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与提升
2021-08-03陆宜新
陆 宜 新
(南阳师范学院 期刊部,河南 南阳 47306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每年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也在不断增加.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养对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青年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2].科研是高校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具有推动作用[3],青年教师又是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生力军,只有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探索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需要从统筹优化外部环境与促进自身能力发展两方面考虑[4].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H高校的四个学院为研究对象,在表格中分别用学院一、学院二、学院三和学院四来代替.这四个学院基本上为社科类的院系,但从学院内专业讲授内容来看,其科研也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内容.本研究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四个学院在2016—2018年所发表文章数量、被引以及被下载情况等,以此分析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H高校在2016—2018年所发表文章为统计蓝本,统计分析四个学院的作者三年来的发文情况(所发英文文献除外).统计时间为2020年10月20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年来发表文章的总体情况
发表文章数量仅仅反映本学院青年教师科研的基本情况,但具体数据也能反映出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具体发表文章情况见表1.
表1 2016—2018年各学院发表文章统计
从各学院发表中文类期刊文章来看,不同学院情况不同,这四个学院发表文章数量最少的是学院二,可能与本学院的专业以及杂志的数量有关.从各个学院发表文章的具体情况来看,学院一三年内人均发表文章1.85篇,学院二三年内人均发表文章0.66篇,学院三三年内人均发表文章1.15篇,学院四三年内人均发表文章0.75篇,四个学院中有两个学院人均发表文章不足一篇,另外两个学院人均发表文章不足两篇.如果按照每一年来计算,人均还不到一篇文章.总的来说,各学院发表文章数量整体偏少,说明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
2.2 三年来发表文章的被引和下载情况
发表的文章被引和下载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文章的质量.被引频次是文章发表后被他人引用的次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所发表的文章在学术圈内的认可程度,文章被引次数越多,说明文章的观点在学术圈内的认可度就高,也说明文章的质量相对就越高;下载次数越高,说明阅读此文章的人越多,也能够反映出文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年内各学院的文章被引和下载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2016—2018年各学院发表文章被引和下载情况统计
从表2来看,三年发表文章的总被引频次为598,篇均被引2.07次;下载次数为55679,篇均下载192.7次.学院一三年发表文章148篇,篇均被引0.81次,篇均下载152.54次;学院二三年发表文章39篇,篇均被引4.1次,篇均下载300.87次;学院三三年发表文章54篇,篇均被引3.63次,篇均下载212.7次;学院四三年发表文章48篇,篇均被引2.54次,篇均下载205.9次.学院二篇均被引和下载次数高的原因是其中一篇文章被引频次为142,被下载5734次,从而提高了篇均数.总的来看,学院一的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还没有达到四个学院的平均数,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文章的选题不是很好,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也有可能选题是小众的,从而导致被引次数较少.
2.3 三年来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情况
本文只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统计各学院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情况.各学院发表核心期刊文章的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16—2018年各学院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情况统计
由表3可知,学院一三年所发核心期刊文章占发表总数的37.8%,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篇均被引1.32次,篇均下载209.98次;学院二三年所发核心期刊文章占发表总数的28.2%,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篇均被引13.91次,篇均下载727.82次;学院三三年所发核心期刊文章占发表总数的24.1%,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篇均被引7.15次,篇均下载337.23次;学院四三年所发核心期刊文章占发表文章总数的16.7%,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篇均被引5.875次,篇均下载509.625次.总的来说,学院一所发核心期刊文章最多,但篇均被引次数和篇均下载次数都最低,说明文章被读者认可度较低,说明文章的质量较低;相对来说,学院三所发文章的被引频次相对较高,查阅相关文章,主要是该学院所发表文章偏重于理工科和应用方面,因而被引次数相对较高,这与学科专业有关;学院二在核心期刊所发文章被引次数高属于特殊情况,因其中一篇文章的被引频次就达到142次,并且此文章的下载次数也达5734次,是由于这一篇文章把被引次数提高了.
