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论选择
2021-07-30赵宇新孙先民
赵宇新 孙先民
内容提要: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和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而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构建是战略实施的关键。当前流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局限性使其难以充分满足这一战略需要。现有经济理论中,主流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流通阐述较为充分。对比而言,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对实现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目标更具优势,本文以其作为我国现代流通体系方法论的基础,结合我国制度特点和实际国情,加以梳理和完善后,尝试构建适用于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方法论体系。希望本研究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流通领域的进展略尽绵力,能对当今流通经济学研究视野的拓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现代流通体系;方法论选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1)03-0047-10
收稿日期:2020-03-16
作者简介:赵宇新(1975-),男,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孙先民(1964-),本文通讯作者,男,黑龙江虎林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商品流通与现代服务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BJY174。
受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和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广泛传播的影响,国际经济已呈现整体衰退迹象。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党中央适时调整发展战略,2020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2020年9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②。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完善的工业链条为实施“双循环”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形成了具有满足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要求,具备依靠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基础。“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流通效率的提升对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流通体系现代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已进入流通体系升级的窗口期,但应以什么样的逻辑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仍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思考。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不断恶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格局不断变化,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一方面,支撑近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制度红利和技术红利明显衰减,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多边体制受到空前挑战,上一轮工业创新技术的价值增值能力不断弱化;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分化重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加剧。无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如何,都必然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轉型,并从根本上影响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形态和治理机制。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日益复杂,风险和挑战也不断增加。
(二)疫情暴发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将在今年收缩52%,疫情或将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各国内需、供应、贸易和金融链条断裂严重。预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收缩7%,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下滑25%,发展中经济体将出现60年以来的首次全面衰退。预计2020年全球人均收入将降低36%,数百万人口将陷入极端贫困。2020年欧洲和中亚地区经济将萎缩47%,俄罗斯经济将萎缩6%,美国和日本经济可能下滑61%,欧元区将下滑91%,中国经济今年增速将放慢至1%。依赖于全球贸易、旅游、大宗商品出口和外部融资的国家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存在明显的脆弱性,危机可能构成重大的全球性挑战。随着疫情缓解,世界经济有望在2021年走向复苏。但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存在,这些风险包括疫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金融动荡、全球贸易和供应链进一步断裂等,世界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③。
(三)经济发展任务艰巨
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由负转正,这说明我国经济具有超强的韧性。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还有待筑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在稳企业、保就业,狠抓惠企利民政策落实落地,完善技术创新生态和深化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④。
二、我国流通体系现状及发展目标
(一)我国流通体系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和完善,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流通业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与此同时还需正视,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当前,我国生产和消费协同发展的目标,与流通体系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市场体系、法规标准、行业监管、主体培育等环境因素还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法治环境与信用体系尚不完善,投融资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至关重要⑤。
(二)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目标
第一,建立现代化分工体系。现代分工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积累,不断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内生性动力,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目标。因此,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对现代化分工体系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索该体系的其他运行机制。
