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1-07-31梁若翔孟勇军
梁若翔,付 娇,孟勇军
(1.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9)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排水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高黏改性沥青也得到了广泛研究。高黏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相比,不仅黏度更高,弹性更好,而且其高低温性能、水稳性、耐久性都得到全面提升,在提高路面路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1]。在日本,其排水路面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高黏改性沥青,而 TPS 改性剂是日本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能显著改善排水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2]。我国在2002年后引进了日本的TPS改性技术,但是由于TPS改性剂价格过高,国内学者便积极探索研究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高黏改性剂。李广俊[3]对3种不同的高黏改性沥青进行试验,得出研究配制的SBS+15%TPS高黏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好、水稳定性好以及抗变形能力强。金杰等[4]研发的高黏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软化点高,黏度大。张金生等[5]从沥青的基本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进行分析,得出SVA高黏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黏度、粘韧性以及抗老化性。
本文从降低工程造价出发,研究选用合适的高黏改性剂,通过室内制备得到高黏改性沥青,并通过性能试验,分析其基本性能和流变性能。
1 高黏改性沥青的原材料和制备
1.1 SBS改性沥青
本研究采用的是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1.2 高黏度添加剂
本研究采用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黏度添加剂,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高黏度添加剂技术指标表
1.3 制备
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基本分为四步,即加热、搅拌、剪切及溶胀发育。具体步骤如下:
(1)用盛样器装取SBS改性沥青500 g,然后放进烘箱中加热至180 ℃。
(2)按照设计比例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黏度添加剂,加入到SBS改性沥青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使用剪切机以5 000±200 r/min速率剪切沥青30 min,剪切温度为180±10 ℃。
(4)停止剪切,把制备好的高黏改性沥青放入180±5 ℃烘箱中发育30 min,然后浇模进行相关试验。
2 高黏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
2.1 基本性能试验
为确定高黏度添加剂的最佳掺量比例,本次研究选择7%、8%、9%、10%四种掺量比例进行对比试验,依次测定高黏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动力黏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结果表
由表2可知,沥青的针入度逐渐降低,当掺量为8%时,针入度降低的幅度较大,降低0.1 mm左右;当掺量为9%、10%时,针入度降低的幅度较小。沥青的延度逐渐增加,当掺量为8%时,延度增加的幅度较大,增加3 cm左右;当掺量为9%、10%时,延度增加的幅度较小。沥青的软化点逐渐增加,当掺量为8%时,软化点增加的幅度较大,增加2.5 ℃;当掺量为9%、10%时,软化点增加的幅度变小。60 ℃黏度越大则高温条件下沥青对集料的粘附性越好,当掺量为7%时,沥青的60 ℃黏度已提高到2.66×105Pa·s,远超规范≥50 000 Pa·s的要求,并且随着掺量比例的加大而继续提高。
所以,总体来看,7%~10%高黏度添加剂的掺量越多,延度、软化点、60 ℃黏度三项技术指标是逐步增大的,但是综合考虑施工和易性和经济性方面,8%性价比是最高的,即最佳掺量比例为8%。
2.2 流变性能研究
本项目对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通过温度扫描研究沥青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以及车辙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沥青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如下:
2.2.1 复数剪切模量
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得到G*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
图1 复数模量-温度关系曲线图
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复数模量值整体降低,并且降低的趋势接近,表明温度升高时沥青抵抗外界荷载的能力下降。虽然高黏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值有着类似的变化趋势,但高黏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值始终大于SBS改性沥青,且随着掺量比例的加大而升高,表明掺加高黏度添加剂使沥青抵抗外界荷载的能力得到提升,当掺量从0变为7%时,复数模量值明显升高;当掺量>8%时,增强效果逐渐降低;当掺量从9%升高到10%时,复数模量值几乎没有增长。所以,综合来说掺量为8%时,增强效果最佳。
2.2.2 相位角
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得到相位角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图2 相位角-温度关系曲线图
由图2可知,相位角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大,表明温度升高时沥青的弹性占比变小,黏性占比变大,沥青的不可恢复变形增大,容易形成车辙。高黏度添加剂掺入SBS改性沥青后,相位角变小,表明沥青的可恢复变形增大,能减少车辙病害发生的概率,而随着掺量比例的加大,相位角继续降低,当掺量从8%增加到 9%时,相位角的降低幅度减小,当掺量从9%变为10%时,相位角数值几乎不变,所以适宜的掺量比例为8%、9%。
2.2.3 车辙因子
车辙因子综合考虑了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能很好地反映沥青的抗车辙性能,通过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计算车辙因子,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车辙因子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变小,而高黏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始终大于SBS改性沥青,表明高黏改性沥青比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抵抗外界荷载的能力,抗车辙性能较好,并且随着掺量比例的加大,车辙因子也逐渐变大,当掺量从7%到8%时,车辙因子变大的幅度较大;当掺量>8%时,车辙因子变大的幅度减小;当掺量从9%增加到10%时,车辙因子未见变大迹象。
图3 车辙因子-温度关系曲线图
3 结语
(1)采用SBS改性沥青添加高黏添加剂的方式制备高黏改性沥青,结合不同掺量对针入度、5 ℃延度、软化点、60 ℃黏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添加比例为8%时, 60 ℃黏度达到了3.11×105Pa·s,远超规范≥5.0×104Pa·s的要求。
(2)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沥青复数剪切模量、相位角以及车辙因子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制备的高黏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