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苏区大埔县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初探
2021-07-30郭文招
郭文招
摘 要:
广东大埔县的旧寨村、大埔角村、太宁村是全省60个“红色村”党建工程的实施点。经过三年的实践,特色党建经验有:太宁村的“板凳会议”;旧寨村的“三味”基层党建;大埔角村擦亮“响铜锣救南委”的红色品牌都是成功经验。大埔县在振兴苏区乡村的经验与启示有:党支部是乡村振兴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党支部要与帮扶单位紧密协作;党支部一班人要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创未来;特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红色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近几年来,大埔县依托县内丰富的红色资源,认真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全面实施“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以“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的思路,全力推进红色示范村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助力老区苏区的乡村振兴。
一、老区苏区大埔县红色资源丰富
大埔县是广东省首个原中央苏区县,境内有98处革命旧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旧址有:太宁村革命遗址、“八一”南昌起义军驻址三河镇旧寨村、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驻址枫朗镇大埔角村等。
(一)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太宁村义训堂饶龙光、饶炳寰、饶寿田及同村张高友以太宁村為中心,发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影响辐射整个大埔及福建永定县的下洋、金砂,潮州市的饶平,河源市的和平等地。中共华南局书记方方对太宁村红色革命历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太宁是大埔早期革命活动一个重要缩影,是闽粤边区的一面红旗。太宁村红色资源包括大埔农会成立旧址福兴寺、早期大埔县部委机关办公旧址、农民运动先驱饶龙光故居、朱德和陈毅同志率领起义军击退大埔商团军肖雨史旧址排楼坝、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旧址(李以雪家)等。太宁村革命遗址是大埔县乡村振兴最好的“营养剂”。
(二)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往广东南进,9月18日到达大埔县城(茶阳镇)。两日后,前敌委员会根据当前形势作出分兵部署:周恩来与叶挺贺龙率部往潮汕进发,而朱德副军长率领11军25师和军官教育团约3000人,驻守三河坝,掩护叶贺主力部队。10月1日起,朱德率周士第师长,党代表李硕勋与钱大钧部队2万余人在此激战三天三夜,歼敌一千余人,我军伤亡几百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坝战役。经过这场阻击战,起义军保留了有生力量,在老区大埔撒播了革命的火种,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影响党和红军历史命运的朱毛会师,使我党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翻开了新的篇章。起义军驻守的三河坝旧寨村民众为部队送茶送水送饭,救治伤员、做向导等为三河坝战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
(三)枫朗镇大埔角村是中共南方工委驻址,曾一度是我党华南地区的指挥中心。1942年5月至6月期间,被捕后叛变的中共南方工委派组织部长郭潜,带领特务前后逮捕了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和南委委员廖承志等多人。接着,郭潜又带领特务直奔“南委”机关住址广东大埔枫朗镇大埔角,逮捕了南方工委宣传部长涂振农、副书记张文彬等人。此次事件被捕的人员中,除涂振农叛变革命外,绝大多数同志无畏牺牲,誓死捍卫革命,廖承志在狱中英勇斗争,坚贞不屈;张文彬、丘鸿耀、杨保生、蔡选英等坚持革命真理,受尽折磨、拷打,最后壮烈牺牲。期间,大埔角村的民众冒着生命危险,想尽千方百计挽救南委机关及其领导干部。
二、大埔县积极探索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该县通过开展“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助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大埔县的旧寨、大埔角和太宁等3个村上榜广东60个“红色村”。以下是三个红色村的振兴实践的经验精选:
太宁村,“板凳会议”倾听民意。1923年,饶龙光在农会内建立太宁乡自治促进会,以调解乡民之间的矛盾。如今的自治促进会逐渐演变成了“板凳会议”,但名称虽改,初衷未变,一篓花生,几条板凳,太宁村党员干部群众准时来到村中的福昌亭,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去年的一次会议中,村民集中讨论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完善村道路灯。会后,村里马上启动村道路灯改造工程,现在,该村路灯工程已经完工,村干部们都感到工作好做多了。
太宁村有花生、西瓜、蜜柚等多种特色经济作物,但是村里交通基础条件差、人才资金缺乏,制约着该村的发展。对口帮扶单位首先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重点龙头企业与该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合作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带动产业规范化发展;其次,村两委干部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技术培训,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外出珠三角地区务工,实现了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全部脱贫。[4]
旧寨村,突出“三味”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该村以“党味、红味、原味”这“三味”为抓手,首先做好村级阵地的规范化建设,将原村级办公场地打造成集红色驿站、党群活动室、电子商务培训、村民文化体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服务中心;通过开辟红色文化专栏,添置相关设备,进一步弘扬三河坝战役的奋斗精神。
该村通过落实“四方面引领”(组织架构、领导成员、先锋模范、组织制度),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管理,村两委干部学历层次由初中水平提升到高中水平,形成了管人管事皆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
