的消极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8]

(二)去“思想化”:瓦解我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何种文化强国与坚持怎样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9]“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10]这些重要论述旨在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虚无主义者妄图从思想上彻底瓦解我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实质,其矛头对准了处于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以期能够釜底抽薪。一方面,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捣毁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灯塔。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已然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就是资本拜物教的现实呈现,其在资本利益裹挟下的文化扩张本性,使其从未真正关切过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并终将导致西方社会陷入文化危机。然而,文化虚无主义者却拒绝承认这一科学论断,他们否认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文化的伟大超越,而将西方文化奉为“圭臬”,相继抛出马克思主义“空想论”“过时论”,甚至将其诬蔑为是一种异端邪说,并叫嚷在这种思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亟须“西方文明的救赎”。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消蚀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摧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对一个国家最致命的打击莫过于使其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无所适从,出现精神贫血,堕入信仰虚空。当前,正是文化虚无主义的强势围攻,造成了我国一些民众信仰之厦坍塌、立场之锚失控。并且,这种现象在党内政治生活领域也不鲜见,突出表现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缺失,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只是幻想,进而不信马列信鬼神。更有甚者,在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原则问题上,态度暧昧、不敢亮剑,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并最终蜕化变质,堕落为腐败分子。可见,如若不能阻遏文化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侵袭,我们共筑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就会受到极大破坏。

(三)去“价值化”:解构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本内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1]42它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112,而且“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2]105,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内核。诚如习近平所说:“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2]105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2]106,故而也成为了文化虚无主义者解构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目标。

首先,他们不断宣扬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社会价值是“虚无的”,进而将个体价值置于国家、社会和群体的共同价值之上,以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自由”等核心观念的含义作个人主义的歪曲阐释。譬如:他们通过抽离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前提,将原本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服务的自由和平等说成是服从于个人意志的绝对自由和平等,旨在鼓动人们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而不再为社会整体利益和价值作出奉献牺牲。其次,他们故意跳脱具体的历史境域,罔顾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国情差异,极力将价值观抽象化,以借机贩卖西方文化中所谓具有“永恒真理性”的“普世价值”,旨在诱导人们淡化以至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捧“以洋为尊”“以洋为美”的价值观念,从而彻底沦为“唯洋是从”的价值附庸。最后,他们严重破坏道德价值秩序,颠倒是非黑白、模糊善恶界限,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本无对错可言,所谓道德价值不过是人们谋求自我利益时所用的借口。他们甚至断言一切道德价值都将贬值并趋向虚无,从而造成了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并存、由崇高正义转向功利实用。久而久之,这种错位与畸变的价值取向必将使人们的生活不再有美好和丑陋之别、高尚和卑下之分,使社会传统的价值标准变得模糊,使原有的价值排序遭受蔑视,使固有的价值规范丧失约束力,最终导致整个民族文化陷入最深层的道德滑坡和价值扭曲。

三、破除迷障: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理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并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349因此,必须对背弃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致使国人文化自信缺失的幕后推手——文化虚无主义,进行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全面批判,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坚定文化自信,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理论纠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邓小平早在1982年就说过:“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2]故而,要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侵扰,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从理论上对其纠偏。其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把握历史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无须讳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指导人们认识历史文化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理论指南。因此,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内容,明白文化本身受物质生产决定,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体现,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正确认识历史文化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自觉规避文化虚无主义者设置的种种陷阱。其二,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掌控国家意识形态主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1]4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但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不是顺理成章的,尤其是面对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变多样的态势,唯有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并融会贯通于国家意识形态的观念表达中,让人们能够接受认同、入脑入心,才能确保意识形态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从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效防范文化虚无主义的渗透。其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坚守人民至上的文化立场。纵观文化虚无主义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的诘难,归根到底,都是为输出其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削弱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人民至上的文化立场,秉持人民群众是历史文化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肯认是他们的实践活动促成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提供了历史文化向现实过渡的基础。故而,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使建设效果由人民评价、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和捍卫人民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清醒地辨识出文化虚无主义到底“为谁服务”“对谁有利”。

(二)方法驳斥: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文化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工具,科学的方法论能够帮助人们发现世界的内在规律,而错误的方法论则会使人们陷入对一切“意义价值的废黜”。文化虚无主义者运用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就是典型的错误代表,这种方法论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分析往往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即通过人为嫁接的感性材料来简单抛出反向的假设和推论,以达到其虚无一切历史文化规律的目的。因此,对于这种充满伪科学色彩的方法,我们必须自觉运用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对其加以批驳,才能做到对我国文化有一个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这无疑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其一,个别片断不能代表全部整体,主观意识不能决定客观存在。文化虚无主义者在方法运用上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13]。他们常常纠缠于历史文化中的细枝末节,意欲用小故事解释大趋势;他们还擅长把历史文化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严重违背历史文化本身的全面性和客觀性。于此,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既要注重细节更要把握全面,时刻做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原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唯有这样,才能从中抓住关键、站稳脚跟,自觉维护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二,共性不能泯灭个性,现象不能淹没本质。文化虚无主义者企图以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共性去改造别国的民族个性,以西方所谓的普世文化抹煞民族的特殊文化。他们从抽象概念出发,不去考察历史文化的渊源,其研究分析往往停留在表层,就事论事地进行武断评判,得出违背史实本质的错误结论。对此,我们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阐明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以戳穿文化虚无主义的精致“画皮”。首先,共性指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制约。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滋育涵养,都是现代化共性和民族个性并存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差异性、特殊性,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是不同国家追求本民族现代化这一共性目标的正确做法。其次,现象显现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而本质则显现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稳定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故而,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分析,既不能将现象与本质割裂,也不能盲目将两者混淆,必须坚持从史实出发,系统占有翔实的史料,并对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解读,“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东西,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14],要在挖掘出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作出客观且正确的评判。

(三)实践匡正:全面铲除文化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文化虚无主义者擅于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来贬斥社会主义、毁谤马克思主义,以期达到削弱我国文化自信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从理论和方法上揭露其错误实质,还要从实践着手,充分认识文化虚无主义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征,精准发力、立破结合,全面铲除文化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其一,坚守网络文化阵地。互联网虽然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为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走进社会大众生活提供了便利。因而,习近平明确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路文化”[1]337。针对网络上出现的文化虚无主义言论,务必及时反击,解疑释惑、正本清源、引导群众,以防止错误思潮持续发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各大新闻媒体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的带头作用,妥善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全方位抢占网络空间的舆论高地,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使文化虚无主义无处容身。其二,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既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主动仗。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引领力和感召力,从而切实提升我国话语的解释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发扬好中国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底气,使其自觉解蔽文化虚无主义炮制的假象。其三,广泛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曲解和篡改我国历史文化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的惯常做法。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科学地研究和宣传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又要采取更丰富的教育方法,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教育内容、强化教育效果,从而不给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蔓延留有任何可乘之機。其四,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文艺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正如习近平所说:“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350因此,必须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秉持“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要求,努力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以鼓舞人心、启迪智慧、增强自信,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蓬勃发展,成为防止文化虚无主义滋生的坚强堡垒。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李菱.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及影响[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列宁全集:第3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87.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0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8]列宁全集:第2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64.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

[1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8.

[14]列宁全集:第1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62.

【责任编辑:雨 蕙】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