第二,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流通观。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是相互协同的循环链条,流通是贯穿这个链条全过程的运行机制,没有流通机制的承载便难以形成生产和消费持续发展的后劲。当前,我国正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阶段、新环境和新目标。不同于之前经济运行各部门的自由创新和发展阶段,我国当前需要把相对独立的市场、物流、信用、金融等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统筹;更需要以“大流通”思维将流通作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大循环的承载机制加以思考⑥。“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三,完善流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体系,需要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技术、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成果,以及跨界融合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标准化建设,从技术层面促进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和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产品追溯机制,加大违约成本,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为减少交易费用、降低流通摩擦成本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强化支付结算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效率金融服务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有机结合。在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流通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行业标准,形成流通新业态。“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能力,以更高理性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第五,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宏观上“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从微观上“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为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以促进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积累社会财富为目标,以国民经济大循环为背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积极融入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信用及金融保障体系,为更好的实现人民利益和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有力支撑⑦。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对比分析
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要求尽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现有经济理论中对流通经济有深入探讨的包括主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的方法论各有长短。基本假设、视角和逻辑框架是方法论完善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选择科学的理论框架作为基础,并进一步构建符合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要的方法论,以下将对不同经济理论中的流通经济方法论展开分析(见表1)。
(一)当代流通经济理论研究范畴及其局限性
当代流通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商人、商品、运行、环境、效益;第二层次研究一般商品交换、流通、商业(流通产业)、市场;第三层次研究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流、消费流[1]。流通经济学在研究流通要素的同时也注重研究流通中的交换关系和流通规律。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⑧,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各种关系。流通过程既受普遍经济规律的影响,又受商品交换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约束,流通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2]。
由此可见,当代流通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将生产与消费之间商品流通领域的现象及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近年来供给侧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即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的研究和融合不足;对影响消费的就业和分配因素也少有涉猎。这导致社会的生产决策和分配机制在流通经济研究中成为逻辑链条上的 “黑箱”,這种分段研究定式也使得当前流通经济理论难以站到国民经济“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思考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
(二)西方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及其局限性
1微观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及其局限性
(1)微观经济学的流通经济方法论。微观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前提,在给定偏好和约束的情况下,总能使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并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以“理性人”基本假设,在价格机制协调下其行为总是能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一般均衡), 而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最优)[2-3]。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所构建的思维范式帮助人们揭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机制,“理性人”假设对理解市场理性水平与流通效率关系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2)微观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的局限性。微观经济学过于理想化的“理性人”假设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现实中“有限理性”行为,以及个体追求私利的理性行为可能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这使得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作为方法论在研究流通经济时显得力不从心。其价值观注重私利和资本运行效率,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流通效率;重视微观,忽视宏观;淡化了就业和分配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其无政府主义倾向,导致理论框架难以从本质上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即使新自由主义也没能克服上述缺陷。近代以来国际社会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尤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当前欧美国家政治治理失利和疫情防控不当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更充分证明其方法论的严重缺陷。
2宏观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及其局限性
(1)宏观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问世到新古典综合学派,宏观经济学经历了不断融合现代思想而逐步完善的过程。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和“工资刚性”基本假设构成的分析框架,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萧条和危机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方法论。
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流通危机时解释力不足的缺陷。而且,其“逆经济风向行”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也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市场失灵导致的经济(流通)危机[3-4]
(2)宏观经济学流通经济方法论的局限性。在既有理论范式惯性思维和当时社会制度的双重制约下,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作为方法论虽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表象,并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阶段性缓解危机,维护了资本的短期利益。但是,并未揭示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流通)危机的产业、就业、有效需求等结构性失衡的深层次原因⑨。而且,单纯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在解决眼前危机的同时,又为引发下一次危机埋下隐患。
3新制度经济理论流通经济方法论及其局限性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承认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基础上,以交易成本为工具,将不同制度环境对资源配置(流通)的影响作以对比分析。这既迎合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又使其基本假设更符合现实。因此,被主流经济学界所接受,并成为当前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之一。首先,交易成本的衡量是经济人选择企业或市场交易制度的基础。当二者交易成本相等时便可实现静态均衡,形成企业和市场的边界[5]。其次,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无论如何界定产权,市场都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6]。
