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图画,还原语文的生命图景

2021-08-01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中心小学汤虹飞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乌蒙山中华叶子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中心小学 汤虹飞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内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各版本出现过的老课文,另一类是新加入的一些新课文。笔者认为,不管是新课文还是老课文,只要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细读文本,把握好目标,分析好学情,就能把课上得精彩。笔者综合以下几点,谈一谈利用图画思维解读文本,还原语文生命图景。

一、把小小的标点读成一幅画

我们引领学生接触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如果不断地打破模式,有了创新,有了陌生化,那么会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比如,标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陌生化”,它们也是会说话的,它们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默默地传达着自己的情感。我们来看一看笔者执教《桥》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有怎样的发现?

生:我发现第2句中的前两个句号都变成了逗号。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读书就是需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生:我发现第一句中一个词语就组成一句话,这样的句子不多见。

师:是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那么,逗号和句号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在朗读时,句号较之逗号停顿的时间稍微长一些。

师:带着思考来读书,才叫真正的会学习。为什么这两处停顿的时间变长了呢?

生:因为作者想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从天而降”。

生2:我想到了“大雨如注”。

生3:我仿佛看到整个世界顷刻间被这雨活活地压垮似的。

生4:我仿佛听到了大雨撞击地面时的一声巨响。

生5:我突然想到了陆游的“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这句诗。

生6:我回想起来读过的一篇文章《大江保卫战》的开头: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我们读书,有了想象,那么一切也都有了。这小小的标点读成了一幅画,读出了大自然的图景,读出了小说的图画。

二、把特别的词语读成一幅图

《七律·长征》这首诗中“逶迤”和“磅礴”这两个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逶迤”就是形容道路、山、河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磅礴”就是形容其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呢?我们看一看笔者观摩到的一节有关这两个词的点拨。

第一步,教师出示句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并标红“逶迤”和“磅礴”。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学生开始思考。在期待学生的回答期间,教师进行了第二步。教师说:“仔细观察这两个词的偏旁(教师单独出示这两个词,红色标识了走之底和石字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五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乌蒙山?”学生开始蠢蠢欲动。第三步,教师问:“谁能到黑板前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五岭和乌蒙山呢?”某学生上台画出了“五岭”和“乌蒙山”(见图1和图2 )。

图1 逶迤

图2 磅礴

看着这两幅简笔画,学生回答综上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五岭。”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森郁突兀的乌蒙山。”就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时候,教师进行了最后一步教学。教师问:“同学们看,逶迤的五岭像什么?磅礴的乌蒙像什么?”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五岭和乌蒙山的图片。一个学生答道:“逶迤的五岭就像是一条长蛇盘旋在天地之间。”另一个学生答道:“磅礴的乌蒙山层峦叠嶂,就像是高耸入云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还有学生说:“我觉得五岭的逶迤,就像是银丝落在了九天。而乌蒙山险峻得就像是火海,就像是刀尖。”最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们的中国汉字都是与实物有一定联系的,逶迤的走之底就代表着连绵起伏,而磅礴的石字旁就意味着险峻。”

山峦,像银丝,像长蛇,像巨人,像刀尖,像火海,多么符合字形字意啊!学生通过观察字形,把有内蕴的词语读成一幅图,教师再激活想象,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这是什么?这就是激活学生的想象。

三、把简短的一句话读成一段动画

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可谓是经典之作,他的经典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也不在于细腻的笔墨,而在于他细致观察后的真情表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好看得很”这简短的一句话里藏着什么呢?笔者带领学生针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展开了讨论。

师:“好看得很”可以换个说法吗?

生1:非常好看!

生2:特别好看!

生3:好看极了!

生4:好看得不要不要的!(生笑)

师:如果我们把“好看得很”换成你们刚才的说法,你觉得好不好呢?

生:不好,如此文字就失去了它独有的色彩!

师:能具体说说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生:这句话是一种生活化的表达,就像长辈夸赞我们的时候说,“这个孩子聪明得很”和“这个孩子很聪明”,听起来,前一个夸赞的真诚度更高一些。

师:这是个很有价值的思考。

生:我觉得不能换,因为“好看得很”既是在概述爬山虎叶子的美,又是叶圣陶老先生惊喜和感叹的情感迸发。

师:叶老为何惊喜、感叹?再读读这一句,你看到了爬山虎叶子怎样的美?

生1:层层叠叠的叶子你掩着我,我掩着你,如同列队观看节目的孩童,争相翘首,却又排得整整齐齐。

生2: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你搭在我的肩上,我躲在你的身下,配合得协调有序,就是不给阳光留一丝空隙。

生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随风舞动,犹如西湖上漾起的一层又一层波纹。

生4:一阵风拂过,叶子你挤我,我挤你,宛如溪流里夺食的游鱼。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段动画。难怪叶圣陶老先生说——

(生齐读)

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学生却读出了不同的风景,读出了作者不同的感受,还读出了一段美丽的动画。经典就如同醇美的佳酿,越品越有味,越品越有趣。如果在经典中把握好语言独特的表达特点,那么独特的语言练习,就会在学生内心深处种下语言的种子,他们会在阅读和习作的时候留心并运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开花、结果。

四、把长长的篇章读成一本“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一个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另一个是“学习写书信”。从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可知,这个单元是“励志爱国篇”,我们如何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呢?笔者以为可以先俯瞰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中华不振”这个支点展开,把课文读成一本“书”。

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谁说的?

生(齐):周恩来!

师:数一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3次。

师:周恩来为什么会有这个志向?

生:因为“中华不振”。

师:“中华不振”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课题两侧分别板书:中华不振)

生:3次。

师:能结合课文在这3次“中华不振”的前面填上合适的动词吗?

生1:听说、听见、耳闻中华不振。

生2:看到、看见、目睹中华不振。

生3:想象、感悟、体会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的板书,你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给我的板书装饰一下吗?(分别在2个“中华不振”的前面板书:耳闻、目睹)

(其中一名学生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成了一本“书”,如图3)

图3

这样鲜活的一本“书”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浸润、沉潜在三个事件之中,思维瞬间被打开,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结合这幅图能把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再说得清楚一些吗?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生:周恩来因为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所以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如果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说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吗?

生:周恩来之所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他耳闻了“中华不振”,目睹了“中华不振”。

透过这本“书”,学生去想象“中华不振”的画面,如此,学生的愤怒之火被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被感染,本课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也将在这本“书”中绽放,这就是图画的力量。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理解、倾听、表达、表现,把学生的思想情怀、内心体验转化成语言文字的过程。“语言文字首先是一个象。”象,即形象、印象、意象,我们把语言文字还原成“象”,换言之,也就是让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画。聚焦一幅幅“画”,也就还原了语文的生命图景,从而让这些画面、这些场景深入学生内心。

猜你喜欢

乌蒙山中华叶子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完成编印
乌蒙山奔来“幸福使者”
山的国度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