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体育 尊重生命成长
2021-07-30张显张莉花肖素华
张显 张莉花 肖素华
摘 要:南开体育传承“公能”校训,强调以身体之“能力”服务社会之“公心”,并落实在一个“做”字上。文章首先介绍了南开校园体育生活,并揭示其要旨在于促进教育“生命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进而,讲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法。然后,阐述了人人参与竞赛的教育方式,以及运动队的教育管理。最后,简要概述了南开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及其体育教育思想。
关键词:重庆南开中学;体育;创新;竞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6-0074-02
重庆南开中学由奥运先驱、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于1936年创办,秉承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在那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张伯苓目睹了“国帜三易”这丧权辱国的场面,深受刺激,悲愤填膺,而唯有教育才能让国家图强自存,遂立下终身教育救国之宏愿,他进而提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和“强我种族,体育为先”的时代呼声。
一、“公能”校训
张伯苓校长说:“我办教育是本着‘公能二字为目标,这二字非常简单,含义也明确。‘公即是教人要为国民谋利,为国家做事,而不要只贪图私利;‘能即是要训练人的智力与技能,使每人能有现代技能,建立强盛国家。”[1]“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自私心太大。国人的智识,无团体,无国家观念。体育可以灌输此种观念,以训练其团结、互助、合作之精神。”[1]体育就南开而言,为强国振邦。南开体育通过促进国民健康、增强个人能力,旨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大众的能力和公心。或曰,以身体之“能力”服务社会之“公心”。
二、一个“做”字
“我们办体育的人,重在做,没有话说的,做比说要紧得多。说得天花乱坠,而不去做,是不行的。要实在去做,这是第一。”[2]张伯苓校长认为,要以一个“做”字为起点,达成教育目的有四:发达身体,增进个人的康健,使之能达到最高的限度;练习肌肉与神经系统密切的和谐,养成敏捷适应环境的能力与准确的动作和技能;使学生实现社会上的伦理,练习与友伴的合作及社会的联合,且满足游戏本能的需要;锻炼学生的品格,以养成其自守节制和光明磊落的精神[1]。分条缕析,归纳提炼,不难将以上四句話凝练为“健康促进、运动技能、社会适应、体育精神”四个关键词,这四个关键词与我们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几近吻合,如出一辙。围绕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立足正处发育过程中学生身体之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储备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本领,经历运动带给人的各种心理体验习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南开作为一所城市重点中学一直在坚持践行“做”的事情。让学生在“运动中交流,竞争中发展,拼搏中分享,坚持中超越”已成为新时代南开体育工作的主题。
(一)校园体育生活
体育运动是南开校园文化生活的底色。在南开历经校园体育生活之洗礼以达“三化”之境:生命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首先,通过提升学生技能、强化体能,立足学生生命需要,改善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命质量,促进教育“生命化”。主要体现在生长发育规律、生理机能感知和强化、生命基础行为、心理素质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生命质量提升等方面。其次,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练习定型,力求在生活中能够迁移运用,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位,促进知识“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基本健康行为(运动卫生)、保健行为(预防治疗)、预警行为(危机处理)、适应行为(回避危害)、抵制行为(不良嗜好)等方面。最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建立情感信任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模拟社会交往,促进学生“社会化”。主要体现在基本生存能力、个体行为选择、做事态度方法、格局胸怀大小、社会觉知遵从、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
(二)个人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南开体育培养目标之一。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从尊重学生生命需要出发,设立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分层分类整合,构建了分层推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校本课程。为南开学子多样性的选择和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切实考虑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潜。以课间操课程为例,《江南style》课间操首先增强了体育教研组改革课间操的信心。教师在动作编排、音乐选取方面花了很大功夫,整理出了国内系列和国际系列。国内系列是为了让学生了解56个民族的代表性动作和音乐风格,如蒙古族的《策马扬鞭》、土家族的摆手舞以及新疆舞等。国际系列涵盖了不同国家的舞蹈,如爱尔兰的踢踏舞、美国的西部牛仔舞等。还换下了多年不变的《运动员进行曲》,每月推出一首中国、世界名曲伴随学生走入操场,如《茉莉花》《卡门序曲》等。在引导学生用耳朵去倾听、用动作去表现的同时,鼓励学生将经典与时尚有机结合,将文学、历史融入其中。每年4月举行的自编操竞赛活动,学校会将获得第一名的班级自编操纳为全校课间操。以此,在全校分享创编成果,推广创新理念,激励学生创新,在耳濡目染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审美意识。
(三)人人参与竞赛
“人人参与”是南开体育竞赛的教育方式。无论是篮足排三大球年级联赛,还是创意自编操比赛,又或校内运动会比赛,重庆南开中学都推行“人人参与”的体育竞赛教育理念。强调赛为核心,以赛促学,推动人人参与,各司其职。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社会角色,明确社会职责,增进角色体验。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通过积极改进赛制,充分挖掘运动时间、空间,科学合理安排比赛规程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参赛队员。推广宣传“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的参赛理念。另一方面,除了参赛队员,还有裁判员、摄影师、新闻采编、赛事宣传、啦啦队组织、播音主持、赛事统计、后勤保障服务、服装设计采购等社会分工。通过组织实施人人参与的体育竞赛,为学生搭建社会交往、能力展示、服务意识培养的平台。在赛场内外,增进学生能力、调整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品格,以培养学生社会服务、适应、竞争意识和能力。赛场内外共育人,南开体育为公心。正是秉承“公能”校训,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南开体育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四)运动队教育管理
运动队是南开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运动队集聚了有特长的学生,更集聚了一个专业(体校、专业队)、行业的竞争。运动队既是学校优质体育的集中体现,又是外界了解学校体育的窗囗。而在仅有的课余时间训练,其背后隐藏着教练员对队员胜于父母的专业关心和引导,承载着学校体育形象宣传的重任,更富含着教练员对运动专项、队伍管理、竞赛市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解和周密的训练规划。南开学子通过体育竞赛与世界青年一起参与全球竞争,并获得世界冠军6人次、亚军1人次和季军6人次。在全国比赛中,团体冠军17项、个人冠军71人次。运动队管理强调时间管理、物品管理、目标管理等,主要是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运动,了解身体变化,增强持续学习能力,關注自己的生命质量,学会与责任、担当、荣誉共存,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南开体育薪火相传,蓬勃发展。1981年,重庆南开中学在全国开创性设立体卫处,全面重视学生健康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传承公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全国率先倡导“快乐体育”。课堂上注重审美启蒙,实施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期,并在重庆市率先开设体育选修课。进入新世纪,以竞赛课程为载体,加速学校体育发展。南开校内外,以体育为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体育教师出国学习、国际交流生参与自编操、到日本参加棒球比赛等。南开师生走出国门,遍访世界,打开眼界。通过师资结构优化和竞赛育人机制完善,课间操引起世界关注,体育教师到北京奥运会执裁,中学世界冠军频出。发展至今,重庆南开中学形成了以体“全”人的公能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构建了“四位一体”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提炼了“整合、协同、联动”的课程实施策略和“纵横多维、综合全面”的课程评价方案。从课堂到竞赛,从国内到国外,南开体育旨在培养“世界青年”。
三、结语
在2020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概括了新时代体育的新内涵: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回望历史,百年前,共产党的成立把饱受苦难、民不聊生的中国人民带起来,百年后,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建“一带一路”、共筑“健康中国”、共奔“体育强国”。南开作为重庆市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将引领和辐射到更多的学校,并与更多的体育人一起继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1]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智慧格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肖素华.体育在重庆南开中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