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加入交易成本(流通摩擦费用)这个重要变量,使西方经济学对流通过程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
但是,其基本假设未能摆脱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框架的束缚。其企业与市场交易成本相等的静态均衡在理论上是清晰的,但在现实中却因企业内外部交易环境的复杂性而难以实现,这也使其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为正的前提下,私有化且产权明晰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流通)效率。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成功实践却使其解释力大打折扣。
西方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理论)分别为分析流通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虽然各自的理论范式尚未统一,但彼此之间的矛盾及互补性恰恰说明,高效的流通机制既需要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更全面的信息和更理性的决策能力;也需要国家和政府具有更科学的统筹能力、必要的资源,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
西方经济学的不同理论范式作为研究流通经济方法论,在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上均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且,他们还有一个“以资为本”(资本主义)的共同价值取向,即以资本的运营效率为第一目标,而社会公共利益通常被忽略。这导致他们的方法论不仅无法破解资本主义社会流通过程中的根本矛盾。这些方法论不仅难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高效发展的实践,更无法满足我国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研究的理论需求。
(三)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及其局限性
1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
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以矛盾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私有制和劳动分工为基本假设;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揭示了商品流通规律和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揭示了资本流通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揭示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定义为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他对流通过程分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劳动分工和产品交换为基本假设展开的。“私有制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商业,即彼此交换必需品,亦即买和卖” [7],即商品流通。“社会分工使商品占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7]。为了解决生产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一种具体产品“W”(单一性)只有取得社会公认(一般性)转化为货币形式“G”,才能进而转化为更多种类产品“W”(多样性),满足生产者多样化的需求。产品對于他的生产者来说,其目的是交换价值;而对于货币占有者来说,其目的是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只有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才能融入商品流通的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是由每一种产品的流通纤维将他们生产者的需求和供给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他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8]。构成了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接续为运动机制的流通体系。由此,马克思将流通抽象为W-G-W…的循环运动过程。
如果以多样化使用价值为追求目标(消费者视角),流通过程呈现为:以分工为基础,以获取他人创造的使用价值为动力,以货币为媒介和价值衡量尺度,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 W-G-W… 的循环运动过程,即商品流通规律。如果以价值为追求目标(生产者视角),流通过程则呈现为:以生产性投入为基础,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直接动力,以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为实现路径,从“投入”到“生产”再到“售卖”G-W-G…的循环运动过程,即货币流通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从始极G和终极G货币量没有发生变化,从形式上看这种流通似乎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这一过程,生产者就无法完成专业化的投资和生产,也就无法提供社会需要的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更无法创造有效需求。如此,也就无法构建流通的有机体系。
无论在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过程中,W-G都是关键环节,马克思把这个环节形容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成功,生产产品付出的各种要素价值得以实现,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商品流通体系得以顺利运行;“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7]。同时,商品流通体系也必然随之崩溃。由此,人们的价值观便从追求商品财富(使用价值)转变为追求货币财富(价值),这也为商品流通向资本流通转变奠定了重要的价值观基础。
(2)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揭示了资本流通的具体规律。G–W-G′代表资本流通过程。从形式上看,始极G到终极G′只是量的变化,可表述为G′- G =△G,“等于预付货币额G加上一个增殖额△G”,这个“增殖额”△G为资本家带来了“剩余价值”m。然而,△G的产生使G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即由货币转化为资本[7]。如果将G所购买的全部生产要素分为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G的真正来源并非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总和,而是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要素A创造的剩余劳动产品转化而来。如果以资本形式呈现可分为购买生产力要素的部分为不变资本C,以及购买劳动力要素的部分为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是由其中的V所带来。剩余价值的产生关键在于,资本家在衡量劳动力价值时,不是以其创造的价值为标准,“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准[9],而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在量上的差就是剩余价值m,等于△G,即:
G= C+V,G′=(C+V)+m,G′-G=△G,△G= m(1)
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并不完全用于生活消费,而是有一部分用于投入再生产,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也在资本流通的循环运动中实现了资本积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和单纯作为货币的货币流通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7]。“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这种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7],也是资本流通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以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揭示了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一般规律。至此,似乎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商品經济高度发达的根源。然而,W- G′的转换过程,无论是这一环节本身,还是周而复始的长期过程都未必是一帆风顺的。
(3)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分析为突破揭示了资本主义流通的症结。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流通的目的和动力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资本作为整体是同时地、在空间上并列地处在它的各个不同阶段上。”但是,在流通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依次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由一种职能形式过渡到另一种职能形式,从而依次在一切阶段和一切职能形式中执行职能”[10]。一个阶段上的任何停滞,不仅会影响这部分资本形态的转换和接续,而且会使整个资本的总循环发生或大或小的停滞[10]。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其出现危机,但更为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对流通机制的影响。“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也就是说,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9]。这种“由私有制造成的资本和劳动的分裂”导致“人类分裂为资本家和工人”。
