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改造方案印发半年,主流APP执行力度如何?
2021-07-30
微信:仍然只有大字体
首先来看国民应用微信,比较遗憾的是,这款APP并没有提供“老年模式”。倒是有一个青少年模式,在设置中开启后,仅能正常使用聊天功能,摇一摇、理财通、信用卡等功能会直接禁用。未关注的视频号和公众号等也被限制,就算是其他人发来的公众号内容,也无法访问。
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老年人使用,他们经常都会在群里分享一些养身鸡汤文,如果开启青少年模式,未关注的公众号就无法访问,完全没法用。
所以,和适老化相关的也只有调整字体大小了。另外。还可以在“发现页管理”中把不需要的功能全都关掉。也算手动开启老年模式了。
虽然微信并没有单独做老年模式,但它本身还是挺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的,比如语音/视频聊天,再加上操作简便,功能逻辑也简单,也没有太多的广告(用户自发的不算),还是挺适合老年用户使用的。
最后,如果健康码的入口能简化一下就更好了。
支付宝:长辈模式只有首页好用
在支付宝中也做了适老化整改,直接搜索“长辈模式”就可以开启,和普通版本相比,首页去掉许多无关功能,大字体大界面,而且几乎没有广告。常用的功能模块也可以自定义,光说健康码顶置这个功能,就很值得老年用户一试了。
其他主要界面也大多增加了间距,并且使用了大字体。就扫码支付等基础功能而言,支付宝的适老化做得其实挺不错了。
但是,底部仍然保留了理财产品入口,并且除了第一个页面之外,其他子页面都没有进行适老化设计,字号全都恢复正常。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群的保险、养老理财项目,而且没有明显的风险提示,这显然不符合适老化改造的要求。
另外,在支付宝中点外卖(饿了么)、查包裹(菜鸟)等功能都得到了保留,同样以小程序的形式呈现,但是未进行适老化匹配。所以,支付宝的长辈模式,也只有首页做得不错,像是健康码和扫码支付等都很好用,但这样一来,它和微信相比優势并不明显,老年用户可能还是继续用微信了。
同为阿里系的淘宝虽然在首批适老化改造APP名单中,但目前并没有上线相关功能;京东则是提供了大字体设置;拼多多虽然没做专属优化,但是因为其产品设计就比较受中老年用户欢迎,能通过砍价进行社交,再加上能省钱,就算操作不是那么方便,坚持一下还是能用的。
银行APP:适老化进度较快
接下来看看银行类APP,据我实际测试发现,各大银行的适老化工作都做得很好,几乎都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入口,比如交通银行的APP。点击左上角菜单键,然后选择“版本切换”就可以看到标准版和关爱版的选项。
在切换到关爱版后,大字体、大界面不必多说,首页的推荐广告也没有了,只保留了账户查询、转账等常用功能。底部的贷款、生活服务等功能也直接砍掉,如有需求,也可以手动将它们添加到首页。
还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在首页往下拉就提供了附近的网点以及管家(个人专属客服)的联系方式,还可以提前预约网点服务,这些服务对于老年人来说,才是真正安全、有效的。
另外,像是工商银行(幸福生活版)、建设银行(大字模式)等APP内都提供了类似的功能,都可以在系统设置中快速找到入口,只是名称有所区别,就不赘述了。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还能搜到不少类似“××银行老人版”的应用,大多是由第三方应用市场提供。我也特意和建设银行客服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提供类似APP,所以,在使用金融类APP的时候,一定要在官方渠道下载,避免被骗。
几款专门适配的APP
光是这些APP肯定不够,老年人日常使用较多的还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虽然这些APP没有提供老人模式,但软件的操作逻辑本来就很简单,上手几乎没有困难。而这类应用在中老年用户群体中,依赖度也许仅次于微信——我觉得应该要加强的。也许是防沉迷系统。
百度也推出了百度大字版APP,界面进行了许多优化,在搜索外还提供了新闻、电台等功能,老年人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资源聚合平台(类似的应用还有UC大字版、今日头条大字版)。另外还提供了广场舞、植物识别等中老年用户比较喜欢的功能,但它还是有不少广告同时还有大量“任务”,要求用户观看广告、使用APP内功能等,通过领红包、领水果等诱导用户使用,这些设计就让人比较反感了。
相对来说,在适老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就是滴滴出行。点击首页的“老人打车”就可以进入专属页面,在这里仅保留了最基本的打车功能,可以设置常用地址然后一键打车,或者通过电话联系客服叫车,也挺方便。据介绍,对于60岁以上并通过实名认证的用户,如果终点是医院等特定目的地的话,后台还会优先派单,为老年人提供救急服务,这一点值得点赞。
对于中老年用户,听广播也是一项主要消遣方式,在这里我推荐使用喜马拉雅这款APP。大字模式不光是界面不同。还筛选出不少中老年用户感兴趣的音频资源,比如单田芳、刘兰芳等老艺术家的评书等,值得一试。
另外,中老年用户比较喜欢的醋狗音乐,同样提供了大字版,虽然使用了较大的字号,但是在软件中出现大量广告,在某些界面甚至比普通版更多。同时还有不少诱导分享、完成任务赚金币等功能,即使是播放页面也不放过,并不建议中老年用户使用。
总的来看,支付宝、百度、UC等APP虽然都提供了老年模式(名称不同),但更多的还是提供大字体大界面,在功能层面并没有做太多优化,反而是提供了针对性的广告,还有赚金币等诱导性功能,并没有严格执行监管部门提出的“不得加入广告和诱导内容”要求。
所以,“适老化”绝不仅仅是增大字号就够了,更不是某些APP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提供针对性广告的理由,更别说利用老年用户的心理,用赚佣金等功能收割流量了。这些行为都是非常危险,并且严重违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