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圈”出美好生活
2021-07-30张配豪
张配豪
衡量社区生活是否方便,人们一般会考量小区附近的交通、商超、医院和学校等是否齐全。现在不少年轻人还会考虑附近有没有健身房、咖啡馆、美食店等。如果从家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这些场所,是不是会感觉生活特别美好?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制定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于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实施,其中重点提及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就是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那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如何规划建设,《指南》在哪些方面作出要求?社区生活圈怎样圈出美好生活?
上海的“社区生活圈行动”
传统“居住区”“居住小区”以人口规模(也就是千人指标)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带有一定计划分配特征,强调居住这一单一功能,对不同社区中不同年龄人口的不同需求响应不够。“社区生活圈”是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通过居住、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不同功能的有机组合,在生活圈这一空间范围内生产生活休闲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体现感知空间的邻里圈、社交圈,是规划设计思路从计划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2016年,上海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就是说,以家为中心,步行15分钟的可达范围内,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服务平台。按照《导则》,生活圈一般范围在3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为5万—10万人。
“以前这里人也不好进来,现在每天在步道上走上两圈,再到器材上拉上几下,勿要太惬意哦。”上海南翔东社区居民王善本最近心里乐开了花,他只要出门5分钟就能步行到小区新改造好的口袋公园里。和他一样,小区里8000多名居民正在享受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生活。
“‘我嘉·邻里中心开业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想去健身、喝杯咖啡,几分钟就走到了。”南翔居民李先生说的这家邻里中心,坐落在嘉定区南翔镇宝翔路、芳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5796平方米,是南翔首个以现代服务理念打造的邻里中心项目,去年6月正式启用。
邻里中心一层主要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设置餐厅、阳光助残服务平台、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二层聚焦亲子类服务项目,如市民娱乐活动室、儿童主题活动区、健身房、咖啡吧等;三层主要包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中心、群团服务站等;地下一层是大型生鲜超市。
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老人的关爱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点。
“小伙子,给我把头发剪短点。”“好的,大伯,您坐好了。”邻里中心内不时传来欢笑声。推开大门,一间间相邻的活动室内,你会看到这样一幅幅景象:老人们坐在棋盘桌边,两两“对决”;另一间阅览室内,一位老人正在翻阅当天的报纸,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而在他旁边的几名老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正在播放的剧情。
“通过试点,我们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生活服务‘一网优服集中到一个综合体来,就近服务周边居民。”南翔镇党委书记严健明表示,要通过功能设置接地气,实现空间场所聚人气、群众脸上有喜气的效果。
“我嘉·邻里中心”是一个缩影。上海的16个区,都根据各自需求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社区综合服务品牌,如浦东新区的“家门口”、徐汇区的“邻里汇”、虹口区的“市民驿站”等。今年以来,上海各区建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扩大覆盖面。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完成180个项目落地,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等一批社区整体成效显著,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得到整体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
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相结合
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想要打造15分钟生活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公共空间,如果新建基础设施,可供腾挪的场地又很有限,想要满足市民的需求,考验着管理的智慧和经验。
上海部分中心城区近几年通过盘活社区周边和街面资源来拓展公共空间。比如静安区彭浦镇的一个老小区,就通过拓宽内部道路,增加了70多个停车位;而在普陀万里社区,将原先一个小区的售楼处改成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入住,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介绍,早在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就启动了《指南》的前期研究编制工作,“近两年来,一是总结了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西安、武汉、沈阳等地在城镇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多规合一优势;二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征询专家、公众和地方的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的软件建设也很重要,比如社区生活圈的文化凝聚力,居民之间的包容和理解也很关键。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社区治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有组织地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当中,那么怎样增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师李东泉说:“社区积极分子扮演着关键角色。今后社区治理中要善于发现和动员社区积极分子、建立社区各个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社区的核心是人,社区发展的根本要义是人的发展,同时也依赖人的参与;社区治理既需要面对人,也需要依靠人。居民参与要强调从量到质的变化,也要重视社区积极分子的作用。”
除了城市,乡村同样承载着未来的生活形态,该如何设想乡村社区生活圈?上海在今年1月份发布了一份“请你构想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的问卷,在这次意见征询当中,自然生态最受期待。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郇指出,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城市社区的政府起了更重要的主导作用。“乡村社区目前老人和小孩居多,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比城市社区差,调动起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建设的积极性,对乡村社区规划十分重要,这也是做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必要性所在。”
《指南》提出,城镇社区生活圈可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乡村社区生活圈可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层级。同时,《指南》还针对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社区生活圈必须“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李枫表示,相信我们一定会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法,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城乡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各地可立足实际,统筹经济能力和资源条件,结合居民需求,评估主要影响因素,细化《指南》的技术规定,使社区‘圈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