这种制度下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成为社会的劳动;而生产资料不再表现为直接劳动者的财产,而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尽管“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流通中收益的分配却是由他们的狡诈和权利来决定。资本不仅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的方式扩大生产;而且,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不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例,使资本的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压缩劳动力成本,攫取更多剩余价值并装进私囊[11]。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环境下,阶级分裂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裂正日益加剧。在单个资本极力竞争,而整个商品经济无意识运行状态下,接踵而来的商业危机每一次都必然比前一次更普遍和严重,使更多的小资本家变穷,使靠劳动为生的阶级不断增加,从而也使得失业人口显著增加[9]。“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7]。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相对剩余人口不断增加,进而压缩着市场的有效需求。“这个阶段,生产力大大过剩”,“广大人民群众无以为生,人们纯粹由于过剩而饿死”[9]。“停滞、繁荣、生产过剩和危机的周期”“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11]。
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化大生产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激烈竞争导致资本在生产领域的过度集中。这与相对滞后的需求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由此导致流通危机。若想摆脱这种危机,不能仅靠危机本身来克服,而是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彻底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剥削和竞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9]。
2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的启示
(1)揭示了商品售卖(市场交易)是流通的重要环节。首先,马克思揭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专业化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基础,更是流通的根本动力。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具有了实现价值的基础,也使商品交换具有了物权基础。在此基础上,商品生产者才有动力提高满足社会需求专业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才能促进商品经济流通效率。马克思批判的是剥夺劳动者和小资产者的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会导致商品经济流通陷入危机。其次,流通过程中W-G的环节(市场交易)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商品是否能实现其价值、资本是否能获取剩余价值、商品生产者是否能实现利益。从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中对市场交易环节重要性的阐述可以看出,其并未从根本上否定市场在流通中资源配置作用,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
(2)流通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而并非局部环节。从前面阐述可以看出市场交易是流通的关键环节,但并非是流通的全部。流通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经济运行整体来看,在空间上,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需求的分工交换机制将经济主体编织在一起,构成了流通的有机整体;在时间上,流通贯穿于生产、分配(包含就业和收入对需求的影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从产业资本形态上看,在空间上,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并存的;在时间上,产业资本的上述形态是相继转化的。因此,只有从全过程入手,才能更科学的揭示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一点对于拓宽当代流通经济学视野,引导其跳出市场领域,着眼于经济运行全过程,树立“大流通”思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对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批判,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性。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过度逐利和竞争使资源配置处于无序状态,也导致流通不断陷入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未发生本质变化前,这种危机只能通过危机本身才能得以修复和开辟道路。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让劳动者获得实现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条件,才能避免人们在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因恶性竞争而陷入贫富分化。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克服资本主义流通危机的有效途径。
(4)揭示共产党人在新社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先进性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种能洞悉资本主义矛盾本质、能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能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力量,而共产党人正是这种力量。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在不同民族的无产者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不分民族的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利益;其次,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各个阶段,“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组织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决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比无产阶级群众更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症结,以及对其变革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并在开展当前斗争的同时,深刻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12]。
3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的局限性
(1)对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的动态分析不足。马克思流通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并阐述劳动力商品能在生产环节为雇佣资本创造剩余劳动的特点。但并未分析劳动力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样也受供求规律的影响,伴随技术和管理进步,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也压缩了诸多产业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另外,伴随产业升级,资本的结构性调整也必然引发相应行业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调整。传统部门中,熟练技术和高技能劳动力也将面临资本退出和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局面。上述原因导致的相对剩余人口增加和有效需求不足,必然成为制约流通的重要因素,对其分析不足就难以充分挖掘影响流通的根本原因。
(2)未充分揭示流通中市场与政府的互补关系。马克思流通理论分析了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规律对资本流通的作用,从中揭示了市场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足。但对于政府在流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却未予论述,对于市场和政府在流通中互补关系更是未予触及。这一点还需分别借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流通经济方法论予以完善。
