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学校体育风雨兼程
2021-07-30王宗平邓青代三壮
王宗平 邓青 代三壮
摘 要: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关乎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学校体育历经探索期、发展期、停滞期、复苏期、改革期5个阶段,各阶段由于社会现状和需求不同,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规划。本文以建党一百周年学校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梳理学校体育发展脉络,回眸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军国民主义教育下学校体育发展探索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初步发展期、“文化大革命”学校体育发展停滞期、改革开放阶段学校体育发展复苏期、新时代学校体育深度改革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建党百年;新时代;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6-0026-04
一、军国民主义教育下学校体育探索期
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国家思潮和文化的影响,军国民主义思想被大批学者引入,“救亡图存、保家卫国”成为时代的主题,学校体育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极为紧密,“体育救亡”为国人赋予浓郁的“自强不息”色彩,體育运动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色彩至今都能够振奋人心,这是学校体育受军国民主义思想基于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一次探索。1922年,“壬戍学制”的颁发确立了自然体育思想的统治地位,自然体育思想促进了学校体育目标的多维化、体育课程内容的适应性,丰富了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体育课”取代“体操课”,军国民体育出现衰落,其缺陷日益凸显,忽视青少年身心特点,整齐而严肃的兵操并不能提供“完备人格”的学校体育。
1922-1949年主要以不同教育家、思想家为主的体育思想引领下的学校体育发展。第一,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提出“全面发展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举办运动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塑造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体育是完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之一。第二,恽代英发表《学校体育之研究》文章,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学生身体强健,并提出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认为“然此项体育课可以保学生之健康否?甚可疑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第三,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可言者也”,对体育的概念定义进行了解释并予以界定,并以唯物辩证的观点论述了身与心的关系,身体和知识、道德的关系等,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此外从爱国主义出发,提倡体育运动,增强民族体质,论述了学校体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2]伟大的思想、经典的著作倡导四育并重的教育理念,解释界定体育,介绍科学的锻炼方法,饱含辩证的哲学观点,初步探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二、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初步发展期
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处于从水深火热中缓缓恢复时期,整体情况是处于混乱中求安稳、落后中求发展的状态,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是借鉴苏联体育管理制度“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简称“劳卫制”)、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等方面,苏联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影响深远,甚至现在都有其身影。1954-1957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通用的体育课程教材,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依据与参考。1956年颁布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提出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规定了体操等竞技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内容,着重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耐力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同时要注重体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卫生习惯等,[3]由此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理念、教学理论和教材体系等初步形成。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秩序被扰乱,教育、文化等事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960年冬,纠正“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终止,1962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中,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八字方针,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体育也受到了“全民大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校体育理论开始逐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体委的支持下,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体育理论》。1961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对学校体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与界定,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争议较大,最终形成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把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与锻炼身体相结合,包括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机能、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一指导思想的形成对后期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1-1965年,再次确立“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强调和体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民族特点时期,为了增强国民体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民族体质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塑造了坚持奋进的民族形象,实现了向“体育大国”的跨越。
学校体育的初步发展,基于苏联模式和社会现状对学校体育发展进行摸索,最终形成“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学校体育理论、教材体系等有了初步发展,学校体育实现了从体现政治功能向体现健身功能和社会功能过渡。
三、“文化大革命”学校体育发展停滞期
1966-1976年,“文革”的十年内乱期间,学校体育遭受严重破坏,发展停滞。196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毛主席为学校体育发展提出指导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将此作为学校体育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恢复期
1977-1986年,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进行拨乱反正,课程教材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稳步进行。1978年4月我国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第三次修订,制定了十年制全日制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确定了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并且强调锻炼身体的规律性和科学性。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全面的社会改革,调整经济运行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学校体育随之改革。1979年,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确定了“体质中心论”,这一观点的确立肯定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目的和地位,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基于此,提出“衡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学生体质的增强”。1982年7月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提出了“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的“三个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自此,学校体育目标维度增加、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1986-1992年,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体系进行规划和建设,1987年我国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第四次修订,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校体育目标多领域、多维度发展,由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延伸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等方面。1990年3月12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国家体委第11号令联合发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和政策性保障。这一条例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工作任务: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要求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此外,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学校场地器材等的管理作出具体阐述和要求。1992-2000年,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1992年11月,我国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第五次修訂,此次修订把“育人”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体育回归教育,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强调素质教育,建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育观。
这一阶段学校体育逐步恢复并发展,指导思想出现以增强学生体质到育人再到以健康第一的过渡;课程建设和教材体系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制定,学校体育发展逐步制度化和体系化,体育教学目标多维度、多领域发展,学校体育功能增强,赋予价值提升。
五、新时代学校体育深度改革期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更多要求,不断深化体育教育体质改革,对体育教学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也标志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同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完善,并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同。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对学生体质下降和身体健康的问题,将学校体育工作推向高潮。2006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着重讨论了“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为此,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2007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即中央七号文件),是建党以来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颁发的学校体育改革最高级别的文件,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应对学生体质下滑、体质健康问题,对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与研究,并修改形成意见稿,于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其中再次提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路径。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落实并加强学校体育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为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要求完善体育课程,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新时代下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学校体育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体育分值由原来的50分提高到100分,和语文、数学、英语同分值,学校体育在应试教育下受重视程度明显提高。2021年1月,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的提案答复的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函中教育部表示,通过加强体育教师配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顶层制度设计、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等方式,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要求当代男性学生应具有阳刚之气,不仅体现在其精神面貌,还包括学生的素质内涵和精神品质,抗挫折能力、责任意识、不畏艰难等,学习体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和价值逐步被挖掘,再次为学校体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新的思路。
六、结语
回眸建党100周年,学校体育发展经历了军国民主义思想下学校体育发展探索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初步发展期、“文化大革命”学校体育发展停滞期、改革开放阶段学校体育发展复苏期、新时代学校体育深度改革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体育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救国、兴国、富国到强国的不同阶段,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让学校体育从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同时,学校体育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育下一代的理念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体育教育思想家,为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奠定了稳固基础。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在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指导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着重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健康促进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保障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格局。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学校体育始终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校体育实际情况,把牵住“牛鼻子”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评价体系,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实践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未来学校体育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继续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必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柳林.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研究(1840~1949)[D].银川:宁夏大学,2008.
[2]张文蒙,吴维铭.我国近代体育史上的齐声“呐喊”—纪念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恽代英《学校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J].体育文化导刊,2017(08).
[3]韩冰.建国70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09).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0SJA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