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弈渡流方壶”的提梁之道和艺术审美

2021-07-30袁冬平

山东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方器器型宜兴

袁冬平

在紫砂的故里宜兴,有着许多的关于紫砂的历史和传说,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关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东坡提梁壶”,在蜀山之麓的东坡书院之中,耸立着巨型的提梁壶,记录着曾经的故事。东坡先生在宜兴好友的盛情邀请之下,几次登临宜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他在宜兴时,最爱的就是“金沙泉、紫砂壶和阳羡茶”,在饮茶的过程之中,他把古人习惯于烧水用的“石铫壶”根据灯笼的形态改制成为了紫砂提梁壶,使其成为了一件非常实用的紫砂器型。在以后的岁月里,壶友一直对这具有历史韵味的作品情有独钟,促使宜兴紫砂艺人不断的完善和创作提梁壶形,成就了如今提梁壶百花齐放的局面。

图1“弈渡流方壶”是一件典型的方器和提梁相结合的设计作品,在横平竖直的线条之间,把紫砂的刚正不阿和那种蓄势待发的气韵展示的淋漓尽致。此壶壶身四面设计,镶接成形,如同壁立千仞一般笔直,棱线的过渡交代的非常清晰,转折的处理也是刚中带柔,细节满满。壶底置足,层次感十足;壶嘴直流,向上扬起,非常的有力,出水也爽利自如;壶肩部的弧度优美,自然流畅,凸显出匠人不凡的艺术审美和传统的技艺水准;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没有丝毫的阻塞之感,上面点缀的壶钮和壶身如出一辙,灵动而不失质朴,结合紫泥低调内敛的质感和色泽,相得益彰。此壶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提梁的设计,非常具有典型的明式风格,由两段弧线和一段直线组合而成,如同明式官帽的轮廓,和整体的器型搭配的非常和谐,同时也使本来低矮的壶身营造的空间挺拔了许多。从“弈渡流方壶”可以看出,作者希望用简洁明快的造型设计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能够凸显出江南气韵和风度的作品。从壶的命名方式来看,就可以概括出其中的许多元素,让人们真正体会到江南的风土人情和其中蕴含的艺术审美。

图1 弈渡流方壶

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方器对于紫砂艺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许多匠人在刚开始从艺时,都是选择从传统的光素器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才可进行符合自己风格的器型。方器的制作过程属于手工镶接成形,需要非常持久的定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成为方器的行家里手,尝试的艺人相对于圆器来说比较少,所以方器的价格在同等条件之下,也会高一些。从方器的艺术审美角度来看,作者在紫砂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希望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和艺术的修养都能够反映在作品上,通过作品可以了解到紫砂艺术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的经历,这样才能够综合的考量出一件紫砂作品的艺术价值。提梁的设计非常具有经典传承的味道,目前出土的第一把紫砂壶,是明代司礼太监墓的“吴经提梁”,作为从煮水器到端把器的过渡,提梁的设计可谓是具有历史的开创性,再加上坡公的传奇加持,让广大的紫砂艺人非常喜欢设计提梁的器型,尽管于现代的饮茶方式不是那么实用,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体现。“弈渡流方壶”正是把方器和提梁的形态都结合起来,方正的外形下面掩饰着一颗不羁的心,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综上所述,回望紫砂艺术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许多紫砂匠人在设计和制作紫砂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把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通过紫砂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感悟融入紫砂之中,成为共同成长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方器器型宜兴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小羊首圆炉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