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1-08-03王丽雪

智慧健康 2021年18期
关键词:阻塞性呼吸衰竭动力学

王丽雪

(阳谷县中医院 呼吸内科,山东 聊城 2523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危重症疾病,限制患者气道通气情况,且病情严重者可诱发其他不良反应,如呼吸衰竭等,增加患者治疗难度,患者生命受威胁较大[1]。在呼吸内科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方式,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2]。为了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被运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且有相关研究表明:该种疾病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肺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善显著,同时患者的死亡率有效降低[3-4]。鉴于此,本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内科治疗中,为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阳谷县中医院收治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整理如表1所示,条件满足P>0.05。

表1 两组独立样本的临床资料数据整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59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吸氧、祛痰等治疗措施,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患者纠正水喝电解质紊乱的治疗,减轻患者病情症状。观察组(60例,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仪器选取:美国伟康BiPAP Harmony呼吸机;利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方式实现患者氧流量的有效调节。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参数,即吸气压力控制在4~8cmH2O;呼吸频率控制在13~17次/min;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调节参数,待患者通气功能改善后,停止调节,通气治疗时间控制在2h/次,且治疗频率为3次/d。

1.3 观察指标

就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肺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评价呼吸内科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与价值。①肺功能指标:主要选择FVC、FEV1、FEV1/FVC等指标作为患者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依据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判断患者肺功能情况;采用意大利柯时迈Pony FX肺功能测试仪检测。②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选择pH、PaO2、PaCO2等指标作为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依据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评价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采用丹麦雷度ABL800血气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经t、χ2检验,P<0.05表示本项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死亡率较低,插管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的比较分析

2.2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呈现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表4。

表3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分析()

表3 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分析()

表4 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表4 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诱发因素众多,但主要与患者肺部感染、支气管感染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病情较长,病情延展,累及相应组织器官,诱发其他病症,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受阻,促使患者肺功能降低,常规治疗措施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小,治疗时间较长,所承受病痛折磨时间较长,使得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6]。因此,应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高效的治疗措施,尽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怎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项研究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使得患者肺泡内的通气量逐渐减少,肺泡氧分压下降,而PaCO2呈升高趋势,加重患者病情,为了改善患者肺功能,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通气治疗,有助于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促使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得以改善,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在本项研究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的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均发生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趋于正常,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的pH、PaO2值均提升,PaCO2下降,说明患者克服呼吸末正压力,患者支气管被机械性扩张,降低气道萎缩情况的发生,实现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调节改善,预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在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应重视氧流量的调节,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情况,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调节氧流量,应从低水平压力开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确保患者得到高效的治疗,保障患者通气量,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速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内科治疗方案,治疗价值较高,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猜你喜欢

阻塞性呼吸衰竭动力学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