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信息素养”研究主题的热点分析*

2021-08-01孟艳丽

甘肃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词频主题词信息素养

孟艳丽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070)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医学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伟大使命,需要有精湛的医术才能胜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临床医学工作者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获取、鉴别和有效地利用信息,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素养,即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简单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1]。信息素养能力是临床医学工作者进行工作和科研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及时、准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发展方向,对相关论文的主题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研究,能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临床医学在信息素养主题研究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医学界和信息学界深入主题研究和建立评估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1 数据来源和主题分类

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全文数据库为信息来源,以信息素养和临床医学为并列主题进行全文句段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 年11 月30 日,共获取论文541 篇,并对541 篇论文进行转换,分类和主题提取处理,共获取研究主题40 个,词频870 次,占总词频1893 次的46%。为了便于系统规范的具体分析,把40 个主题归纳成信息素养、人员、部门、教育、医学、信息和其他7 个大类,并对其进行分析。

2 临床医学和信息素养主题研究分析

中国知网(CNKI)收录临床医学和信息素养主题相关论文541 篇,本文采用从论文内部入手,提取主题词进行分析的词频分析法,对541 篇论文进行转换,分类和主题提取处理。由于篇幅限制,只提取前40 个高频词进行分析,把40 个主题归纳成7个大类,包括信息素养265 频次,占总词频的30.46%;人员141 频次,占总词频的16.21%;部门134 频次,占总词频的15.41%;教育229 频次,占总词频的24.68%;医学75 频次,占总词频的8.62%;信息64 频次,占总词频的7.36%和其他72 频次,占总词频的8.28%。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词频分析法,内容分析的词频分析法是基于定性分析的量化研究方法,是透过文献外层现象探视内容本质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特定主题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剖析[2],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3]以及动态和趋势。内容分析的词频分析法不是把论文外部的某个检索点作为统计分析对象,而是深入论文内部,挖掘文章内部研究主题的语句及语词的出现频率,找出联系规律,以此来探讨论文研究的热点和主要内容。

2.1 信息素养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信息素养在临床医学领域主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7 大主题研究中词频最高的一位。词条只有8 种,词频高达265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30.46%,排在7 个主题之首。

表1 临床医学和信息素养主题研究分析

从图1 中看出,信息素养主题涉及范围较广,归纳成四类,即素养,教育,素质和健康。素养类包括: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医学信息素养,三者词频数占8 条总量的63%。教育类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2 个主题词,二者占词频总量的26%。素质类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素质两类,二者占词频总量的8%。而健康类包括:健康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两类,二者占词频总量的7%。临床医学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临床技术能力就必须掌握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这离不开信息素养教育。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和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为临床医学工作者提高信息素养提供了便利。

图1 信息素养主题研究分析

2.2 信息素养“人员”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人员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7 大主题研究中按词频高低排在第二位。词条只有9 种,词频141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16.20%,排在7 个主题次首位置。

从图2 中看出,信息素养人员主题研究中,医学生主题词频次较高,词频86 次,占词频总数141次的61%。信息素养人员主题研究中还包括研究生词频11 次和本科生词频9 次。医务人员在该主题研究中词频16 次,居“人员”主题中的第三位。学科馆员在信息素养人员主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居第二位,词频19 次。人在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员主题研究中,学科馆员是信息素养的主体,而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则是信息素养的受体。信息素养的提高,归根结底就是提高人员的信息素养的水平和能力,所以“人员”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和现实相符合的。

图2 信息素养“人员”主题研究分析

2.3 信息素养“部门”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部门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词频数量仅次于信息素养和人员,占第三位,同样也是7 大主题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高频主题。词条只有5 种,词频136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15.63%。

从图3 中看出,信息素养部门主题研究中,图书馆主题词频排在第一位,词频38 次,占词频总数136 次的27.94%。5 个主题词中有4 个涉及不同种类的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图书馆蕴藏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等纸质信息资源,同时又购置和管理着大量数据库等网络电子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为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信息素养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提供了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图书馆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信息开发人员、文献检索人员。这些人员为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信息素养的水平和技能,起到传授指导的重要作用。

图3 信息素养“部门”主题研究分析

2.4 信息素养“教育”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教育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占总量的第四位,同样也是7大主题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高频主题。词条只有8种,词频119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13.67%。

从图4 中看出,教学在教育主题研究中占得比重较大,包括教学应用、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4 种主题词占教育总词8 种的50%,词频73次,占总词频119 的61.34%。可见,在信息素养教学主题研究中主要是体现教学研究。医学教育和临床教学主题词则是反映医学临床教育。人才培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文献检索是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多以文献检索课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仍无法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信息素养教育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育理念,培养受教育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PBL 教学中,分别从嵌入前期课程准备、中期实施、后期评估研究嵌入PBL 教学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提高受教育者信息素养能力,实现PBL 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正向协同发展[4]。

图4 信息素养“教育”主题研究分析

2.5 信息素养“医学”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医学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占词频总量的第五位,同样也是7 大主题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高频主题。词条只有4 种,词频75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8.62%。

从图5 中看出,信息素养医学主题研究中,循证医学主题词词频排在第一位,词频36 次,占词频总数75 次的48%。4 个主题词中有3 个涉及的是医学专业,有一个主题词是与信息素养技能有关的文献检索。可见,医学特别是循证医学与信息素养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循证医学的实践过程依赖于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始终贯穿于循证医学实践的全过程,对循证医学实践的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5]。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务人员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手段,而循证医学的基础就是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为循证医学服务,而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又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检索、信息鉴别和信息临床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升临床技能[6]。

图5 信息素养“医学”主题研究分析

2.6 信息素养“信息”主题研究分析

从表1 得知,信息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词频数量占第六位,同样也是7 大主题研究中比较重要的高频主题。词条只有5 种,词频64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7.35%。

从图3 中看出,信息素养信息主题研究中,医学信息学和医学信息两个主题词词频排在前两位,共有词频32 个,占词频总数64 次的50%。其他三个主题词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则是信息业务方面的内容,是信息技能的应用。临床医务人员要通过信息服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快速准确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医学信息,提高医学科技水平和临床业务能力。

图6 信息素养“信息”主题研究分析

2.7 信息素养“其他”主题研究分析

主题类目比较分散,整理归成其他主题。从表1得知,其他在临床医学信息素养主题研究中词频数量占第七位,同样也是7 大主题研究中的高频主题。词条只有5 种,词频72 次,占总词频870 次的8.27%。

从图7 中看出,信息素养其他主题研究中,PBL主题词频排在第一位,词频22 个,占词频总数72次的30.55%。传统的单一面授方式的文献检索课,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发展的要求,亟待一种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出现。PBL 就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PBL 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老师辅助引导,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7]。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解决问题和多种学习途径为中心,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8]。新的信息素养的传授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的水平和业务能力。

图7 信息素养“其他”主题研究分析

信息素养是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核心是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对每一位临床医学工作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信息素养研究主题进行分析,获取大量相关数据,充分地揭示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界“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对该主题的深入研究以及探索学术发展规律等有了整体的认识,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探索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猜你喜欢

词频主题词信息素养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社区公园归属感营建要素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云存储中支持词频和用户喜好的密文模糊检索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