三年内四个学院共发表核心期刊文章88篇,篇均被引4.17次,下载次数篇均320.75次,三个学院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超过平均数,下载次数也是这三个学院超过平均数,只有学院一所发文章被引频次没有超过平均数.但从文章数量来看,只有12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超过平均数.由此来看,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被引频次较低,大部分的被引频次都没有超过平均数,说明文章的选题可能不是热点和前沿问题,没有引起读者的重视和共鸣.这个结果也提醒作者在今后的科研选题时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特长,也要考虑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把自身的特长与热点以及前沿问题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特长,从而使选题新颖、观点新颖、论证新颖,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提高被引频次,引起他人的重视.
2.4 三年来发表文章人数及研究领域
根据统计各学院人数情况,学院一只有38人发表文章,占学院总人数的47.5%,学院二只有11人发表文章,占学院总人数的18.64%,学院三有30人发表文章,占学院总人数的63.83%,学院四只有18人发表文章,占学院总人数的28.13%.由此可以看出,只有一个学院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发表过科研文章,说明做科研的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从发表文章的总数及人员来看,四个学院共有97人发表文章,平均发表文章近3篇.据统计,发表文章的人员中只有36人发表文章数量超过平均数,大部分都低于平均数,说明发表文章的教师的研究系统性不强.从发表文章的研究方向来看,能够形成个人特色和系列研究的较少,大部分作者的研究系统性不强,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之感.从走访得知,大部分文章作者主要是为评职称而写,为了达到评职称的条件而凑数,这样也就很难形成固定的研究方向,也就不可能写出观点新颖、研究深入的文章.从统计结果来看,研究方向很散,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是散兵游勇,没有形成研究团队,这样也就形不成优势,也不能形成合力,显现不出特色,对于整个学院来说就形不成专业优势、专业特色和科研特色.
3 提升科研能力的路径与对策
3.1 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来看,科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完善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高校发展角度来看,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对于提升高校的育人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科研工作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和教育教学相辅相成,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引导青年教师对科研活动的价值做出认知,从而有效促使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树立为国效力的科研斗志; 清醒认识前沿科研成果对高校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不断强化自身科研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5],进而激发青年教师所具有的科研意识,推动青年教师能够重视科研工作、崇尚科研工作,并在科研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
3.2 优化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研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多学科通融.在现实条件下,青年教师的学历都比较高,大都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储存的知识领域较窄,不利于在研究中思维的发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教师需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线索,深研专业知识,但亦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自身专业以外的、与个人研究领域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并能被借鉴到自身的研究领域.作为院系的领导也要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组织相应的学术研讨活动,使其能够参与其中;组织专业性的讲座,适当扩大青年教师的知识面,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补充本领域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使其具备较强的总结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为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当知识面扩大,知识结构合理,才能将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使自己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产出高质量的成果.
3.3 营造科研氛围,搭建科研平台
新升本科院校由于科研基础差,底子薄,科研气氛不浓,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较少,致使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搭建相应的科研平台,引导青年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第一,各学院可以组织相应的科研专题报告,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作科研专题报告,使青年教师有机会参与学习,也可以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访学或参加相应的专题培训,使他们接受科研熏陶,从而凝练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第二,提供机会让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让教师与企业单位直接接触,促使教师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科研实践经验,为日后培养出优质学生打下坚实基础[6].第三,在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后,要选择一些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的科研导师,通过他们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7].
3.4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激发科研潜能
科研活动是一项复杂而系统且持久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把科研水平提高的,它需要做长期的努力,并且还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这就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青年教师能够沉下心来搞科研.首先,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以鼓励和支持,对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以帮助和解决,从而强化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制定比较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科研评价的量化指标,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教师不仅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且更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最后,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使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让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实惠并受到精神与物质的激励,要在青年教师中树立科研工作标兵,以此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5 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科研梯队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要想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仅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能做出显著成绩的,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团队,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况且,由于青年教师的经验不足,科研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科研团队,通过共同的努力产出较好和较多的科研成果.在院系内部,要使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科研方面的佼佼者,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就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发挥学院自身的学术特色和专业特色优势,凝练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形成以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为主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团队,为学院的发展和学院的科研提供保障.学院通过科研团队的建设,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产出一批既有质量又有数量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学院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