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采高综采面坚硬顶板破断特征相似模拟研究

2021-08-02

2021年8期
关键词:覆岩端头采区

魏 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 神农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高平 048400)

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虽然国家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转型,但是短期内,煤炭的主体消费能源地位不会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采掘设备与开采技术不断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开始兴起,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快速的开采进度以及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大、中、小煤矿开采[1-2]。虽然综采工艺已广泛应用,当煤层顶板赋存坚硬岩层时,由于综采工艺其推采速度较快,短时间形成大范围的空顶,当坚硬顶板岩层突然破断,极易造成工作面形成冲击气压,造成工作面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尤其当采高较大时,该类隐患更为突出[3-5]。神农煤业15102工作面开采15号煤层,煤层顶板赋存坚硬岩层K2灰岩,厚度6.5~7.5 m,深灰色、厚层状,沉积稳定,层理结构,在邻近工作面开采时,顶板岩层周期来压强度较大,造成了工作面出现压架现象,表明了支架选型和开采工艺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为此,本文以该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研究神农煤业大采高综采面覆岩破断特征,为工作面开采工艺和支架选型提供参考,可指导坚硬顶板下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回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工程背景

神农煤业15102工作面位于井田一采区南部,工作面开采15号煤层,地面标高+1 006~+1 066 m,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南部,北部为15101综采工作面;南部未开采;东面80 m为F1断层;南部为实体煤;西部依次为一采区轨道大巷、一采区胶带大巷、一采区回风大巷,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相对稳定,局部含一层夹矸,平均煤厚为4 m,煤层倾角+2°~-6°,老顶为K2灰岩,厚度6.5~7.5 m,深灰色、厚层状,沉积稳定,层理结构,局部裂隙较发育,厚度变化不大,直接顶为泥质灰岩,厚度0.6~0.8 m,黑灰色,层状结构,沉积稳定,含少量植物化石,质地坚硬;直接底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厚度0.1~0.3 m,灰黑色,层理结构,质地较松软,老底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厚度3.35~10.28 m,含少量黄铁矿结核,质地较松软。

2 大采高综采面覆岩破断特征

为研究大采高坚硬顶板破断特征,基于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建立大采高坚硬顶板开采模型。相似模拟实验中,自左侧20 cm处开始做切眼,图1中(a)~(j)分别给出了推采35 cm、45 cm、50 cm、60 cm、70 cm、80 cm、90 cm、100 cm、110 cm和120 cm时,对应的工作面顶板覆岩破断特征。

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采,采空区顶板岩层悬露跨距逐渐增加,覆岩载荷开始作用至顶板岩层,当其达到岩层自身承载极限时,顶板岩层出现初次破断,基本顶及其上覆岩层出现下沉现象。由图1可知,基本顶岩层初次破断发生在工作面推采30 cm时,初次垮落步距25 cm,垮落带高度3.1 m,是采高的0.7~0.8倍,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移,基本顶岩层开始出现周期性垮落破断,即周期来压现象,当工作面推采至40 cm时,工作面基本顶岩层出现整体破断现象,上覆岩层出现离层现象。此时,顶板垮落大高度约为4.3 cm,工作面推采至50 cm时,采空区顶板岩层大范围破断,基本顶垮落长度近60 cm,垮落高度近10 cm,是采高的2.4~2.5倍,此时工作面处岩层垮落角为59°,切眼处垮落角为52°。

图1 不同推采进尺对应的顶板覆岩破断特征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至60 cm时,采空区覆岩再次出现破断现象,顶板岩层离层加剧,出现纵横向破断裂隙。同时,工作面后方覆岩出现斜切垮落,表明上覆岩层失稳破断,向下传递覆岩应力,造成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此时上覆岩层垮落长度大30.1 cm,垮落高度为18.1 cm,是采高的4.4~4.5倍,顶板坚硬岩层绝大部分已垮落破断,工作面处覆岩垮落角约为54°。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70 cm时,工作面上覆岩层整体性出现大面积破断下沉,此时上覆岩层垮落高度大31.3 cm,是采高的7.8~7.9倍,上覆岩层离层区范围大大增加,裂隙长度增加至30.0 cm,并在持续向上发育,由于上覆岩层的整体性垮落破断,压密闭合了低位岩层离层裂隙,工作面处覆岩垮落角约为61°。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80 cm时,工作面高位覆岩出现大范围变形破坏,构成弯曲下沉带,同时离层裂隙继续发育,裂隙发育长度达32.0 cm,其延伸范围同步增加,工作面后方垮落岩块开始逐渐充实采空区,后方采空区低位覆岩逐渐区域平衡,此时,采空区覆岩垮落高度为44.2 cm,是采高的11.0~11.5倍,工作面处覆岩垮落角约为62°。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90 cm时,工作面后方垮落岩块充实采空区,垮落带及低位裂隙带岩层层间裂隙逐渐闭合,但其高位覆岩出现层状垮落,横向裂隙发育长度达30 cm,顶板岩层周期性垮落。此时,采空区覆岩垮落高度为48.9 cm,是采高的12.0~12.5倍,工作面处覆岩垮落角约为62°。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100 cm时,高位覆岩层间裂隙继续发育,横向裂隙发育长度达42.7 cm,裂隙离层间距大2.3 cm,并继续向上发育,低位覆岩层间裂隙闭合,坚硬基本顶已完全垮落,采空区逐渐压密充实。

当工作面继续推采110 cm时,高位覆岩裂隙充分发育,出现大范围弯曲下沉,此时,采空区覆岩处于“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形态。当工作面继续推采120 cm时,工作面推采结束,覆岩应力充分传递至顶板岩层,整体岩层垮落形态近似对称分布,在工作面端头形成传递岩梁结构。

综上所述,在大采高综采面覆岩破断特征研究中,顶板岩层初次破断后,基本顶及其上覆岩层出现下沉现象,低位岩层逐渐出现离层,顶板岩层初次破断长度为25 cm,周期来压步距为 10~15 cm,工作面推采结束后,采空区岩层垮落形态近似对称分布,在工作面端头形成传递岩梁结构,即在工作面端头形成支承应力,一定程度上造成端头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应注意加强矿压观测和端头支架的选型。

3 结 语

大采高综采面推采速度快,易造成采空区坚硬顶板大面积垮落、覆岩活动剧烈。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采,覆岩载荷开始作用至顶板岩层,顶板岩层初次破断后,基本顶及其上覆岩层出现下沉现象,低位岩层逐渐出现离层,随着推采距离的增加,垮落岩块充实采空区,低位岩层层间裂隙逐渐闭合,高位覆岩出现离层现象,并产生层状垮落,采空区覆岩始终处于“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形态,工作面推采结束后,采空区岩层垮落形态近似对称分布,在工作面端头形成传递岩梁结构,研究成果为神农煤业15102工作面开采工艺和支架选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覆岩端头采区
复杂条件下的采区系统优化实践
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常村煤矿花垴回风井主要通风机投运方案论证
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研究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浅埋煤层群重复采动覆岩运移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邢台矿25300 采区开掘巷道防治水技术研究
这个村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外运垃圾
专家剖析:如何减少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后的刺穿事故
充填条带开采岩层移动规律及地表沉陷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