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1-08-02吴术兰王秀敏陈旺英陈小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口腔癌出院依从性

吴术兰,王秀敏,陈旺英,陈小敏

(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513000)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实现对肿瘤转移复发的预防。但手术会导致患者颌面部缺损及功能丧失,对患者容貌、发音、进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也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1-3]。因此,对口腔癌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而口腔癌患者自入院到出院均存在不同的生理、心理问题,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问题进行阶段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4]。本研究对口腔癌患者实施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探讨其对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第八版《口腔科学》[5]中口腔癌诊断标准,病理诊断为口腔癌者;研究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者;治疗前无心理疾病史者;未接受相关治疗者;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者;意识清楚、理解能力正常,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口腔疾病者;存在其他癌症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患有免疫性疾病者;存在视听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有精神疾病史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6.53±9.37)岁;病程(10.87±5.23)个月;疾病种类:舌癌13例,唇癌9例,牙龈癌6例,其他12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0例。干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8±9.84)岁;病程(10.62±5.64)个月;疾病种类:舌癌15例,唇癌7例,牙龈癌5例,其他1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疾病种类、受教育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介绍常规口腔护理内容及要求;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术前相关准备事项、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取得患者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等;出院前予患者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口腔护理。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①第1阶段(入院1~2 d):向患者介绍医院相关制度、病区环境、责任医生与护士等,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初步建立护患信任关系,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了解患者口腔状况及家属陪护情况,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口腔癌的发病原因、相关并发症及口腔护理内容等,帮助患者理性接受疾病事实;进行饮食指导,监督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每日进行口腔清洗,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含糖量高的食物,纠正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时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及时解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避免患者因存疑而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家属情感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全感以保持其情绪稳定。②第2阶段(术前1 d):告知患者治疗方案,介绍手术流程、术前准备等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此时患者心理状况不稳定,对手术治疗存在焦虑、担忧、紧张的同时也对治疗结果充满期待,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强调积极配合的重要性,通过列举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稳定其情绪;另一方面协同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正向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③第3阶段(术后至出院前):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情况,预防感染,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潜在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嘱患者感觉不适立即反馈;向患者介绍术后化疗方案、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案,强调完成化疗周期的重要性,引起患者重视,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术后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及早期禁食,以促进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术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目标,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此外,与患者保持至少每日30 min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真实想法并满足其合理需求,耐心倾听患者感受,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组织开展病友会促进患者进行经验分享交流,扩大患者人际交往范围,鼓励患者将周围的支持与帮助转化为自身对抗疾病的动力;对遗留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碍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摆脱压力与痛苦,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④第4阶段(出院当天及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发放康复手册、健康教育手册等,强调院外自我护理对康复的重要性,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营养饮食、坚持康复锻炼等;指导患者的用药、皮肤与伤口护理等;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定期进行随访与追踪,嘱患者家属在患者逐渐回归社会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积极表达对患者的支持与鼓励,增强患者回归社会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希望水平:采用Hea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量表共12个条目,包括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个维度,各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48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希望水平越高。②自尊状况与体相障碍:采用中文版状态自尊量表(SSE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自尊状况,量表包括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及外表自尊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总分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尊水平越高;采用体相障碍自评量表(SSBI)评估患者体相障碍情况,该量表共8个维度,23个条目,各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计分,总分≥36分为体相障碍倾向的筛查标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体相障碍程度越重。③生活质量: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评估患者干预前、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12个疾病相关条目及3个综合问题,各项目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④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采用本院自制的依从性评估量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调查表共20项,包括疾病机制、日常口腔保健、护理配合等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越高;依从性量表共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依从性越好;护理满意度量表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HH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HH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SSES、SSB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SSES、SSB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UW-QO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UW-QOL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3.1 提高口腔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 希望是人对未来积极、现实、期待的目标抱有可实现的信念,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力量,能影响人的行为与处事方式。强烈的希望能给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帮助其适应疾病、积极应对,可作为患者实现健康的积极愿望。研究表明,口腔癌患者虽易因手术造成的容貌、生理功能、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其术后仍对未来抱有较高希望[6]。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在口腔癌患者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第一阶段通过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针对性减轻患者入院时对环境的陌生感,使患者获得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协同家属关怀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以稳定情绪。第二阶段通过侧重对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护理,来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与担忧;通过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第三阶段针对患者面对化疗及术后康复锻炼的心理变化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增加护患沟通、患者与患者的沟通,增强患者完成化疗的信心,扩大其人际交往范围,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制订康复目标,使患者感受到自身力量对康复的作用,激发其良性心态,积极采取行动对抗疾病。第四阶段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回归社会的信心。本研究干预组HH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增加患者对术后生活的期待,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原因在于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均进行针对性干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3.2 改善口腔癌患者自尊状况与体相障碍 体相障碍是想象中或轻微外观缺陷产生的痛苦或受损偏见。王秀华[7]报道指出,口腔癌患者因术后面部缺损、功能障碍等原因自尊受损,可出现体相障碍。而自尊状况与体相障碍并非一成不变,其会随患者实际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口腔癌患者术后面部畸形是影响患者自尊状况与体相障碍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因无法以新形象面对自己与他人而出现性格缺陷,拒绝回归社会,需实施护理干预使患者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本研究采取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术后分阶段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现实。因此,干预后干预组自尊状况及体相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改善口腔癌患者自尊状况与体相障碍方面有积极作用。

3.3 提高口腔癌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口腔癌为难治性癌症,患者易因疾病本身、手术治疗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惧、自尊受损等负性情绪发生应激反应,心理-神经-免疫系统相关反应可降低患者免疫力,不利于疾病恢复。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与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治疗的信心,可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减少心理应激反应。此外,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患者以积极心态进行治疗,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8]。本研究通过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至出院后采用心理护理解决不同阶段出现的焦虑、紧张、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转变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减少其心理应激;针对不同时期的治疗、护理步骤,将传统健康教育中杂乱、不连贯、繁多的知识分段,“因时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理解知识与配合疗护,因此干预组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步骤、有意识地向患者输入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3.4 提高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 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中,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要指标。口腔癌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说话不清、沟通不畅、吞咽障碍等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其生活质量[9]。本研究对口腔癌患者实施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生理、心理特点满足其心理情感支持、社会支持及健康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更具针对性、个体化。因此,本研究干预组UW-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提高口腔癌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阶段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为口腔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口腔癌出院依从性
重视口腔卫生,有助减少口腔癌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口腔癌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