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30朱翠兰孙秋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时代

朱翠兰,孙秋野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一、引言

劳动是人类获得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创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劳动者的重要平台。2019 年,教育部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通知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作为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基本路径[2],对高等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二、劳动教育的新时代认知

(一)创造性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劳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发展路径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4]伴随全球科技创新的空前活跃,人类社会全面步入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时代,“劳动”被赋予全新内涵,以“探索真实”和“重视实践”为特征的创造性劳动正在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劳动实践问题,强调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创造性劳动的关键性作用,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新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在成为人的自我实现及主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创新劳动教育范式是实现“五育并举”的关键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命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者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而科学认知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前提。依据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其整体的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在“五育”之中,“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筑梦想[5]。可以清晰地看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与人的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某种素质形成明确的指向关系,而劳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所形成的人的素养却是综合性的而非特指性的,具有综合教育价值,这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基础地位。从劳动教育出发,尝试创新劳动教育范式,“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是实现“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精神引领和实践导向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认为,劳动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劳动是人类获得物资资源和精神价值的实践活动。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并在劳动中深刻体认劳动的永恒价值,展现出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形成劳动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均由劳动创造和传承。人类历史证明,作为思想和实践的具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需要符合对应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的引领。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发展,需要遵循劳动周围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7]。《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这意味着,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精神引领和实践导向的深度融合,在功能定位上应当涵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多个维度。

三、创新创业对劳动教育的有效回应

(一)创新创业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载体

劳动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形态也不尽相同。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影响着人类生产与生活,劳动方式也随之不断革新,创造性劳动正在成为新时代劳动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创新发展的潮流同样带来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造性劳动扮演着重要角色。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从时代发展要求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变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二者在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共同指向,都特别强调人才培养应符合新时代劳动的发展趋势,注重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8]。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创造性劳动的最重要实践载体。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的脑力化趋势与创造性本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创新创业是创新劳动教育范式的必然选择

劳动覆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相关领域,除了具有天然的实践属性外,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可以与各种教育活动整合,渗透到各学科领域,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这意味着,劳动教育要发挥其育人功效,必须以全新的教育范式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以适应当前不同学科特点所要求的“劳育”内容。创新创业强调“做中学”,在实践属性上与劳动教育高度契合;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除专业学科知识外,涵盖教育、心理、经济、法律、财经、管理等各学科内容,在学科整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度契合了劳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以创新创业为载体,实现劳动教育范式创新,推动劳动教育与不同学科深度融合,可以打破专业教育的常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热情,从而为劳动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开辟新的途径,是确保劳动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三)创新创业是劳动教育精神与实践融合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是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技能付诸劳动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8]。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形式非常丰富,处处渗透着创新、创业、创造,不仅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注重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目前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实现了精神培养和实践训练的有机融合。结合创新创业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理念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协同推进,符合新时代创造性劳动的典型特征,满足了劳动教育中精神引领和实践导向深度融合的要求,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创新创业使劳动教育充满丰富的智力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劳动知识的应用与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使命融入创新创业,强化学生劳动自觉与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锻造新时代劳动精神,有利于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性。

四、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探索

(一)以“大劳动观”为引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

实践活动需要世界观的指导。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正确与否,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高低的重要尺度。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东北大学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充分认知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综合性特点和学科渗透优势,以“大劳动观”为引领,面向全体学生重塑劳动价值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的当代价值和历史使命融入创新创业,把劳动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得劳动教育无处不在。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劳动文化,契合时代发展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道德引领和精神塑造,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引导学生将劳动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举办劳动模范、行业精英论坛、讲座,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章”评选,结合创新创业组织志愿服务类、生产劳动类、科学探索类、竞技挑战类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先进劳动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下,身体力行地从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结合“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升华劳动教育的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验证劳动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劳动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行动自觉,促进劳动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见图1)。

图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路径示意图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手段,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最直接途径。基于此,东北大学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特聘劳模或业界精英作为导师等,协同、整合校外优质师资力量,组建创新创业“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特聘教师(校外)”多元化授课团队。针对校外特聘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需求定制授课模块,运用生动的案例诠释劳动的价值和真谛。针对校内授课教师,鼓励产学结合的研发、教学实践,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体现劳动理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全面融入劳动要素,构建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思想启蒙阶段,结合劳动科学打造“知识普及型通识课程”;在创新创业实践探索阶段,结合学科特色打造“专业融入型特色课程”;在创业孵化和就业阶段,适应未来工作需要打造“实践导向型提升课程”,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当前的理论学习与未来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阶段式、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设计,确保教育过程覆盖劳动教育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多个维度,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以“一育”带动“全育”的功效,让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焕发新的活力(见图2)。

图2 课程体系设计示意图

(三)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平台,凸显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的过程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过程,更是劳动者完成社会化、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劳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劳动教育应当与劳动属性高度协调,劳动教育的过程应当实现受教育者充分的社会参与。这一过程需要沟通和互动,以项目为依托、以团队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实践为劳动社会性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升人才的未来岗位胜任力。东北大学倡导“做真项目”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热点、现实问题开展项目研究,构建以项目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校设立专项基金,启动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搭建学科交叉培养、集体实践平台,探索个体融入集体、感团队力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学校充分考虑劳动教育与劳动形态的匹配度问题,对教育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前已提及,创造性劳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更高劳动形态,创造性劳动不仅是现代经济演变的主要动力,也是人类不断超越奴役劳动和谋生劳动、走向体面劳动和自由劳动的必由之路[9]。回应时代之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东北大学不断创新实践形式,搭建网络教学空间,虚拟环境教育情景,如网络成果展、虚拟仿真实验等,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云实践”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结合劳动新形态,引导学生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科学普及、创新实验、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从而在时代新机遇中,不断探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凸显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使命(见图3)。

图3 实践平台构建示意图

五、结语

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充分论证的经典教育思想。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的基本路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应当与劳动的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时代性高度协调。以“大劳动观”为引领,推动劳动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手段,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依托、以团队为支撑,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课内外融合、校内外联动的实践育人体系,是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探索,能够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多个维度更好地协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造性劳动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