(3)历史局限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难以对流通的信用体系、金融保障体系、制度环境,以及现代科技等因素加以分析。然而,这些因素在今天看来,都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揭示了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普遍规律,对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方法论构建而言,比主流西方经济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因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目标和历史因素制约,其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为当今流通经济领域的学者再深入探讨和发展马克思流通理论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
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方法论的构建
将马克思流通经济的方法论纳入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方法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就我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需求而言,还需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发展目标予以完善。如此,才能满足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总体要求(见表2)。
(一)以专业化分工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基础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要以分工演进为基础,为推动社会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不断注入内生性动力。马克思在分工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假设的基础上,揭示了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基本规律。在厘清商品流通内在机制的同时,更为我们深入理解专业化分工是现代流通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此,指导我国通过深化产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为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奠定更扎实的生产力基础。
(二)树立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特征的流通观
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运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动力机制,分析了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运行逻辑。从中揭示了“流通是贯穿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发展全过程的运行机制,是经济运行得以实现的基础,而并非其中部分环节。以此为指导,树立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特征的流通观,对克服当今流通经济学只关注供给与需求之间领域研究定位,以及克服微观经济学忽视分配、就业和政府宏观干预等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强化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基础作用,为建设我国现代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建立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需先突破当今流通经济学的固有藩篱,再树立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特征的流通观。
(三)明晰市场和政府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动力和保障系统至关重要,也是其方法论体系考虑的重点之一。其动力因素主要源自于市场(需求和供给)对商品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其保障系统主要源自于政府对流通的统筹。这既需要借鉴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也需要借鉴宏观经济学的货币、财政政理论,并结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实际需要,统筹分析“市场”和“政府”在流通中作用的辩证关系。如此,才能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把W-G视为流通关键环节,并将该环节形容为“惊險的跳跃”。如果这一环节运行不畅,整个流通过程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危机。这提醒我们需清醒认识到W-G(市场交易)在流通中的关键作用,需重点保证该环节的顺畅运行。只有打通这一环节的各个堵点,才能有效发挥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这一观点也是各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共识,也正是当今流通经济学将这一环节作为全部研究范畴主要原因。但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不等于“唯市场”;而是既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市场规律,也要看到市场有失灵的一面。以此为指导,将更有利于形成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统筹思维。
2 对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克服马克思对失业因素分析局限性。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背景下,过度竞争将导致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进而引发流通危机。但因历史局限,缺乏对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的动态分析。由此,未能充分揭示相对剩余人口增加,尤其是简单劳动力和传统部门熟练劳动力失业,与工具革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仅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可能导致相应对策难以有效克服流通危机。这需要进一步把握,生产技术进步和工具创新对简单劳动力具有显著替代效应;产业升级引发的社会资本结构性调整,传统部门则会压缩对劳动力的需求,即使这些部门中的熟练劳动力也会受到明显冲击。因此,将“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动态分析”作为方法论,将有助于为分析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进而为实现“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⑩,“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B11,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科学引导、打通流通运行堵点提供理论工具。
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流通机制运行的保障体系。马克思将导致流通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过度竞争导致的无政府状,并致力于彻底打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B12。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仅要以辩证的态度继承这一观点和立场,同时更需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流通赌点,以细化保障流通机制顺利运行的方法论建设。具体而言,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就业政策;完善信用体系、金融体系;加强流通体系各环节现代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升级。以提升党在统筹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理性水平,更好的发挥政府在流通过程中的保障作用。以此,实现“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良性互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党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集中统一领导