坚持“三个加”发展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旧寨村通过“党支部加村理事会、党支部加村产业、党支部加精准扶贫”的三个加,加快了产业富民的发展。2017年该村党组织在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发动村民试种有机灵芝,2018年有机灵芝种植产值达五十多万元,带动了八十九名村民就业,该村高质量地完成了脱贫任务,受到了上级表彰。[3] [5]
大埔角村,擦亮“响铜锣救南委”的红色品牌,打造枫朗镇新名片。“一声铜锣响,挽救了南方工委”,说的是大埔角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救南委的故事。该村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从整治“脏乱差”和修建断头路开始。在村民理事会的发动下,村“两委”干部通过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普通党员带头拆自己家的旱厕、茅屋并且协助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目前,该村旧茅房、磨坊、猪栏等建筑物已清拆完成,清理垃圾一百一十吨,修建完成了一条三百米的机耕路,并对主要村道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重新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过去被杂乱破旧建筑包围之中的“南方工委”旧址,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6]
三、大埔县利用红色资源,振兴特色乡村的启示
(一)党支部是乡村振兴关键所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从该县的三个红色村的建设可以看出,要高度重视党支部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支部,平时的“三会一课”要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党员、群众学习本地的红色故事,学习革命前辈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比如:南方工委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人事迹,以革命前辈守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精神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行动自觉,增强解决振兴乡村产业、生态、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信心。
(二)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
梁家河的群众赞誉青年习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从文中的三条红色村的发展中,可以发现,村支书记应成为学习青年习近平和革命前辈铁一般责任和担当的楷模,关键的时刻像朱德军长一样勇敢地站出来,驻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军;危急时刻像蔡晴川营长一样率领300勇士断后,不畏牺牲,为了祖国和民族的事业,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村支部书记身为乡村振兴最基层的执行者,应牢记使命担当,抢抓机遇谋发展,作为普通党员,也应该扛起责任,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行党员认一门穷亲、认扫一条路、认管一段路灯、认种一棵树“四个一”的微服务模式,全力建强党员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党支部要与帮扶单位紧密协作
由于我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红色村大部分位于边远山区,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这些红色村大部分是贫困村,都有对口帮扶单位。村党支部应该发挥对口帮扶单位、上级帮扶政策、自身资源三个优势,与帮扶单位一起谋划好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一张蓝图绘到底。
(四)党支部一班人要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2]从该县的经验可以看出,村党支部要时刻以人民的关切和利益为出发点,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支部一班人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幫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做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做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
(五)特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乡村要实现振兴,如果没有特色亮点,就难以真正走上稳定的振兴之路。如何找到亮点、找准亮点并且发挥亮点,是各地区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寻找特色亮点,应该因地制宜,发展任何产业都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乡村振兴战略亦是如此,一些村镇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这就是亮点,但是,这些亮点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因此,找亮点切不可全部效仿其他地方,更不能生搬硬套。
“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找准特色发展之路,为老区苏区的乡村振兴发展精准发力。
参考文献
[1]杨汉卿.论三河坝战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J].广东党史,2007,(05)。
[2]习近平: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9-19。
[3]“党建领航”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功能[N].梅州日报,2019-11-15(03)。
[4]“板凳会议”议出农村新气象[N].南方日报,2019-11-13(02)。
[5]党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梅州大埔县三河镇旧寨村打造“三四三”党建样本[N].南方日报,2019-02-23(06)。
[6]山下红色“讲古”,山上绿色“品茗”—省定贫困村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蹲点采访纪实[N].梅州日报,2020-0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