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例谈

2021-08-02刘耀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知正方体算式

刘耀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生动且深刻”的,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聚焦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课堂的宽度和深度。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4页“解决问题”为例,谈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做法。

一、把握新知“生长点”,激活思维

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知识的生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学习的新知点、需知点、疑惑点,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深度学习铺路。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看图列式计算:如下图,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学生甲说:“把3个正方体看作1份,5份多1个,算式列为3×5+1=16(个)。”学生乙说:“每3个正方体为1份,看作6份少2个,算式列为3×6-2=16(个)。”学生丙说:“把6个正方体看作1份,2份多4个,算式列为6×2+4=16(个)。”学生丁说:“每6个正方体为1份,3份少2个,算式列为6×3-2=16(个)。”

学生在有序观察和思考中列出乘加或乘减算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新知“活动点”,自主思索

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表达、反思。教学《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想一想:要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哪个信息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个信息还不知道?

(2)画一画:请把你计算客车座位数的想法在座位示意图上画一画。

(3)算一算:如下图,请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首先,学生在想、画、算的自主活动中,初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其次,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法和算法等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通过班级交流,学生初步体会到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

三、抓住新知“深化点”,强化思维

教师设计与学生认知延伸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及时拓展延伸,引发学生的质疑、反思和追问,能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深化。

教学《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时,当学生交流多种解题方法后,教师可以这样教学。

师:都是求座位数,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解题方法?

生1:有的同学是横向观察的,有的同学是纵向观察的。

生2: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都可以看成几个几多几,也可以看成几个几少几。

生3:观察的角度不同,解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师:都是横向观察,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4:我是看成8个4多1来算的,所以算式列为4×8+1=33(个)。

生5:我是看成7个4多5来算的,所以算式列为4×7+5=33(个)。

生6:我是看成8個5少7来算的,所以算式列为5×8-7=33(个)。

师:采用纵向观察列出的这几道算式,你们知道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生(齐):知道。

师:观察方法不同,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联系?

生7:无论是横向观察还是纵向观察,都可以看作几个几多几,用乘加来计算。

生8:无论是横向观察还是纵向观察,都可以看作几个几少几,用乘减来计算。

生9:无论看作几个几多几,用乘加来计算,还是看作几个几少几,用乘减来计算,其实就是认定的相同加数不同与加数个数不同,都可以用乘法计算,计算结果都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深度思考,进一步理解了知识的本质,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把握新知“成功点”,反思评价

当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这样既可以发挥经验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又可以使学生有意识地避免经验因素的消极作用。

在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这样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有的学生说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说学会了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说用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说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但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最终的结果都相同。

(作者单位: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新知正方体算式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怎么写算式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