市场主体并非完全理性,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也并非实时高效。因此,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也并非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一种能理性分析市场本质及规律、代表广大人民共同利益、有足够能力和资源保障流通机制顺利运行的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这种力量。马克思阐述了共产党人比无产阶级群众更了解社会制度的症结、变革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深刻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深化了这种先进性,始终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流通机制高效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政府在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统筹作用,构建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五、结语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流通经济方法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通过基本假设对流通动力、过程和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以及对资本流通特殊性、危机和解决途径的分析,都充分体现了其方法论的客观性、系统性、深刻性,其构思之宏大、着眼之长远均为西方经济学难以比拟。吸收借鉴其方法论基本框架,对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主要问题和特定发展目标,还需要结合实际,在继承马克思流通经济方法论基础上,予以发展和创新。因此,对建设我国现代流通体系的方法论构建如下:第一,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这一点是理解流通运行机制的前提,更是理解流通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内生性动力的理论基础。第二,树立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特征的流通观。这一点是理解现代流通体系本质的关键,也是马克思流通观与当前流通经济学在研究范畴上的根本分歧。本文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归纳和总结了这一方法论特征,并予以继承和应用,将其作为研究流通体系的基本立场。第三,明晰市场和政府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市场和政府的辩证关系分析,揭示了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动力和保障因素。尤其对劳动力商品供求关系进行动态分析,是站在现代产业理论和就业理论的视角,克服了马克思对失业因素分析的局限性。这不仅为分析现代社会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提供了理论工具,更从特定视角为建立我国现代流通体系、保障其顺利运行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该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是方法论的核心部分。第四,加强党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集中统一领导地位。该部分借鉴并深化了马克思对共产党人优越性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体现,更是方法论中的制度保障、制度特色和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上述四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了本文探索的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方法论体系。在此之余,也希望本文的讨论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流通经济领域的深化略尽绵力,更希望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注释:
① 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N].人民日报,2020-05-15.
②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中央财经委员会八次会议公报[EB/OL].[2020-09-09]. 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909/c64094-31855657html.
③ 2020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
④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N].人民日报,2020-04-24.
⑤ 同②。
⑥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N].人民日报,2020-05-24.
⑦ 同②。
⑧ 目前,流通经济学对于“分配”与流通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鲜见笔端。
⑨ 导致社会经济(流通)危机的并非仅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以及“工资刚性”等表面因素,更重要的是现有理论未能关注和深入分析产业分布和就业空间的多层次性。因此,在宏观调控上缺乏科学的统筹和有效的引导。
⑩ 同⑥。
B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B12 虽然,这一观点中的部分环节还有待商榷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19,119.
[2]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45.
[3]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十九版)[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5-26,61.
[4] [英]约翰·梅娜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Ronald H.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1937(11): 386-405.
[6] Ronald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1960(10):1-44.
[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27,176,174,714,34.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3.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887,70-75,77,682-684.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120.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2-244,287.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4.
The Methodology Choi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Methodology
of Circulation Economy in Contemporary China
ZHAO Yu-xin1, SUN Xian-min2
(1.School of Marxism,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Affected by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s and the spread of COVID-19 epidemic,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has assessed the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ouble cycle and mutual promotion”,and further advance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as a whole,in order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evelopment pattern”.Therefore, it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However,the research limitation of current circulation economics makes it difficult to fully meet this new strategic need.Among the existing economic theories, mainstream western economics and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fully explain “circulation”.In contrast, Marx′s methodology of circulation economy has more advantages in realizing the construction target of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in China.Consequently, it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the methodology of China′s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ystem and the actual national conditions, a method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should be tried to build, with carding and improving.In addition,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in the field of circ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field of current circulation economics.
Key words: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methodology choice;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责任编辑: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